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0和F22的不同
T50还在试验阶段,而F22已经服役,这是最大区别;
结构设计上的不同:发动机进气方式,F22是两侧进气,T50是机腹进气方式;
T50的内置弹仓在发动机之间,而F22的内置弹仓在发动机外侧;
发动机推力上的不同:T50空重约25吨,发动机AL41F1正常推力10吨,加力推力15-16吨,带5吨燃油情况下,整机推重比不到0.67;F22空重接近20吨,发动机正常推力12吨,加力推力17吨,带5吨燃油情况下,整机推重比1左右;
雷达系统,根据现在公布的雷达性能参数,难以判定双方的优劣;
隐身能力:就两国家公布的F22 RCS和T50的RCS,已经不在意个数量级上,F22的隐身能力要远超T50;从T50的照片上看,其发动机进气道不是S型的,这也是隐身之大忌;
武器差别:T50缺少新一代的中程空对空导弹,还在继续使用R77,而远程空空导弹只能进行不对称的打击,遇到J20,F22根本无法使用;AIM-120C(F22专用) 和R77M都先进的空空导弹,中距拦截:美国的AIM-120C在雷达搜索和抗干扰能力上都优于俄罗斯的R77M。AIM-120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射不用管”空空导弹;而R77M使用的是J波段多功能都普勒雷达,飞弹发射后,依需要使用机载雷达进行中段照射,距目标二十公里时弹载雷达才开始运作(这时才不用管),自动追踪目标,而美国F22的隐身性能好,俄战机只有在较近距离才能发现F22,因此在中距拦截这个阶段美国的AIM-120C尽管射程不如R77M,但总体略占上风。
总体分析看,即使T50未来研制顺风顺水,出来之后仍然落后F22,这是总体工业能力和基础研究水平决定的,非一时靠金钱所能解决的根源性问题。
俄罗斯四代机T50
韩国的T50战斗机这几年卖得很火,有报道,哥伦比亚向韩国订购了20架总价值6亿美元的T50,平均每架3000万美元。作为本国的战斗机以及教练机。
此前,还有印度尼西亚在2011年也和韩国签订了4亿美元的合同,订购了16架T50,每架4000万美元左右。2014年,菲律宾又以4.2亿美元,订购12架T50,均价在3500万美元左右。
什么原因让韩国的T50为什么卖得这么好?
其实,上面所说的几个国家,他们的空军状态本来就是一般化,飞机数量也不多,本来一些小国买飞机的主要目标是早期的幻影和以色列的幼狮,和我国基本淘汰的歼七是在一个水平线上,各方面性能有限。
韩国的T50,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本来打算是研制一款取代性能已经落后了的美制教练机T38的飞机,为已经装备的F15、F16战斗机进行飞行员培训。这时候,韩国的航空航天工业集团便和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进行合作,联手研制一款可以取代T38的教练机。说是联合研制,实际上就是韩国出钱,洛.马公司出技术,负责设计。
正在这时候,通用公司将自己的F16飞机的技术和生产线打包卖给了洛·马公司,该公司便将部分F16的技术转移到了T50上面。
T50不管是外型还是结构,都有很多F16的影子。T50采用一系列的F16的成熟技术,是一种结构比较经典的上单翼和两侧进气道技术,加上尾翼的形状和结构都与F16相同,发动机布局和两侧的减速板也和F16分毫不差,甚至起落架也是F16整体照搬过来。
F16本来就是一种非常成熟的飞机,再加上洛.马公司不俗的飞机制造经验,因此,T50的研制非常顺利,样机在2002年进行了首飞,到了2005年便入役韩国空军。
严格来讲,T50属于标准的三代半飞机,在这个级别的飞机里,性能还是比较优秀的。因此,韩国在这个基础上,又衍生里其他型号的飞机,比如TA50、FA50等,前者是一种攻击教练机,既可以培训飞行员,也可以携带武器对地攻击。而后者,就是一种纯粹的轻型战斗机,类似我国的枭龙战斗机。
在目前的战斗机领域,T50的性能不算特别突出,但是由于洛.马公司有了牵连,再加上飞机确实还不错,更重要的是,飞机价格便宜。因此,受到了一些对飞机性能没有重大要求的小国家的青睐。
总体来说,韩国的军工和中美俄相比,还是具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韩国的武器出口,靠的就是便宜。比如韩国出口的K9自行火炮,比我国出口的PAL45火炮便宜很多。而韩国出口的T50的价格,比比我国的歼10C还要便宜,相当于枭龙的价格。
是要他的介绍吗?我知道的如下,望采纳俄罗斯第五代战机T-50为单座双发重型战机,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 俄罗斯T-50战斗机-基本资料 俄罗斯T-50战斗机类型 多用途战机 生产公司 苏霍伊 首次飞行 预计2009年8月 使用状态 开发中 主要用户 俄罗斯 生产数量 1 乘员: 1人 长度: 22.0 m 翼展: 14.2 m 高度: 6.05 m 翼面积: 78.8 m?0?5 空重: 17,500 kg 载重: 26,000 kg 最大起飞重量: 36,000 kg 发动机: 2×Lyulka AL-41F 后燃器,数位控制涡轮扇发动机 推力: 每个 9,800 kgf 后燃器推力:每个 17,950 kgf 向量推进: 范围:-20°至+20°;喷口转速度:30°/秒(上下左右4方向) 俄罗斯T-50战斗机-基本简介 俄罗斯T-50战斗机俄罗斯第五代战机T-50为单座双发重型战机,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根据俄媒体透露的技术指标英国《飞行国际》2007年4月24日报道,俄罗斯的发动机制造商——“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Saturn)的网站首次对外透露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可能的布局。