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村养殖场因天气原因引起的灾害,该如何预防?
风力大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则称为大风。我国气象部门以平均风力达到或超过6级或瞬间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作为发布大风预报的标准。大风给农产业所带来的破坏性是相当大的,如常有大风发生的区域应及时提前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在我国冬春季节,随着冷空气的暴发,大范围的大风常出现在北方各省,以偏北大风为主。夏秋季节大范围的大风主要由台风造成,常出现在沿海地区。此外,局部强烈对流形成的雷暴大风在夏季也经常出现。
龙卷风危害农田作物
大风的危害大风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各方面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机械损伤:大风造成作物和林木倒伏、折断、拔根或造成落花落果、授粉不良、落粒等。
2、生理危害:干燥的大风能加速植被蒸腾失水,致使林木枯顶,作物萎蔫(nian)直至枯萎。
3、风蚀沙化:在常年多风的干早半干早地区,大风使土壤蒸发加剧,吹走地表土壤,形成风蚀,在强烈的风蚀作用下,可造成土壤沙化,沙丘迁移,埋没附近的农田、水源和草场。
大风造成的落果现象
4、影响农牧业生产:在牧区大风会破坏牧业设施,造成交通中断,农用能源供应不足,影响牧区畜群采食或吹散牧群,可造成牧区大量牲畜受冻饿死。
大风的类型根据大风的起因,可以将影响我国的大风分为下列几种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所发生的大风灾害各有不同,可根据当地的大致归纳进行相关预防。
受大风灾害影响的稻谷
1、冷锋后偏北大风,即寒潮大风:一般风力可达6~8级,最大可达10级以上,这样的大风可持续2~3天。春季最多,冬季次之,夏季最少,影响范围几乎遍及全国。
2、低压大风,风力一般6~8级:如果低压稳定少动,大风常可持续几天,以春季最多。在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
3、高压后偏南大风,多出现在春季: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常见。
4、雷暴大风,阵风可达8级以上,破坏力极大:多出现在炎热的夏季,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常见。其中内蒙古、河南、河北、江苏等地每年均有出现。
雷雨加雪天气
风灾的防御大风灾害在日常的生活中常常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如不幸遇到此类的大风,辛苦一年的劳动成果将会付诸东流。因此采取相关的防御手段,降低大风所带来的灾害变得相当重要,常见的防御措施有以下5个方法供参考。
1、植树造林:营造防风林、防沙林、固沙林、海防林等,扩大绿色覆盖面积,防止风蚀。
2、建造小型防风工程:设防风障、筑防风墙、挖防风坑等,减弱风力,阻拦风沙。
防风墙
3、保护植被:调整农林牧结构,进行合理开发,在山区实行轮牧养草,禁止陡坡开荒和滥砍滥伐森林、破坏草质植被。
4、营造完整的农田防护林网:农田防护林网可防风固沙,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从而防止大风对作物的危害。
5、多种方法:采取各种农业技术措施,选育抗风品种,播种后及时培土镇压,高秆作物及时培土,将抗风力强的作物或果树种在迎风坡上,并用卵石压土等。
受大风天气影响的玉米
除了以上各方法外,在种植方面还应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强壮作物或果树等树势,增强其抗逆性;养殖方面可以适当选择避风的地方搭建养殖棚区,合理的避开大风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林下养鸡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是饲养柴鸡的生态养殖新模式。在提高了果树、鸡蛋附加值的同时,也建立起蛋鸡与果林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
以下是林下养鸡技术:
1. 鸡舍修建
1.1 鸡舍的修建 林下养鸡就是要充分利用果园、山林灌丛草地等环境,所以应因陋就简,搭盖一定量的鸡舍。鸡舍主要是提供鸡休息、避凤之用,所以可以相对简单,一般可以在山上开避一块略为平整的地方,利用秸杆、木条、塑料绳编成篱笆墙,或用塑料布、塑料薄膜、油毡啡围上。一般棚宽5m,棚中间高度1.8-2.0m,长度依据养鸡量而定,一般掌握在每平方米容鸡15只为最好。同时可选用木条、竺竿在鸡舍内顺养鸡林地方向搭建离地750px的平台,每隔25px设1根,供鸡柄息。
