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江西婺源许村的历史

许村镇位于婺源县西南部,毗邻瓷都景德镇、德兴、乐平三市,辖 7 个村委会和 1 个镇办林场, 53 个自然村, 3330 户, 1.3 万人。全镇 156 平方公里,有耕地 2.1 万亩,阔叶林 19.3 万亩,杉木林 1.2 万亩,毛竹林 0.86 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 85% ,活立木蓄积量 40.6 万立方米。乐安河支流由北向南蜿蜒而下,沿河建有二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520 千 瓦,小(二)型及小型水库 36 座。

江西婺源许村的历史

许村镇位于婺源县西南部,毗邻瓷都景德镇、铜都德兴、乐平三市。东邻中云镇,南连太白镇,西接珍珠山乡,北靠赋春、镇头两镇。土地总面积325905亩,镇政府所在地许村距离县城38公里,距离景德镇46公里,交通快捷便利。1994年12月撤乡设镇,2005年4月撤凤洲乡并入许村镇。许村镇现下辖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和1个镇办林场,总人口18363人,均为汉族。

许村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镇区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资源丰富。许村镇既是粮区又是林区。水田面积22993.5亩,人均水田1.32亩,全镇年产粮食达9970吨。全镇有林地面积26万亩,占全镇土地总面积79.97%,森林覆盖率达85%,人均林地15亩/人。境内生态环境优美,珍贵树种丰富多样,有红豆杉、罗汉松、樟木、楠木等等。林间野生动物时常出没,有过金钱豹、穿山甲、山羊、麂、猫头鹰等珍希保护动物。拥有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28座,蓄水量186万立方米。养殖水面达970多亩,有效灌溉面积15000亩。拥有茶园2300多亩。镇内古建古迹诸多,且保存良好,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有许氏徽商豪宅、怡心楼等,令不少游客驻足欣赏,流连忘返。保存完好的古石桥有22座之多,有名的“和睦桥”是代表当地农民民风淳朴的一个历史见证。全镇劳动力资源富余。每年有二三千平均年龄轻,文化程度高的人离开所承包土地,外出从事经营活动。

经济发展

近几年,许村镇党委、政府按照“扬生态龙头,兴种养大户,拓集镇建设,填旅游空白”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生态立本,工业兴镇,林果富民的经济工作方针,努力建设婺源县西南方的生态大镇和经济强镇。兴建了三个农业基地:以汇森园林和杨翔苗木为主的花草苗木基地,周溪鹅鸭孵化基地,林场朗湖笋竹两用林基地,逐步壮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招商引资兴建了瑞源经编针织厂,改制原婺源香料厂为江西婺源方正化工有限公司,并引导方正和方园两化工厂进行技改、节能、增效和新产品试投产,促进仁洪木制品厂等木竹企业进行深加工,镇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大大促进经济总量迅速增长。

基础建设

2000年以来,许村镇实施了“千户沼气生态工程”,大力建设沼气,目前全镇建有沼气池1333座,全镇近30%以上农户以沼气代柴,年节约六千多方木材,并起到了净化环境、保持水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

集镇建设日新月异。1997年在原泉田商业街基础上,再延伸标准化街道300米。2003年又兴建了许港商贸街,并有许村农村信合大楼、工商行政大楼、财政大楼、卫生院门诊大楼、电管所大楼相继落成。今年还实施了“万香公路”的改造,使集镇功能日趋完善。

许村镇党委非常注重教育投资。1998年9月许村中心小学教学大楼落成,1999年新建许村中学综合教学大楼,2003年仁洪美亚保险希望小学和周溪云峰希望小学也相继落成。同时还建筑了中学教师宿舍楼,学生住宿楼等。

行政辖村

许村村[3]董家村汾水村朗湖村盘山村仁洪村周溪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4] 总人口13075 男6857 女6218 家庭户户数3471 家庭户总人口(总)12951 家庭户男6763 家庭户女6188 0-14岁(总)33100-14岁男17140-14岁女159615-64岁(总)894815-64岁男476815-64岁女418065岁及以上(总)81765岁及以上男37565岁及以上女44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415

