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鸡养殖技术论文

鸡的养殖作为我国最普遍的养殖项目之一,具有生产周期较短,投入相对较小等特点。下面是我整理了鸡养殖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鸡养殖技术论文

 鸡养殖技术论文篇一

鸡的养殖技术

[摘 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的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者的生活水准也随着不断提升。各种家禽肉类和蛋类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成为人们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营养食品。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也让我们看到养鸡市场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然而我国的养鸡历史虽然比较久远,从中我们吸取不少实用的经验,可是养鸡技术还有待提高,顺应现在人们对食品健康无害的潮流,就现在而言我国的养鸡技术还不够发达,有些养殖户的专业知识比较欠缺,养殖产业经济发展较弱,就如何提高养殖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养殖业的产业经济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方法。

[关键词] 养鸡 模式 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232-01

鸡的养殖作为我国最普遍的养殖项目之一,具有生产周期较短,投入相对较小等特点。虽然在我国养鸡较为普遍但大多为粗放,散养的方式。绝大多数农村家庭都在养鸡,在我国无论是养鸡专业户还是零散养鸡的农民,他们都没有和专业相关的养鸡知识,面对鸡瘟的预防与防治他们依然比较困惑,下面就目前我国比较普遍的养鸡模式以及其特点,优缺点进行分析。

1 常见的养鸡模式

1.1 鸡舍养殖

第一,即在建好的鸡舍进行养殖。每间鸡舍配置好供水设施,将鸡放在固定的鸡笼里固定喂养,这种养殖方法需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条件,保证空气流通,防止鸡舍氨气过高;密切关注鸡舍的温度,将气温控制在合理的温度,此外还要重视实际,将鸡的数量控制在鸡舍的承载力之内。

第二,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并能够更加有效科学的管理饲养的鸡禽,减少病原体的接触,鸡的生产周期较短。

第三,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固定空间的饲养方式,需要饲养员有更高的相关饲养知识和管理经验,有点小小的疏忽就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损失,此外,长期固定区域饲养鸡禽,鸡禽的活动区域较小,鸡的肉质口感以及营养价值相对较低一些,这样的饲养环境也会使鸡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等等缺点。

1.2 区域放养

这种养殖方式一般都是相对于饲养规模较大的专业养殖户,一般养殖户会选择在地势相对较高,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的山区,树林等区域放养鸡禽。

首先这种饲养方式,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区域内的阳光,水源,土壤,植被资源。在自然区域内鸡禽能够自己寻觅食物,减少人工饲料的需求,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成本另外还可以提高鸡肉和鸡蛋的口感和营养,这种放养状态下饲养的鸡禽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是一种天然,无公害的食品。其次,放养的养鸡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各个条件都合适养殖场比较难找,幼鸡的生存环境较为恶劣,这就需要培育优良的幼鸡品种才可以,提高幼鸡的抵抗力适应这种环境;放养的鸡禽处于自然状态下接触的病原体较多,更易发生鸡瘟,另外受天气影响也比较大,饲养员的管理也比较复杂。

2 传统的鸡禽养殖方式

虽然能够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是养殖户要想在养殖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竞争能力,长期发展下去,养殖户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养殖观念,不断学习更多的关于鸡禽养殖的知识,比如经常阅读关于养殖技术的书籍,收看关于鸡禽养殖的电视节目,多多浏览相关网站,将自己现实中遇到的养鸡方面的问题多多请教有关专家,并将自己所学到的关于养殖的新知识运用到实际鸡禽养殖中去,能够不断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发展自己的养鸡技术。科学养鸡,需要养殖户严格规范养殖环节的每一步。

2.1 养殖模式的选择

养殖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当地的自然环境,鸡种的不同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采取哪种养殖方式进行养殖,就目前而言生态养殖方式比较科学,这种在农田,果园,树林等自然环境放养的养殖模式中,鸡禽自我觅食和人工饲养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鸡肉的质量和营养,还能减少病害,减少药物的摄入;不仅如此鸡粪还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实现经济收入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2.2 鸡种的选择