1.2 围栏的修建 养鸡山林围网选择尼龙网、塑料网、钢网,也可以用竺竿、树干作围婪?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公顷2250-3000只(有条件的可采取轮牧方式,以利于草地休养生息),场地周边设围栏,栏高1.5m,间隔2m打一木桩,把塑料网固定在木桩上即可(也可用竺子编成竺篱笆)。
1.3场地选择 选择经环保监恻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场地,如果园、林地等(最好有草)。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凤、干燥。
1.4 设备 料桶和饮水器应根据饲养鸡的数量而定,一般按每30只鸡配1只料桶和1个饮水器,放鸡时这些设备应摆在舍外。
2 鸡饲料的准备
2.1鲜活虫饲料的制作 为使放养鸡肉质鲜美、生长快、节约成本,可在养殖区附近人工养殖昆虫喂鸡,目前采取的方法主要是稻草育虫法,具体做法是:涂耥、深各0.6m的长方形土坑,将稻草切成6-175px长.用水煮1-2h,捞出倒人坑内。上面盖上6-175px厚的污泥,每天浇一盆淘米水,约8d即可生虫,翻开污泥让鸡吃完虫后可继续使用此法再生虫。
2.2 精饲料 选择产品质量稳定、信誉好的饲料厂家生产的饲料,如金满船、正大、台农等品牌饲料。购买饲料应注意3个方面:一是查看标签,根据鸡龄的情况选择购买小、中、大鸡饲料;二是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三是检查饲料包装是否破损。
3 雏鸡(0-30d)的饲养管理
3.1 育雏室建设 一般育雏室是利用空房进行改造的,每平方米按40只鸡育雏,要用火炉或红外线灯混合保温。地而再垫上消过毒、暖和干燥的木花或切成3-125px的十稻草等垫料。育雏房必须开有换气的窗口,使其既能保温,又能利用新鲜空气的进入使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得以排出。
3.2 饮水 雏鸡第1次饮水称为“开饮”。育雏第1天雏鸡饮用糖水可以减小前7d的育雏死亡率,糖水的浓度一般为8%,用嘴尝微甜即可。也可于饮水中添加维生素,可减小早期的雏鸡死亡率。水分消耗受环境温度和其他因素影响很大,炎热季节尽可能给雏鸡提供凉水,而寒冷冬季应提供不低于20℃的温开水,并且水的质量要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3.3 开食 雏鸡第1次喂料称为“开食”。一般雏鸡在全部饮水3-6h后才可以开食,饲量为每100只雏鸡400-500g。
3.4喂料 每周采用少喂勤添的方法,每天喂料6-8次,喂料量以10min吃完为准。7d后按照雏鸡采食习惯,料桶中的饲料应少装勤添,并做到当天饲料当天吃完。
3.5育雏温度 第1周室温32-35℃,第2周起每周降低2-3℃,4-6周龄脱温。温度是雏鸡的饲养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卵黄的吸收和抗白痢。
4. 放养鸡(30-90d)的饲养管理
在雏鸡移至山地前,果林需先盖好鸡舍。搬运鸡只宜在晚上进行,以减少对鸡的惊扰。白天让鸡在林间自由活动,饮水喂料也在舍外。为尽早使小鸡养成在果园林地觅食的习惯,从脱温转入果园林地开始,每天早晨至少由2人配合,进行引导训练。每天放养时间不能过早,过早时天气寒冷,雏鸡抵抗力差,难以成活,除了下雨或大凤天气,都可以使雏鸡在室外活动,傍晚再将鸡赶回鸡舍。阴雨天鸡不能外出觅食时要置足水盆或水槽,并及时补充饲料。果园林地施用农药时禁止放鸡,停放时间按农药安全期而定,以防止鸡发生农药中毒。放养场地不准外人和畜禽进入,以防带入传染病。同时要防止蛇、兽、鸟等有害动物的危害。
5. 疾病防治
5.1 散养鸡的常见疾病
5.2 鸡球虫病。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雏鸡易发病,发病鸡临床表现为精神萎缩,羽毛松乱。排带血液的粪便,并有零星死亡。勤换垫草,保持干燥可预防或减少鸡球虫病的发生。一旦发病,可用克珠利口服液等治疗。
5.3 鸡百痢。出壳1-3周内的雏鸡最易发生鸡白痢。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发病鸡临床表现为羽毛松乱,两翼下重,缩头颈,不吃不动,挤在一起,频频排出有恶臭的白色糊状稀粪,粘在肛门周围,结成块状。病鸡感染后常因虚弱衰竭死亡。发病时用复方禽菌灵、强效环丙沙星等治疗,效果较好。
5.4 鸡大肠杆菌病。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死亡率较高,主要症状是肠道充血。发病鸡临床表现为羽毛松软、拉水。发病后用复方禽菌灵、思诺沙星原粉等治疗,效果较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