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的养护要点是什么?
1、选盆
我自己喜欢粗陶盆,首先是通透好,其次由于我的配土中珍珠岩偏多,陶盆可以保证露养的稳固,不被大风吹翻。粗陶盆便宜,外形可选范围很大,尽管不如紫砂美观,但是绝对比紫砂盆对植物有益。因为紫砂盆的通透性要差很多。
红陶盆是通透性极好的,与植物根系相合,对于一些极怕积水的植物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因为粘土的毛细作用会使盆土快速干燥,正常养护时应加大浇水频率。一些朋友希望用简单的方法达到控型出彩的外观,那么选择红陶盆是值得考虑的,它可以让土壤迅速脱水。
塑料盆便宜轻便,节省地方,也很适合,现在的一些多肉专用塑料盆的底孔设计科学,通透性大为改善。只是风大的地区应考虑露养时的安全性。近年兴起的控根盆通透性很好,但是单层的控根盆的保水性只比红陶盆略好,浇水要勤些,双层的控根盆近似于粗陶盆的通透性。
瓷盆只比塑料盆厚重些,可以缓滞外界温度变化对根系的刺激,因为底孔简单使其通透性远不如塑料盆,尤其是窄口深瓷盆非常不适合养肉,需用特殊垫层强化通透性。
用盆总的原则是:盆壁通透性要好、用浅盆舍深盆、用阔口盆舍收口盆、顾及到植物及环境安全。
2、配土
考虑到经济实惠,我的配土主要以粗粒珍珠岩、东北松针土、石渣,体积比大概是5:3:1,加少量木炭、活性炭、坚果壳。这种土的好处是通透性不错、有慢慢释放的腐殖酸等养分、轻重适中又很便宜,缺点是不耐久,会粉化板结,尽管不会太影响景天的健康,但是不如纯的粗颗粒土耐久,我的第一批景天是用的粗颗粒土,主要是过去养兰花的轻石、植金石、陶粒、绿沸石、筑路石渣、木炭等,粒径0.6至1.2公分为主,未加入泥炭或者松针土,这些盆土已经三年没有换过,现在状态仍然很好,这说明对于成株来说粗颗粒土是最好的选择。
播种及育苗的用土,我主要用椰糠土、泥炭土、草炭土、蛭石、细珍珠岩、稻壳炭,基本是等比例混合。
若是不在乎盆土太重,不考虑筛选与搬运的体力,我觉得花岗岩风化石的碎屑是最好的景天用土,市面上的麦饭石实际上就是一种花岗岩,但是市面上很多麦饭石都是新鲜的灰白色花岗岩石渣,颗粒表面可以看到反光,这种新鲜岩石没有吸水透气作用、难以释放矿质营养、棱角锋利会减少土壤的孔隙度且不利于根系。我建议采用的是那种风化程度很高的花岗岩,很多地方都有,不用花钱就能弄到,可是很沉很沉很沉!
火山岩是很差的颗粒土,市面上的火山岩尽管空隙多而便宜,但是棱角尖锐,与植物根系极不亲和,作为铺面或者盆底垫层是可以考虑的,尽量不要把火山岩作为配土成份。
若是不考虑成本,植金石和绿沸石应该是最好的配土成份,全优。
东北松针土是优良的有机质植料,用于成株的话优于**泥炭,有更好的通透性、稳定性、抗腐败,但是南方的马尾松的松针土不同与此。
鹿沼土与赤玉土,感觉一般,性价比不占优。
轻石,或者叫浮石,可以作为珍珠岩的替代物,质轻、通透、吸水、稳定不粉化。
木炭颗粒是极好的调节成份,全能,当然活性炭更好。
硅藻土看起来不错,但我怀疑它是不是物有所值,我也怀疑它与植物根系的亲和性。
3、浇水
我属于喜欢浇水型的,会根据季节、盆土的不同、植株的不同区别对待。非生长旺季时沿着盆边溜边,10天一次。生长季可能5天一次,大水漫灌。对于鹿角海棠之类喜水的品种加密频次,用的是静置两天以上的自来水。由于本地水质的硬度高,喷叶面要用净化水,避免在叶面留下盐渍,盐渍即会堵塞叶面气孔、影响植物呼吸,也不利于美观。
叶面上的水珠会产生凸透镜一样的聚焦作用,阳关下会灼伤植物,所以尽量选择在傍晚时段浇水,太阳已经西下,叶片上的水珠会在夜晚风干。
至于是不是避免往叶片上浇水,我是避免不了的,对于密集的群生不往叶子上浇水时不可能的,爱怎么浇就怎么浇吧。
长期室内养殖后出屋前应该控水锻炼身板,露养的景天在秋后应该断水磨练,以便于抗击寒冷,延长露养时间,减少冻伤发生。没有露养条件的花友除了用拇指盆、颗粒土之外,也应该控水配合控型,拉长浇水间隔,可以沿着盆边浇水,不必浇透。
自己抓蚂蚁怎么养需要注意:场地选择、设施准备、饲养箱制作、饲养管理。
1、场地选择
蚂蚁是一种巢穴昆虫,一个巢穴有非常多的数量。不过蚂蚁巢穴的建立对环境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养殖,都要保证有足够的光照,并且不能放置其他东西,防止有异味产生。
蚂蚁对异味是非常敏感的,一旦有一点异味,可能就会导致蚂蚁成批死亡。而且巢穴必须要建立在干燥的地方,大家都知道,蚂蚁的身躯是非常小的,稍微有一点点水就会冲散蚁群,因此要保证巢穴周围无水干燥。
2、设施准备
选好养殖场地后,要做好养殖设施的准备的准备工作,首先在场地周围使用塑料膜等无缝隙的物品搭建好水槽,控制好水槽的大小,保证水槽有一定的倾斜。这样可防止蚂蚁在喝水的时候掉入水槽中死亡。
并且水槽还需要有换水孔,在水槽使用竹子或木棍等搭好架,将其排列成轨道形。控制好每个搭架之间的距离,然后在底部放入适量的腐质沙土,保证蚂蚁可正常饮水。
3、饲养箱制作
饲养箱可使用鞋盒、食物盒或者是服装箱等箱子即可,根据养殖数量控制好每个饲养箱的大小。
在饲养箱中放入适量的马尾松,因为马尾松是野生蚂蚁用来做窝的最常见材料,也可放入一些农作物秸秆,植株秸秆要将其晒干才能放入,防止腐烂,对蚂蚁的生长造成威胁。
注意材料的松紧度,不可太紧,否则蚂蚁难以搬运做窝,然后将饲养箱密封,保留出口即可,控制好每个饲养箱之间的距离,防止出现争斗的现象。
4、饲养管理
蚂蚁的食性非常广,几乎什么东西都吃,不过主要还是以香甜的食物为主。蚂蚁的食量与身躯一样,非常小,平均每只蚂蚁一天的食量都不到0.1毫克,不过也要根据品种与体型而定。
蚂蚁投喂基本上是4天左右一次,投喂的时候将食盆放在饲养箱上面,每次投食量都要保证可全部吃完,否则残留的食物容易变质。适当改变食物种类,蚂蚁长时间进食一种食物会出现厌食,最后宁愿饿死也不会吃。
除了人类,能形成大规模社会的只有蚂蚁。
蚂蚁社会的各部分高度复杂、高速运转,让数十万甚至数量更庞大的蚂蚁居于一个巢穴。在叹息“蝼蚁”之余,人类也天真地试图从中获得提高社会分工效率的启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3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