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开业的时候为什么要放鞭炮?
商店开业反映了商店老板希望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美好愿望。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以放鞭炮来庆祝。甚至在很多地方老人去世也会放鞭炮,但不是为了庆祝。各地的习俗不同,鞭炮的用途也不同,但大多都是为了庆祝。
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反映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作为一名生意人都应该知道沈万三这个人,在民间,沈万三是著名的“平民财神”,从明代中叶就上了年画,沈万三,名富,字仲荣,俗称万三,元末明初人,当时号称“江南首富”。
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由吴兴南浔沈家漾迁至周东,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
沈万三出生前父辈已经拥有千亩良田,并经营有米店、酒庄等作坊,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富人家,沈万三出生后取名沈仲荣,乳名沈富,在为其摆满月酒时,其父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和金银珠宝让其抓取,沈万三抓起一把翡翠雕刻的小算盘。
沈氏的管家即断定此子将来经济成就会远远超出父辈,但沈父并不高兴,沈父作为外乡人更希望儿子将来勤读诗书,求取功名以光宗耀祖。
沈万三在学堂调皮捣蛋无心学问,先生也常常被其作弄,小万三特别亲近其乳娘和管家,管家特别喜欢逗他玩,也在玩的时候教他算术知识,管家从酒庄取来一空酒坛,让小万三将零钱放在其中,并建立账本,凡存取均需记账,此事小万三做得特别认真,理财意识由此形成,管家笑将酒坛取名为“聚宝盆”,谁也想不到“聚宝盆”这三个字竟影响了沈万三的一生,无论沈万三发迹迁居苏州城还是应朱元璋诏令搬迁南京城,此聚宝盆都一直跟随沈万三,沈万三对着聚宝盆就有用不完的生意经。
据传,朱元璋定鼎南京之初,国库空虚,就让沈万三赞助资金筑东南诸城,结果沈万三好大喜功,皇帝的西北城还没筑好,他的东南城就提前竣工了,这自然会让“穷皇帝”朱元璋心存芥蒂,因此,沈万三“穿小鞋”的日子就来临了。
明末《云焦馆纪谈》说得很具体:朱元璋和沈万三约好同时开工筑城,结果被沈万三抢先三天完工,朱元璋在庆功会上举着酒杯对他说:“古有白衣天子一说,号称素封,你就是个白衣天子。”这话表面上是夸奖,实际上已经隐隐透出了杀机,大明江山岂能容许两个天子并存于世?后来朱元璋虽然欲杀之而不能,但总不甘心,最后还是找个借口把这个富可敌国的“白衣天子”流放到云南去了。
那么,沈万三到底富到什么程度?民间传说沈万三的家当大得不得了,前门在上海滩,后门在无锡惠泉山,昆山只是他的大门槛,可见,沈万三冠名“江南首富”绝不是空穴来风。
所以,到了明代中叶,江南百姓就把沈万三当成平民财神,到正月初五那天,江南一带的生意人开门营业都会放鞭炮,并张贴“沈万三聚宝盆”年画,讨个吉利,以图新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0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