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大基础学科竞赛中你有哪些笑话和梗?
赵明毅是勇于给人答题而每次都答错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手上常被酸碱烧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五颜六色的头发。穿的虽然是校服,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都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铀铹锔钯,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赵,别人便从贴吧里的某人的《大锑赵明毅》这半懂不懂的文章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赵明毅。赵明毅一到贴吧,所有在贴吧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赵明毅,你手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贴吧里说,“你们要都听我的。”便开始发表他的新发现。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帮人答题了!”赵明毅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帮人答了题,坐着被骂。”赵明毅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帮人答题不能算骗……答题!……理科的事,能算骗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粉末吸引电子”,什么“超盐酸”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贴吧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赵明毅原来也上过学,但终于没有学好,又不会自学;于是愈过愈差,弄到成了大锑了。幸而在百度有个亲戚,便混了个ID,弄一点题答。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给人答题。坐不到几天,贴吧里便连吧主带会员,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听他讲题的人也没有了。赵明毅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物理的题。但他在我们吧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爆吧;虽然间或帮人答了题,暂时记在黑名单上,但不出一周,定交认罪书,从黑名单上划去了赵明毅的名字。
五项学科竞赛是指数学、物理、信息学、化学、生物五门学科。目前来看,年龄都是低于20岁的
不同的科目竞赛的时间、赛制略有不同,名字也不统一。比如数学一直叫数学联赛,物理叫物理竞赛。
1.数学竞赛
1956年起,在华罗庚、苏步青等老一辈数学家的倡导下,举办了由京、津、沪、粤、川、辽、皖合办的高中数学联赛。1979年,我国大陆上的29个省、市、自治区都举办了中学数学竞赛。
竞赛分为一试和二试,在这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全国约200名学生有资格参加由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暨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各省的参赛名额由3人到8人不等,视该省当年的联赛考试成绩而定,且对于承办方省份有一定额外的优惠。
2.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
3.化学竞赛
中国化学会自1984年以来,连续每年组织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活动。化学竞赛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化学会主办,委托相关省、市、自治区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及有关学校承办。
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的选手为普通高中学生。年龄在来年国际竞赛前小于20岁。决赛选手名额为每个省、市、自治区5名。
4.生物竞赛
背景: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联赛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联合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生物学科竞赛活动。
目的:加强中学生生物学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水平;促进中学生生物学课外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物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的生命科学素质;为参加国际生物学奥赛做准备。
5.信息学竞赛
1984年2月16日,*参观上海展览馆时,摸着正在用苹果电脑演示basic小程序的13岁学生李劲的头说了一句话''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
伟人的一句话,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当年即有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活动—这就是信息学奥塞的前身。
为了与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接轨,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竞赛从1988年起改名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简称信息学奥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3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