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中国新型电推进发动机的意义

中国新型电推发动机和研制成功,将对我国后续大型卫星平台对电推进的性能需求有重大的意义,其将磁聚焦霍尔推力器作为电推进单机研制的突破点,开展了新一代电推进系统的研制。在发挥分系统抓总作用的同时,该所积极开展电推进关键单机的研制工作,其研制的电推进贮供子系统、中心控制单元、矢量调节机构已经成为大型业务卫星电推进系统的标准配置。此次全系统联试的所有单机也均由该所研制,包括磁聚焦霍尔推力器、贮供子系统、电推进控制单元等,联试用时不到1个月,过程中推力器累计开关机30余次,点火时间超过20小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全系统试验成功验证了各单机之间接口匹配性及系统工作可靠性,并对系统的重复点火可靠性进行了测试,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中国新型电推进发动机的意义

中国研制成功全球仅两国能造的新型火箭发动机?

rd-93发动机装备在jian-15和jian-31上面,目前推比为7左右,加力推力为8.3t,不过换装经过装机实验的三级高性能风扇可将最大推力增加0.8t使总推力和推比提高到9.1t和7.5

据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日披露,中国首台泵后摆火箭发动机首次试车已获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泵后摆核心技术的国家。

报道称此次试车的首台泵后摆发动机,是在已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的120吨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基础上,通过局部调整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泵后摆技术的有效验证。该发动机采用了全新研制的多种零部组件产品,尤其是多层波纹管柔性连接的高压摇摆软管,承受住了涡轮泵排出的高温高压富氧燃气多重考验,在试验过程中活动自如,结构可靠。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说,泵后摆技术将摇摆装置后置,不仅用最小的摆动实现了推力矢量的变化,发动机结构还更加紧凑,火箭总体构型更加优化,更重要的是为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扫除了“拦路虎”,起到“瘦身健体”的作用,为研制更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泵后摆发动机自2015年10月启动第一次论证,次年6月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图纸下发,2017年4月10日完成零部组件生产进入总装,5月17日完成全部装配工作。试车前,科研人员对发动机进行了全面检测,发动机试验区进行了多项测试系统改进,并完成了多次冷摆试验和综合测试,确保首次试车准备充足,稳妥可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