对于我国的鸡禽市场而言,鸡的品种不仅多而且越来越优良。在选择即将饲养的鸡种时,养殖户首先应该根据本地市场,了解需求选择与当地消费人群需求相符的优良鸡种;另外养殖户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在合适的季节选择合适的幼鸡。优良幼鸡的选择对养殖户之后的养殖异常重要,为了保证购买到优良的幼鸡,养殖户应该到严格,正规的养鸡场挑选良种,这样选择的幼鸡在以后的养殖过程中抗病性较高,药物摄入量较低,不仅减少成本还可以生产出健康无公害的鸡肉。

2.3 鸡舍的建设

养殖鸡禽对鸡舍的要求比较高,无论采取哪种养殖模式鸡舍都是必不可少的,鸡舍的建设面积要合理,鸡的数量必须在鸡舍的合理环境承载力之内,鸡舍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光照,通风效果,保证鸡舍在有完善的基础的前提下,保证鸡舍有合适光照,气温,湿度等。这样才能减少鸡禽养殖过程中鸡瘟的发生。

2.4 养殖管理

第一,饲料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饲料,在鸡生长的不同阶段如何配料,每次喂料的间隔和次数这都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重视饲料的质量,严格检查,高质量的饲料是鸡禽快速生长的基础,所有的霉变饲料都不能喂食鸡禽。如何配料这需要有经验,有相关知识的养殖户密切关注实际,认真配料。

第二,无论是圈养还是散养的鸡禽都不能缺水,鸡禽的饮水应该经过消毒,并保证合理的供应量。

第三,保证鸡舍的环境卫生,经常检查卫生,将鸡舍的粪便,废水及时排净,减少细菌滋生防御鸡瘟。另外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禽分开饲养,将有疫情的鸡禽隔离饲养,并多次消毒减少病毒以保证环境卫生。

第四,做好定期检查,包括对卫生环境,饲料质量,鸡禽生长情况等全面检查,及时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 总结

鸡禽养殖虽然在我们国家比较普遍,但就目前而言,很多养殖方式不够专业,鸡禽养殖产业经济发展还比较弱。要想不断促进鸡禽养殖的发展,养殖户首先应培养一种竞争观念,学习观念,并能够不断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新的养殖知识,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并联系实际运用到养殖中去,采用新的生态养殖模式,进行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培育优良幼鸡,生产有机,无公害,健康,高质的鸡制品和蛋制品。这样才能保证养殖户的长期发展,才能不断增加经济收入,并促进养殖产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翠云.无公害优质土杂鸡养殖配套技术示范推广[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付绍禄. 山地鸡的养殖技术[J]. 当代畜牧,2013,17:60+66.

[3]邓建宏. 鸡的养殖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4,24:242.

[4]刘楠楠.雉鸡的养殖技术[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Z2:168-17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鸡养殖技术论文

畜禽养殖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过去,困扰规模养殖场、户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土地问题。由于用地性质不明确,养殖户想扩大规模往往无地可用。《畜牧法》明确,畜禽养殖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畜牧法》明确规定: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其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当然,养殖场、户如果要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范围内兴建办公用房等永久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则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为促进畜禽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国家对畜牧业生产实行扶持和政策引导,对规模养殖和农户分散养殖进行分类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做法将获得支持。食堂泔水不能直接用来喂猪过去,不少养殖户经常到城里的酒店、食堂挑泔水喂猪,以节约成本,现在则要注意了,按照《畜牧法》的规定,这样做是不允许的。《畜牧法》对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畜禽养殖投入品的使用、环境污染的控制都有了明确的规范。《畜牧法》规定: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不得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不得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养畜禽。《畜牧法》对畜禽养殖条件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保证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或者综合利用设施的正常运转,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违法排放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应当排除危害,依法赔偿损失。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设施。《畜牧法》对种畜禽的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或者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单位、个人,应当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人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禁止伪造、变造、转让、租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畜禽养殖场要建立养殖档案《畜牧法》强调了产品质量可追踪制度,明确要求畜禽养殖场要建立养殖档案,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情况都要在养殖档案中载明。此外,《畜牧法》加强了对畜禽养殖生产过程的规范,加强了活畜禽交易与运输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了畜禽饲养环节的质量管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要按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标识代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