江西婺源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像一个有花、有山、有水的天堂。事实上,边肖有时想去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她可以安静地做她喜欢的事情。

DAY 1

沿途风景没什么特别的。经过近7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大多数人都用它来补觉。靠近婺源才能透过窗户看到零星的油菜花田。出了婺源站,已经快下午4点了。我们差点上了去婺源县城的车,问了青旅的掌柜。她建议我们直接掉,才10块钱。后来听司机说,大巴要走很远的路,从原来10分钟的路程到县城要一个小时。果然攻略不细致就容易掉坑~

第一天住婺源小雨青年旅舍。店里的大厅不大,但是布置的挺温馨的。世界上只有三个人,包括我们。稍微整理了一下,就准备出去吃了。店主推荐了离巷子不远的街坊鱼庄。不得不说,老板做的红烧鱼实在是太好吃了,我都开始怀疑自己以前到底吃过什么,比如炉鱼,烤鱼,炭烧鱼。只能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二次被美食触动了灵魂。最后一次是15年在汕头吃的牛肉火锅。最后,我们甚至有留下来向老师学习的冲动。

吃完饭回到青旅,掌柜跟我们说有两个女生打算包车走东路线,我们可以考虑跟她们拼车。因为有充足的包机时间,东线有很多景点(李坑、王口、江湾、小七、江陵)。每个景点只需60元,而通票票价是170元(原价210,可在掌柜或淘宝预订)。自然,通行证的性价比更高。在大堂等他们回来讨论包车的时候,还聊到了清远和王查。清源是当地一个未开发的古村落,不在通票之列。据说当地居民会向每个游客收取20元的保健费。至于王查,那是个冷门的地方。游记里很少提到,百度地图上也查不到路线。根据网上的一篇博文,从清远步行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然而地广人稀正是我们想要的,最后我们四个人统一了行程。东线包车费用本来是300元,去清远多花了50元。

英语学习日积月累雨下了一整夜。不知道是不是太激动了,五点半就醒了。我向窗外望去,天色越来越亮,有点发蓝。也许外面已经放晴了,所以我不禁对今天的旅程充满期待。

然而事与愿违,7点半开始,雨还是断断续续的,气温只有8度。随便吃了早饭,就匆匆上路了。我路过的第一个所谓的景点叫“月亮湾”。

月亮湾位于婺源县城到李坑景区5公里的路边。它得名于一个形状像月牙的沙洲,它仍在水中。这里,月卧水中,水靠田园。居民楼白墙黛瓦,竹木相连,远山连天。如果你在晨雾或夕阳中遇到渔夫,尤其是在江南。

李铿:这个商业吸引力我早就听说了,期望不高。很多在门前卖鞋套的商贩,雨根本没有停的意思,鞋子已经湿了一半,只好买了一双。10块钱起的东西,并不能把我抱出景区。言归正传,进入景区先经过一片不那么壮观的油菜花田,然后到达古村落。

王:与李坑相比,这里的游客比较分散。入口处的两个石狮子相当独特,其中一个后面有一朵盛开的桃花。有奶奶在门口卖花环,大虾接下来要喝的那种,三块钱一个~

让原本安静的江面和屋檐在雨天变得热闹起来。第一次看到黑板天气预报,没有丁香姑娘,没有油纸伞窄窄的雨巷。

江湾:穿过一扇西安门,你会看到写着江湾的牌坊,牌坊里全是白墙黑瓦的建筑。我们选择走一条侧石板路,一只飞来飞去的蓝色长尾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一路跟着一朵白桃花,看它的真实姿态。展开翅膀的时候特别美,真的很惊艳。可惜我的镜头焦距有限,只能远远的看。后来听朋友说,它的名字叫红嘴蓝鹊。

路过一个民俗博物馆,馆长极力推荐我们去参观,说一定会受益匪浅。展出的藏品大多与当地文化息息相关,有些还特别精致。没待太久就离开了景区。此时正是午餐时间,景区门口的店铺基本都是团餐,价格也不便宜。最后去了远处的一家春嫂餐厅吃饭。

