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虎与印尼虎有些什么区别?
在体型、纹路、体色等上有区别
一、泰国虎:
1、 体型:多数的泰虎体型比较宽厚,在水族箱中体长可达60厘米左右。多数是“V”字尾纹的,只有少数的泰虎身体修长多数是“CT尾纹”的,还有“H”尾的,实际上本人觉得体型可以是辨别雌雄的依据之一,其辨别雌雄的方法还有好多,比如鳃盖,体色,肛门等。
2、 身体纹路:身体纹路有三纹和四纹的,常见的以三纹的为主,腮盖后面的纹路多数是“S”形的,中纹镰刀状直接指向肛门后端,第三道纹路基本是直线状的,中纹和第三道纹路基本是保持平行,多数是中纹宽于第3纹。尾纹有三道的(号称印尼尾)、有两道半的(V字尾和CT尾)。
3、 体色:由于泰虎生活的地域不同而有红皮虎和黄皮虎之分,大多数的泰虎的体色比较稳定很少变黑,只有在和其他鱼打斗时颜色会变的很灰暗,纹路会变的和肤色相当。
4、 鳍、尾柄:30厘米以上泰国虎的鳍和尾柄是浓黑的并有好多斑点,虎越大越老鳍和尾柄越浓黑斑点越多
二、 印尼虎
1、体型:多数印尼虎体型修长,在水族箱中体长可达55厘米左右。
2、身体纹路:身体纹路分为三纹印尼虎和四纹印尼虎,腮盖后面的纹路多数是“1”形的,中纹多数是“S”形,也有“1”字形或者是镰刀状,第三道纹路多数是“7”字形,
中纹和第三道纹路不平行,多数是“八”字形。很重要的一点是 尾纹的三道纹中中间的纹路和最后的纹路有很小一点的相连通,大家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的。下图也有圆圈标出
3、体色:多数印尼虎体色偏黑黄或者黑,在状态好的时候偏黑黄,状态不好时偏黑,当然和背景、环境以及水质有很大的关系,印尼虎也有红皮和黄皮之说,也和产地有关系。
4、鳍、尾柄:印尼虎的尾柄和各鳍基本没有斑点,越大越没有斑点,基本是黑色透明状的。
扩展资料:
养殖时注意,泰国虎是胆小的老虎鱼,所以会经常因害怕而撞缸,一定要给冷静的时间,有时一个月,有时要两年,但是我们还是要给它时间成长 。
印尼虎算是一种比较怕人的鱼,常常在晚上才出来活动,是一种所谓的“夜行虎鱼”,体色易变黑(行话叫“挖煤”),想要一直保持明亮的体色(行话叫“明虎”)不仅要考验饲养者的养功,还和鱼只的基因和饲养者的运气有关。
百度百科-泰国虎
百度百科-印尼虎
现在市面上主要有5种虎鱼,有泰国虎、印尼虎、泰北虎、新几内亚虎和银虎。最常见的品种是泰国虎和印尼虎,挑选时注意的方面都大体相同,尽量挑选方形宽身,体纹对比清晰明了,游动平衡矫健、眼睛灵动的个体。印尼虎和泰国虎相比之下,多数玩家会舍印尼虎鱼而选泰虎,但是建议进行虎鱼养殖的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个体,而非随波逐流!
在饲养虎鱼的过程中,人们都会发现虎鱼天生胆小,经常躲在角落里不游动,只有在喂食的时候才出来活动。而且虎鱼是全水性鱼类,非常喜欢生活在水草茂密、有岩石或者洞穴的地方,因此在虎鱼养殖时,尽可能在鱼缸中摆置些花盆造景模拟岩穴,让虎鱼快乐生活!此外,虎鱼性情温和,生活的水域不固定,因此和大型的热带观赏鱼几乎都可以混养。
虎鱼养殖过程中,当属水质环境和喂食最为重要。水质环境是虎鱼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虎鱼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仅对水中的含氧量有严格要求。虎鱼还非常喜欢新水,可以生活在ph值介于6.5到7.5之间、水温在22℃到26℃之间的水质环境中,因此注意换水的频率和换水量。虎鱼属于大型捕食类观赏鱼,非常喜欢活饵,而且捕食的过程非常精彩。但为了虎鱼的肠道安全,在投喂活饵前,一定要对活饵进行细致缜密地处理干净。虎鱼主要以吞食为主,因此在喂食后会趴缸以便消化,注意此时的趴缸并不是疾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