鳊鱼吃什么食物长大,附养殖方法
鳊鱼为草食性鱼类,食性范围较广,鱼种及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要食料,也喜欢吃陆生禾本科植物和菜叶。鳊鱼平时栖息于底质为淤泥、并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冬季喜在深水处越冬。鳊鱼为中国特有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
一、鳊鱼吃什么食物长大
1、鳊鱼属于草食性鱼类,食性范围非常广泛,鱼种及成鱼主要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食,有时也喜欢吃陆生禾本科植物和菜叶,还可以摄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动物。
2、鳊鱼平时喜欢栖息在底质为淤泥、并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中、下层中,冬季比较喜欢在深水处进行越冬。它生活在江河、湖泊中,平时会栖于水的中下层,适合静水性生活。鳊鱼为中国特有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
3、鳊鱼打窝一般可以使用菜籽饼和曲酒,尤其是在气温较高时菜籽饼会有非常好的诱鱼效果,菜籽饼用曲酒发酵后打窝效果也会很好,而且对草鱼、鲤鱼、青鱼同样有效。
二、鳊鱼养殖方法
1、放养准备
(1)选择放养池塘时,一定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干净清澈,排水换水方便,没有生活污水排入的池塘。
(2)池底一定要有微沙泥,面积可以根据放养数量决定,池塘水的深度不能低于2米,适宜少量或者没有淤泥。
2、鱼苗放养
(1)选择鱼苗也是养殖鳊鱼非常重要的一步,首先一定要选择表面没有伤口,生长良好,体质健壮,鱼体丰满的小鱼苗。
(2)然后将规格控制在8-225px左右,用食盐水或者是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遍再放入池塘。
3、饲养管理
(1)鳊鱼是一种喜欢干净清澈水质的鱼类,一定要将池塘的透明水质保持在30-1000px左右,而且还要有适量的溶解氧,PH值控制在7左右。
(2)在投喂饲料时容易使水质变肥,所以一定要每周定期的抽出老水注入新水,保持池塘的水深与清澈度。
4、日常管理
(1)每天都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管理技术制度,坚持进行巡查,每天至少要早晚两次,观察鱼群的生长情况与摄食情况。
(2)发现异常现象必须及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适时为池塘增氧,而且还要注意天气、水质和它们的活动情况。
(3)避免鱼群出现浮头的现象,保证鱼塘水的深度与清澈,适时进行换水,营造一个鳊鱼的良好生长环境。
鳊鱼肉质鲜美需求旺盛,鳊鱼养殖技巧有什么?
鳊鱼2—3龄可达性成熟,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4月底至6月初,即水温在20—29℃的时节为产卵期。池塘培育的鳊鱼在繁殖季节,如有微流水或其他条件刺激,能造成不集中的自然产卵。所以每年3月左右,就要将雌雄亲鱼分开培育,人工催情,集中成批繁殖,生产鱼苗。
人工繁殖鱼苗,可采取自然产卵或人工催产方法。用于繁殖的亲鱼最好在池塘中经过一年培育,也可以直接从天然水体中捕起选择。鳊鱼的雌雄鉴别比较容易,从鱼种阶段开始,雌鱼胸鳍的第一根鳍条薄而平直,雄鱼的厚则呈“波浪”形弯曲。性成熟后,雄鱼胸鳍的前数根鳍条的背面,尾柄的背、腹侧缘都有密集的“珠星”,用手摸有粗糙感,腹部较小,轻压后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仅眼眶骨及背部有少量“珠星”,腹部膨大而柔软。繁殖时可选择成熟好的亲鱼,按计划配组并入产卵池,或先用激素进行人工催产,让其自然产卵授精。由于鳊鱼鱼卵为粘性,可使卵附着在人工设置的等鱼巢上,然后在静水中孵化。也可以采用人工采卵授精,然后将受精卵脱粘,再进行流水式人工孵化。 鳊鱼鱼苗细小娇嫩,操作时要细致小心。鱼苗下塘时,水质不宜太肥,出塘计数时不宜过于密集拥挤。鱼苗养成春片鱼种,常采用分级饲养法。
鱼苗孵出2—3天后,才逐渐脱离鱼巢自由活动,并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因此当鱼苗下池后,要每天适量施肥。脱粘孵化的鱼苗,亩放12—15万尾为宜。当鱼苗开口摄食时,最好先喂1—2次熟蛋黄,再喂几天黄豆浆,以后依水质肥瘦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决定施肥量。经15—20天饲养,鱼苗可长到2—3厘米,这时再分池饲养。第二次分池疏养,亩放4—5万尾火片鱼种,培育以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为主,同时可隔日投喂豆饼浆,还要加喂些瓢莎、小浮萍等植物饲料。经一个月左右时间,可养成4—5厘米规格的夏花,成活率可达80%左右。由夏花养成冬片鱼种,即第三级饲养。其方法与培育草鱼基本相同。池水的透明度一般保持在30厘米左右。放养密度一般每亩5000—7000尾,再搭配养10—20%的鲢、鳙和青鱼夏花。也可以在主养鲢、鳙鱼种池内搭配放养10—20%的团头鲂。下塘初期,喂瓢莎、小浮萍和豆饼浆等,以后喂紫背浮萍、轮叶黑藻或切碎的新鲜旱草等。入冬时,一般可长到12—15厘米,成活率可达90%以上。 水域选择
