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的三个特点分别是什么?
卢沟桥的三个特点分别是石拱相联和结构精巧和坚固耐用。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桥面略呈弧形两端较低中间隆起。
卢沟桥的优点
卢沟桥是一座有11拱的大石桥,全长266点5米桥面宽度为9点3米,桥身用巨大的白石砌成桥墩砌筑为船型,其前有名为斩龙剑的分水尖,用于抵御急流该桥的建筑设计先进,制造精良,卢沟桥现在的主要功能是旅游景点具有文化历史意义。
结构精巧拱洞相连坚固耐用造型十分优美,这样的卢沟桥不仅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历史价值也更加突出,十一个拱连成一个整体,十分坚固桥面是用石板铺砌而成的,桥面很是平坦,石栏上雕刻的狮子各式各样。
卢沟桥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卢沟桥始建于金代大定29年(1189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连拱石桥。初名广利桥,后因永定河在清康熙37年(1698年)以前叫卢沟河,故改称卢沟桥。此桥始建于金世宗大定29年(1189年),落成于金章宗明昌33年(1192年)。800多年来,后世虽数度废兴,然其雄风浩气一仍其旧。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此游览后,惊奇万分,盛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国外称其为“马可.波罗桥”。
卢沟桥是一座英雄桥。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因横跨卢沟而名。卢沟桥一带,是燕地通往华北平原的要津,重要的古渡口。卢沟桥自古就是战略要地、交通咽喉,守桥与夺桥之战不绝于史。在历史上,这座宏伟坚固的联拱石桥还担负着沟通长城内外、联系祖国各地的交通任务。明代赵宽《题卢沟晓月图》诗曰:“银河半落长庚明,城高万户皆鸡声。长桥卧波鳌背耸,上有车马萧萧行。苍烟淡接平芜迥,沙际朦胧见人影。举头一望天宇高,残月苍苍在西岭。”诗中描绘了当年人们在鸡声残月中,车马萧萧、行人匆匆通过卢沟桥赶往京城的繁忙景象。由此可见,卢沟桥是京南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桥东不远即为旧宛平城。宛平县始建于明崇帧11年(1638年),曾名拱北城、拱极城,是明清两代守卫京都的重要门户。进入20世纪,在卢沟桥以北不远处又架起一座铁路桥,1905年中国的交通大动脉平汉铁路经此全线通车。另外,卢沟桥地区还有两条铁路支线,一达北平、通县;一经丰台与北宁线相接。这样,卢沟桥地区就成为平汉、平绥、平津3条铁路线的汇合点,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了。
用时参考:1小时
门票:20元,登城门票为3元
开放时间:
旺季:7:00-18:00
淡季:8:00-17:00
景点位置:北京市丰台区宛平桥宛平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