小七:晚饭后,我马不停蹄地赶往小七。景区里到处都是以木制品为主的商贩。在这里买了两把木梳喝,好像有神奇的功效?路过一些故居,门牌上的雕刻让人感叹。这里最著名的是一棵有千年历史的樟树。记不清有多少人围了过来(如果拍不到全图,就不要展示了。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

小七

蒋玲:一直在下雨。我和程序员的鞋子完全泡在水里。天亮后,我们出发去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也是我们最期待的赏花胜地,江陵。山脚下有景点的班车把我们带到了观景台,拍了一些有象征意义的照片。我们总觉得和之前游记里看到的角度有些出入。最后,我们走错了路。

回到正轨,继续下山。到了中转站,因为游客太多,回山脚的班车瞬间就挤满了(末班车是5点)。我们一个人在山上找了个包车(每人8元),还没等车开多远,包车师傅就告诉我们这是最美的景点。下了车,原来这是我在游记里看到的角度。此时山里起了大雾,景色大打折扣。每个人都很失望。之后,我们决定呆一段时间,虽然我们必须去清远。

果然,没过多久,雾就开始变了。时浓时散,我们的心情也跟着起起伏伏。眼看雾就要开始散去,我们瞬间什么都看不清楚,再也看不到山脚下的真实画面。好在等了20分钟后,浓雾才开始真正散去,直到基本放晴,只留下远处山顶一片淡淡的薄雾。这时,浮在我们眼前的东西,就像一幅静止的山水画,烟雾缭绕,宛如仙境。太美了。

清远:5点出江陵,到清远将近6点。果然,村口还有人卖票,不然不放。票价是每人20英镑。看到包车师傅讨价还价一无所获,那就是大虾和饮料。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每人10元顺利通关。

我在一家叫永思堂的客栈订了晚上的住宿。到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老房子,里面甚至还有一个迷宫,看得我头晕目眩。客栈老板的家人非常热情,带我们四处参观。浸湿的鞋子放在炭炉上烘烤,早上晾干。晚饭也是她家直接做的简单但好吃的农家菜,还有她自己酿的糯米酒,20块钱一斤。

吃完饭,听说这里有个小酒吧,程序员兴奋的跳了起来。这家酒吧名叫状元红的老板说,已经开了十年了。他进去后发现几面墙上,甚至天花板上都写着各种各样的留言。门口的酒坛一字排开,从左到右分别是青梅酒、桂花酒、状元红、女儿红、红颜。

DAY 2

清远:早上在客栈吃完早饭就匆匆上路了(馒头和土鸡蛋特别好吃)。天气很好,今天雨停了,偶尔还能看到一些阳光。因为我们昨天到达清远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没有时间去逛街。我们沿着进村的路一直走到村口的一个山坡上,在这里可以看到清远的全景。眼前是一大片油菜地,绿茎黄花,花瓣和茎上还沾着朝露。远处是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随着远处薄雾的袅袅,与江陵不同,给人一种闲适宁静的美。

是的,我昨天来的时候,注意到了王茶的路牌。穿过收费站,再走一个岔路。我们边走边问路,村民告诉我们,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王岔。我们走得更快了,一路上追上了几个班。大虾和饮料还和一个村民聊了起来。我听他说他有5亩地,今年还有一部分撂荒了。他们急切地问他,他的儿子是否没有结婚.因为之前看了博文,知道沿途风景并不惊艳,只有中间的一个露台比较特别。我们基本上一路都没有停下来,只是边走边欣赏风景。