1、选择在靠近村庄、房屋的深水库湾设置渔排。一可方便管理,二可避免枯水期网箱搭底。
2、选择向阳背风,库底原为农田或平坦开阔山地的水域。这样的水域水质肥,天然饵料相对丰富。
3、选择远离航道、码头,水流在0.1米/秒以内的水域。这样的水域相对安静,可减少鱼群的应激反应。
4、上游及周边有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等污染源的水域不宜选择。
网箱制作
1、网箱材料:采用3×3聚乙烯结节网。
2、网箱规格:为带箱盖的六面体封闭式网箱。箱长4米,宽3米,深3米;网目3厘米。
3、渔排结构:由泡沫大浮球和松木板构建成桥伐式渔排。一般一个渔排安装20—50个网箱。
网箱安装
1、网箱的固定:将网箱上纲4个角的角绳结扎于松木板框架的4个内角上,另用4×6聚乙烯线将网箱上纲周边绕扎固定于框架边上;在网箱4个底角上吊挂2—3公斤重的鹅卵石或沙袋,使网箱在水中充分展开成形。
2、饲料台制作:用40目筛绢和直径6毫米元钢筋,制成2米×2米,边高0.2米的方形饲料台。饲料台吊挂于网箱内一角,以贴箱底为准。
3、网箱下水时间:网箱应于鱼种入箱前7天安装下水,使网片附生藻类后变得光滑,以避免鱼种表皮、鳞片磨擦损伤。
鱼种放养
1、放养的规格与密度:为了提高鱼种成活率和养殖效益,生产上一般提倡放养个体尾重50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尾重50克的,每平方米放养100—120尾,尾重100克的每平方米放养80—100尾。
2、鱼种的锻炼与吊养:鱼种从出塘前10天开始,在投喂饲料时,每公斤饲料添加Vc1克,可提高鱼种的免疫功能和抗应激能力。鱼种出塘前应经2—3次的拉网锻炼;在鱼种起运前一天,用鱼种网箱吊养24小时,这样可减少鱼种在运输环节中的损耗,提高入箱后的成活率。
3、鱼种的消毒:采用食盐浸浴法,既有效又安全。食盐浓度3%—5%,浸浴时间5—10分钟,具体视当时的水温和鱼体忍耐度而灵活掌握。浸浴可在帆布桶内或在铺垫薄膜的船舱中进行。
饲料投喂
1、饲料选择:在整个养殖过程,全部选用专用颗粒料。颗粒料以鱼粉、菜籽饼、麸皮等为主要原料,经小型硬颗粒饲料机制成不同粒径的鱼种料(粒径1—1.5毫米)和成鱼料(粒径2.5—3.5毫米)。颗粒料中的动物蛋白含量达26%左右即可。
2、投喂方法:养殖初期,投喂鱼种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7%,养殖中、后期,投喂成鱼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日投饵次数为3次。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天气、水温、摄食状况灵活调整,一般每次投饵量掌握在1小时左右吃完为宜。
日常管理
1、洗刷网箱:一般每隔7—10天洗刷网箱一次,以防止网目堵塞,影响网箱内外水体的流通交换。
2、清洗饲料台:每天早上都要检查、清洗饲料台,以防剩饵腐烂败坏水质。同时根据头天剩饵情况决定当天的投饵量。
3、防止逃鱼:每天都要认真观察、检查网箱有否破损、滑节,如有应随时修补。
鳎目鱼就是我们常说的武昌鱼,是一种河鱼,因其头小、体扁宽而得名。鳎目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营养价值很高。"《本草纲目》记载。"副食,美味如牛羊,能调脾胃,补五藏。消化不良者食之,以助其消化。鳎目鱼是中国特有的。野生的鳎目鱼分布广泛,是草食性动物,也吃水生植物和湖底的浮游生物。吃独角鳊可以减少低血糖和贫血的概率。
这是一种大家都喜欢吃的鱼,肉质鲜美,脂肪非常高。在生活中很常见,那么如何养殖副花鱼呢?在选择鱼塘时,要看池塘内的水源是否充足,水质是否清洁无污染,以及整个鱼塘的排水和换水功能是否完善,尽量不要有生活污水流入池塘产生,在池塘底部也有一定的沉积物。池塘的大小可以根据你想养多少条鳊鱼来决定。池塘的深度不应低于两米。还需要对散养的鱼苗进行消毒,将生石灰撒满池塘,这样池塘里的虫子或其他野生鱼就会被杀死,养殖的鳊鱼就不容易生病,也不容易受到其他鱼的竞争影响。
消毒后,晾晒一周,就可以直接注水,放鱼苗。选择合适的鱼苗可以使副鲷鱼快速生长。选择时,尽量选择身体没有伤口,涨势很好,身体比较强壮的鱼苗,规格一般保持在八到二百二十五PX左右。然后用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洗澡,再放入鱼塘中。养殖时,可以混养一些其他鱼类,如大头鱼、鲫鱼等,与鳊鱼一起养殖效果好。在正常情况下,一亩鱼塘养的母庙数量为1200条鱼苗,再加上100条鳙鱼和300条鲫鱼,这样,副鱼就可以更快地生长。梭鱼喜欢呆在相对干净、清澈的水草中,所以池塘中的透明度应在30至1000PX之间。加入适量的溶氧,ph值就可以达到7。
在喂食的时候,水体容易富营养化,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抽出一部分水,注入新水,保持池塘水体相对清澈。投喂时可放入一些花生麸或麦皮和青饲料等,至于投喂量要看当时的天气情况,一般在5-10月份,可适当增加投喂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