俄罗斯未来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作为未来战术航空综合系统(PAK FA)项目的一部分正在进行开发,苏霍伊设计局的T-50战斗机在与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集团竞标俄罗斯国防部第五代机项目中取胜,“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被选择为该机提供发动机。 俄印最早在2000年便已开始就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斗机进行接触。苏霍伊公司***波戈相曾向印方承诺,俄方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的性能将与美国的F-22“猛禽”相当。由于研制新型战斗机的费用极其高昂,俄方独自承担会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印度则想从俄方那里获得制造第五代战机的技术,因此两国很快便在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机的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协议。 不过,俄第一架第五代战机的原型机基本上是按照俄空军的要求进行设计的。由于印空军对新一代战机的要求与俄方存在着差异,因此苏霍伊公司将以相同的基础框架开发两种类似的战机。据悉,俄空军需要的是一种单座战斗机,而印空军则希望新一代战机采用与苏-30MKI相同的双座布局。 俄罗斯T-50战斗机-技术性能 俄罗斯T-50战斗机性能 最高速度: 2,600 km/h 巡航速度: 1,400 km/h 航程: 4,000 km 实用升限: 18,000 m 爬升率: 350 m/s 翼负荷: 470 kg/m?0?5 武器 机炮:1× 30 mm GSh-30-1机炮,备弹 150 发 导弹:14个挂点 空对空:R-77, R-77PD, R-73, K-74 空对地:X-29T, X-29L, X-59M, X-31P, X-31A, KAB-500, KAB-1500 相似机种 苏-47、 F-22、 X-29、 J-XX、米格1.44、 台风战斗机、 阵风战斗机 设计时序 苏-27 - 苏-30 - 苏-32 - 苏-33 - 苏-34 - 苏-35 - 苏-37 - 苏-47 - T-50 俄罗斯T-50战斗机-设计 作为第5代战机(即欧美标准的第4代),必须拥有向量推力技术,不开后燃器下维持超音速巡航,匿踪功能。T-50战机使用等离子隐身技术,大小则略小于苏-30,导弹完全内置,雷达可探测性大大降低。 由于发动机的高推重比,使T-50可于300-400米内起飞。与美国F-22比较,由于T-50较迟研制,因此其性能会高于 F-22(像苏-27机动性超过F-15一样)在俄罗斯首次发出之,可看出其布局与F-22相似,同样是因为隐身及超音速巡航需要然而T-50的水平和垂直控制面更小,这表明T-50希望使用向量推力技术进行俯仰、偏航和滚转控制另外,T-50的最大起飞重量约在25-30吨,与F-22相约但有传T-50会利用等离子隐身技术(不等于等离子引擎),这种技术比F-22使用的有更好隐身性T-50并非使用等离子发动机(引擎),而是使用AL-31发动机系列的一种发展版本这发动机类似土星公司于2005年莫斯科航展透露的117A至于等离子发动机本身尚未可达成隐身功能。 俄罗斯T-50战斗机-构造 机身 T-50机身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全机主要由钛铝合金建造,13%为复合材料。机鼻雷达罩在前部稍微变平,底边为水平,为的是将它的反尾旋性能最优化。 驾驶舱 驾驶舱的设计着重于飞行员高度的舒适性,使得飞行员能够以极高的G力负载操驾下控制飞机。机上配有了新型的弹射椅和维生系统。几何可变适应弹射椅以 60°角的倾斜,用来减少高G力之下对飞行员的冲击。这个座椅可以让飞行员以一般情形下无法承受的高G力负载来做出近战缠斗(dogfight)。 俄罗斯T-50战斗机-现况 T-50试飞时间原定为2008年,应该是之前印度提出与俄罗斯合制的时间,但现在的进度肯定无法实现由于T-50尚于设计阶段,试飞时间延期为2009年8月,但是在2009年5月时,负责发动机的土星公司已暂停研发,因为国防部资金短缺及合约到期,可能影响试飞时间。 俄罗斯T-50战斗机-试飞 俄第五代战斗机T-50即将于2010年1月29日进行首次试飞。出于保密的目的,俄第五代战机的首飞地点已被定在俄远东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的一处机场内。 俄第五代战斗机已在2009年12月底成功进行了首次地面滑行试验。当时该机并未进行任何涂装,也就是说,其尚未做好试飞的准备。目前,俄军方和新机的研制单位苏霍伊公司均未透露有关这款战机外形和性能的任何消息。不过,有目击者表示,T-50的外形很容易让人想起美国的F-22A“猛禽”战斗机。 不过,根据印度国防部官员此前透露的消息,俄印联合研制的第五代战机将是一种能够躲避雷达探测的“隐形战斗机”,其雷达散射截面仅有0.5平米,只是印空军现役苏-30MKI的40分之一(后者的雷达散射截面约20平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1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