王查:走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接近目的地了。村口的两棵大树特别壮观,一棵叶子微黄,一棵绿意盎然。从远处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王岔实际上分为两个村子,一个在外面,一个在里面。首先,我们去了外王岔。程序员敏锐地意识到蜂蜜可能在当地有卖,于是他问了村口的第一户。原来这里确实有养殖的蜜蜂,但是蜂蜜不在国外卖,不过我姐还是愿意先给我们看看。大虾喝了一杯买蜂蜜,我和程序员在村子里转悠。沿着花田走,没找到特别好的位置,一路上基本没看到其他游客。与清远相比,这里要安静得多。和大虾喝了一杯,随便拍了几张,准备去里王岔。

我们继续寻找食物,正好看到传说中的银杏树夫妇。之后遇到一家专门做团膳的,人均40,没有我们那份。一路上问了几家,基本上都没有给游客做饭。唯一一个说可以做的,直接当场开始。两个菜,收费25人。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就这么放弃了。在这里忍不住吐槽一下。这户人家给人的感觉不再是单纯的当地村民,更像是被敲竹杠的商人。突然想到也许外网查带我们去买蜂蜜的那家会做饭,于是我们又回去了。大姐做了五个菜,最后只收了我们80块钱。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一些村庄的味道。

王茶清远:吃完饭快2点了,我们开始了返程。一路上的风景,反过来,就有了不一样的发现。就在与王迪村民交谈之前,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所以拍了几张跳起来的照片。

过了好久,然后一群几十个人跟着,学着拍我们。回到清远,我看到河里有很多瓶瓶罐罐,可能是游客丢弃的。看来我们不用指望所谓的门票卫生费会付诸实施,但还是要靠大家的自觉。之后去了状元红,喝了一壶桂花酒。在客栈吃完饭,我赶回婺源。包车本来是150,后来我走的时候司机加了10块。

DAY 3

因为大虾饮料之前去过景德镇,之后会和朋友见面。告别之后,我们今天就要分别出发了。虽然看了天气预报,但是今天到处都在下雨,没办法只能去景德镇了(景德镇是城市,不是镇)。从汽车站出来,票价10元,据说有补贴才这么便宜。开车去景德镇大概一个小时。返程票很紧俏,一定要提前买。回婺源的末班车是下午4: 30。

景德镇下着倾盆大雨,我们把雨伞留在了清远。无奈之下,我坐了门口的小三轮,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古窑景区。门票贵,原价95,网上订票81。雨越下越大,我和程序员还是用鞋子里放塑料袋的方法。反正鞋子注定又要泡水了。逛了大半天,只能拍手叫好,参观了一些作坊,看到了一些工匠在画的半成品,被雨淋了,地板上还有一些特殊的陶瓷碎片。

临走前,我让滴滴师傅带我们逛了逛公交站附近的陶瓷城。店里的东西都差不多。贵的买不起,我们也看不到出路。便宜的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没什么区别。提醒一下,陶瓷刀过不了安检,不要买。程序员不听我的,劝阻我不要被店家上了当。结果整套刀具只能拿一个刨子。

晚上回小雨青旅住(订不到房间的房间)。八个人一个房间。小宇宽敞多了,很多人都愿意坐在小厅里聊天,感觉氛围更好,房间里玩的东西也多了。这次,八个房间都住满了。我们是最后两个到达的。房间里的故事会已经开始了。一边整理床单,一边听房间里的人说话,挺有意思的。晚上,八个人在大厅里玩杀人游戏。据说这是店里的日常。我们彼此并不熟悉,都在用自己的谨慎自娱自乐。

DAY 4

说到底,真正的乐趣只有三天,只有一天不下雨,所以我们感到无奈。走的前一天,太阳居然升起来了,我睡在青年旅社,睡到自然醒。等我起来的时候,其他六个人已经开始了。还有一段时间,我们打算去参观婺源博物馆。没想到,我在导航的时候选错了地方。去了一个叫民俗博物馆的地方,才发现全是现代的商店,周六都关门了。白折腾之后,我灰溜溜的回到了青旅,连掌柜都不知道该说我们什么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就没有再去婺源博物馆。还好我对博物馆不是特别感兴趣,也没有觉得太遗憾。不过据说这个博物馆是全国最好的县级博物馆之一。对博物馆感兴趣的人可以去参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20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