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泥鳅怎样养殖
花泥鳅的养殖方法如下:
前期准备
1. 养殖池与鱼巢设计
养殖池为闲置的养鳖池,硬化水泥池结构,养殖池规格为长15米、宽10米、深1.0米。养殖前对进水口、出水口进行简单改进,将进水口移至池壁上方,并在进水口处接一直径为6~7厘米的PVC塑料管,使进水管向养殖池中间延伸约40厘米,同时在池底排水口上安装网罩,防止泥鳅逃跑。
人工鱼巢用废旧的自行车外胎,将收集的废旧自行车外胎洗净,用30~4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后,以20~30度角倾斜均匀摆放在池底,摆放密度为5只/㎡。废旧自行车外胎作为鱼巢,柔软性强,遮光性能好,虽然轻便但可以自然沉于水中,可为泥鳅提供隐蔽性的栖息场所,是比较理想的人工鱼巢 2. 鳅种来源与放养
(1) 鳅种苗放养
种苗放养前10天,养殖池加水30厘米,将20千克生石灰加水化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消毒。3天后施基肥肥水,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使鳅种在下塘后就可摄食到一些天然饵料生物。
种苗放养时间为5月17日,放苗时对暂养的野生鳅苗进行最后挑选,操作方法是,在较大容器中配制4%的食盐水,将野生泥鳅苗倒入盐水中浸泡4~5分钟,伤病的泥鳅苗会剧烈蹦跳,体质差的泥鳅苗会发生昏迷、软弱无力,淘汰这类个体,将在盐水中正常活动的泥鳅苗进行放养,通过食盐浸选法共放养泥鳅种96 千克,放养密度为80尾/㎡。
(2) 种来源
泥鳅苗种为2009年3-5月收购的野生种苗,购买野生泥鳅苗时,尽量选择人工诱捕的苗种,要求规格整齐、健壮活泼、无病无伤、无畸形,体色以桔**或青灰色为佳。野生种苗的挑选方法为:将泥鳅苗放入塑料盆中,加入半盆水,用手按一定的方向螺旋式划动,形成漩涡,体质差的泥鳅苗在漩涡的中间,体质好的泥鳅苗逆水能力强,在盆的边沿,去除中间的泥鳅苗,将边沿的泥鳅苗留做种苗,种苗规格大小为6~10克/尾,体长5~8厘米。
泥鳅养殖池中娇艳的水葫芦花
A、多孔木块或混凝土块 大小、厚度、间距同多孔塑料泡沫,只是重叠后铺排在水中,从底往上排。
B 、水质 由于泥鳅无土养殖整个生长时期全部在水中,要求水质肥爽清新,不要有异味异色。夏天生长旺季,且气温较高,要经常加注新水。如果有微流水不断流动更好。
C、草隐蔽 池中放水草(水葫芦等),漂浮在水面,为泥鳅遮阳隐蔽,夏热时节不仅可以吸收强紫外线对泥鳅的直接照射,还可调节水温;水草根系发达,不仅给泥鳅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而且还可净化水质,改善饲养泥鳅池内的整个生态环境。水草覆盖面积占水面的 2 / 3 左右。
因此,可以直接用水草放在水中进行泥鳅的无土养殖,特别是大规模养殖时,对泥鳅的生产过程易管理,易操作,管理适当。其泥鳅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都将有很大的提高。
买回家的泥鳅怎么养不容易死,水深好还是水浅好
养泥鳅需要的条件如下:
1、必须离水源比较近的地方,并且水不受工业污染,生活用水无所谓。
2、必须要有泥鳅养殖方面的技术,如果是买水花的话,那技术是要相当过硬,但是如果养殖寸苗的话,那注意防生病和培育水质即可。
3、初次养殖泥鳅一定不要贪多,养殖时尽量少点养殖,把养殖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一下,看一下效果再进行来年的扩大。
4、要有足够的起动资金。
回答
1、准备一个较大的水缸,水缸底部铺上15-20cm厚的淤泥。2、养殖用水可以选择江河水、池塘水、溪水、自来水(自来水需要暴晒)。3、定期检查水质,当水质浑浊的时候及时进行换水,并保证水体中的氧气溶解量充足(要求在4-5mg/L以上)。4、水缸放置在阴凉处,水温控制在22-28°C左右。一、买回家的泥鳅怎么养不容易死
1、准备一个较大的水缸进行饲养,水缸底部铺上15-20cm厚的淤泥,饲养密度不宜过于密集。 2、养殖用水可以选择江河水、池塘水、溪水、自来水。其中自来水在使用之前,最好是放置在太阳底下晾晒1-2天左右,等到消除自来水中的氯气后再使用。 3、定期检查水质,当水质浑浊的时候及时进行换水。 4、泥鳅虽然耐低氧能力较强(既可以用腮呼吸,又可以进行肠呼吸),但是在养殖过程中,最好是保证水体中的氧气溶解量充足(要求在4-5mg/L以上),具体方法为换水或使用气泵。 5、水温控制在22-28°C左右为宜。 6、水缸放置在阴凉处,每天投喂1-2次饵料,比如切碎的蚯蚓、蚕蛹、鱼粉、菜叶、米糠、米饭等。二、养泥鳅水深好还是水浅好
1、养殖泥鳅时,池塘水位宜浅,不宜过深,一般控制在100cm以内。 2、如果是春秋季节,水温不超过25°C,投放泥鳅水花苗时的水深在50cm左右,投放泥鳅寸苗时的水深在70-80cm左右。如果是夏季,水温高于25°C,投放泥鳅水花苗时的水深在70cm以上,投放泥鳅寸苗时的水深在80cm以上。后续在养殖过程中,随着个体长大,逐渐加深水位,但不宜超过100cm。 3、水深把控原则:春秋季节,水位较浅比较合适,水温较高的夏季以及水温较低的冬季,水位较深比较合适(夏季水位过低,水温过高,泥鳅进食欲望下降;冬季水位过低,保温较差,不利于安全越冬)。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00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