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政策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闽政办〔2021〕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去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达317万吨,畜牧业产值达9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6%,全产业链产值1834亿元。但同时,畜牧业的质量效益仍然不高,支持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抵御风险的能力偏弱,畜禽产品稳产保供的基础仍不牢固。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就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作了全面部署。根据国办《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我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畜牧业发展目标、相关指标和重点任务等,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防疫体系、加工流通体系、绿色循环发展体系,进一步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乡村振兴。
二、主要内容
文件共3个部分、16条: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提出未来5年和10年全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到2025年全省肉蛋奶产量达350万吨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到2030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5%以上。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包括:优化畜牧业发展布局、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养殖、推动优质饲料资源开发、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加快屠宰加工业提档升级、健全畜禽产品冷链配送体系、深化畜牧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等9条。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包括:压紧压实责任、保障畜牧业发展用地、加强财政支持、深化金融服务、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创新体制机制等6条。
三、主要特点
《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指标要求和措施针对性和可操行性强,且可量化、可考核,便于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对照抓好落实。文件有以下四个创新点:
一是在任务指标方面,《实施方案》中的各项措施都结合福建实际作了细化量化,各项指标与“十四五”相关规划做了衔接,大部分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二是在用地用林保障方面,提出“加大林地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允许在Ⅲ、Ⅳ级保护的人工商品林地建设规模养殖设施,优先保障安排林地指标,对申请使用林地材料齐全的即到即办。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场涉及的进场、出场道路可结合乡村道路、林区便道等统筹规划建设。生猪养殖设施农用地在备案时,企业经营者与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土地复垦协议,明确土地复垦责任,不再收取土地复垦费用。”
三是在标准化规模养殖方面,允许“在符合相关规划、建设安全和生物防疫等方面要求前提下,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
四是在压实责任方面,提出“将肉蛋奶自给率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考核范围”。
福建省高度重视现代畜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强牧、惠牧、富牧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平稳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以下是福建省设施畜禽补贴项目申报条件:
畜禽补贴项目申报条件
1.申报项目单位必须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法律法规规定的非禁养区内,生态环境好,选址科学,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好,养殖设施设备先进,管理与防疫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规范,近两年内没有发生污染环境和质量安全事件的规模生猪、蛋鸡养殖场,农垦国有农场符合条件的养殖场也可申报。
2.申报项目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财务人员(没有财务人员的,必须聘请有会计证的财务人员兼职)、工商营业执照、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土地租赁合同,种畜禽场和生产经营商品猪苗的还须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3.申报生猪生态环保型养殖设施补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必须配备或新购置1台套以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备(含无害化处理机和冷藏设备),新购置无害化处理设备可另申请补贴。
4.已享受特大型生猪标准化场建设项目不在此次生猪生态环保型养殖设施补贴项目申报范围。
5.优先扶持新建或扩建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蛋鸡养殖场。
设施畜禽补贴项目申请流程
1.申报。符合条件的养殖场自愿申报,向所在县级农业(畜牧)部门提交项目申报书,详细说明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造价、投资金额等),特别要明确细化省级财政补贴资金建设的内容、金额。
2.确认。县级农业(畜牧)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协助项目单位申报,负责审核推荐,提出每个场推荐理由(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是否在非禁养区等),制作PPT材料(包括养殖场全景、设施设备情况和粪污处理模式设施照片),与县财政局联文报设区市汇总。设区市农业部门认真审核申报材料,并与县级农业(畜牧)部门共同逐场察看,提出审核意见,汇总上报省农业厅。
设施畜禽补贴项目申报材料
福建省设施畜禽补贴项目申报书
主管单位、承办科室****
主管单位:市农业局
承办科室:畜牧兽医科
福建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特色产业 围绕发展沿海蓝色产业带、山区绿色经济带,突出抓龙头、抓基地、抓科技,发展壮大茶叶、水产、食用菌三大主导产业和蔬果、畜禽、林竹、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实施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领军龙头企业。 1.茶叶。支持茶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集中连片生态茶园,全市茶园面积控制在100万亩以内,新建生态茶园5万亩。实施病虫绿色防控先进技术,加强农残检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在保持和提升坦洋工夫、福鼎白茶、天山绿茶传统优势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支持大翔茗茶等企业扩大标准化生产规模,努力拓展国内大众消费市场和国外市场;支持仙洋洋食品科技、绿叶茶业等龙头企业加快现代工艺创新,大力发展茶叶深加工。加快福安、福鼎茶叶专业市场建设,支持茶业协会、生产企业与全国各地闽东商会组建产销联盟,提高市场份额。 2.海洋渔业。开发利用湾外海域,开展增养殖品种与模式研究,推进霞浦浮鹰岛、福鼎嵛山岛等离岸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发展湾外海洋牧场。以设施渔业为重点,加强标准化池塘养殖、浅海设施养殖、工厂化养殖、渔业种业、休闲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制品等七大类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抓好霞浦万丰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等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培育一批大型水产养殖、种业、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扶持霞浦顺来发、正冠等远洋渔业企业发展,完成14艘远洋渔船建造并投入生产,实现远洋渔业新突破。 3.食用菌。积极推动珍稀品种开发、工厂化栽培、代用料栽培、菇棚标准化改造,大力扶持现代工厂化食用菌生产龙头企业,力争新建、改造菇棚100亩以上。着力拓展食用菌精深加工,支持古田正茸、柘荣益智源、古田立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4.蔬果。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的设施蔬果基地,配套建设温室大棚和智能温控大棚、水肥一体化和储藏、保鲜设施,推广无土基质栽培、智能化控制等现代技术。大力发展蔬果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5.畜禽。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养殖业,推进规模养殖。扶持年出栏5万头以上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改造提升和优势特色畜禽养殖基地建设,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强化重点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模式,减少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支持南阳实业、古田瑞云、周宁怡然、屏南秋田等龙头企业提升水平。 6.林竹产业与林下经济。组织实施竹业开发富民(二期)工程,强化典型示范和龙头带动,力争全市竹业产值达15亿元。大力发展以铁皮石斛、金线莲等为主的林药种植业,以笋竹加工、生物制药、生物能源油料等为主的林下产品加工业,力争全市林下经济产值达40亿元。 7.花卉。认真实施好现代农业(花卉)重点县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地方特色花卉,加快蕉城绿友园林、绿宝红玉珠、福安鼎森茶花、古田洋塔园艺红掌等设施花卉和特色观赏绿化苗木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全市花卉苗木种植企业达150家,花卉苗木种植面积7万亩。 8.中药材。注重风险防范和科技运用,合理规划布局,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引导,严厉打击伪劣农资,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科学有序发展太子参、金银花、黄栀子和珍稀中药材,培育一批区域性中药材品牌。支持广生堂、天人、力捷迅、西岸生物科技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00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