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山湖湿地公园门票多少钱赤山湖湿地公园要门票吗
一、收费标准
景区免门票
二、开放时间
上午8:30—下午17:00
三、地理位置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43省道附近
四、特色景点
1、赤山湖绿道
独具特色的赤山湖绿道色彩丰富,有绛红色,湖蓝色,草绿色,与丹山丹湖相呼应,与红花绿树相映衬,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长达1600米的水上自行车道,或蓝,微澜荡漾,或绿,碧绿映水,骑行在湖面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赤山湖绿道是专为游客提供骑行、毅行等健身活动,兼具景观、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彩色透水混凝土道路,被誉为“江南环湖第一绿道”。
2、断桥夕照
矗立在湖中央、桥前无来路,桥后无归路的断桥夕照,断桥表面婆娑绿荫,斑驳青苔,桥上经常栖息珍惜鸟类,静止的桥和相互竞逐的鸟儿,动静结合,相映成趣。一湖碧水,丹湖之美如诗如画,如苏轼笔下的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翻开丹湖的书卷,动人的往事太多太多。断桥边,一叶乌篷船承载了一段美丽的爱情。
3、破冈渎闸
凿于公元245年破冈渎是孙权开凿的第一条人工运河,当时东吴孙权欲将都城从京口迁至建康需要逆水行驶200里,船舶行至长江西面风高浪急,波涛汹涌,经常发生翻船事件,对运输非常不利。孙权在建康建都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加强与东部广大地区的政治经济的联系,便发屯兵力三万凿句容中道兴建破冈渎,破冈渎开通后船舶从南京顺秦淮河经破冈渎到丹阳便可避开进口“开门”与江南运河贯通。所以破冈渎在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他对促进六朝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破冈渎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军事史上也做出过重大贡献,公元498年,会稽太守王敬则举兵叛乱,带兵从会稽顺江南运河一路打到丹阳陵口,准备经过破冈渎西行袭击建康。齐明帝萧鸾派大将左兴盛,半路拦截并凿开境内破冈渎长岗埭土坝,河水泻干,使王敬则的阴谋破灭。破冈渎在南朝萧梁时期因遇塞被废,陈朝曾被修复、并使用,隋文帝灭陈后,都城迁移加之京杭大运河开通,漕运路线的更改,破冈渎的地位才逐渐下降。
4、鼍龙背则
水则是古代水文设施,水则碑是可在石碑上的水文标尺,称刻道为“则”,树置水涯,用以观察和记录水位的涨落。赤山湖水则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公元239年筑赤山塘时,立盘石水则。经水利史专家考证,赤山湖水则是江苏省最早的古代水文观测设施。
5、丹湖花田
丹湖花田面积230亩,混播了假头花、石碱花、香雪球、虞美人、桔梗、菊科等多年生草花。春夏繁花似锦,争相绽放;秋季各类菊花娇艳盛开,美不胜收,数百亩的花田形成了色彩斑斓的风景线。徜徉、驻步、拍照留念,呼吸弥漫在空气中那花的沁香,享受丹湖花田带来清新的身心愉悦。
?
大城市代表着先进的文明,也断送着思考的力量,在无数次身不由己的时候,有谁还会向往着诗和远方。
? 当所有的机器有条不紊的正常运转的时候,人也带着该有的节奏随时效命。有多少人赶着早晚高峰的地铁公交,踩着点完成每天的考勤打卡,一年四季都准时履约,带着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奋战在各个岗位。连起床穿衣吃饭都变的精打细算,上班的路线和站点更是如数家珍,每个步骤在固定的时间完成的少有差错。
人是有思维惯性的,会在一定的周期内变得越来越娴熟。几年或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反反复复,造就了一副熟练运转的思维模式,想打破很难,想着去打破更难。
我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想象着去创造各种可能性的人。就连上班出行方式都会严格规划谨慎筛选,这也可能是多年的应试教育带给我的后遗症吧。
从住处到公司路程不远,5公里。看着轻松的5公里,让我纠结了很久该选择何种方式抵达目的地。首先开车不太经济,堵车先排除在外,停车费每个月380,是有点超出预算的。如果再远个5km,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驾上班,因为有了商量的余地,才不会一棒子把自己打死。除非到别无选择的时候,不然总是会想方设法去创造各种条件完成任务。
如果打车,一趟车费就要15到20元,一个月下来比开车费用还要高。不排除在大雨或者大雪天选择此种交通方式,但是对目前来说,还没有被逼到这种程度。也想过步行上班,时间可以控制在50分钟之内,但也意味着一天要花近2个小时在这毫无效率的上班途中,跟自己职场精英的定位有些不符。虽然可以带上耳机与喧嚣隔绝,但是只要有了终点的设定,难免会有跟别人一较高下的心情。看着骄车呼啸而过,或者电车瞬间风驰,那种被拉下的感觉会呼之欲出。或许人类就是这样的动物,有了比较才能诠释某种进步,如果一不小心被边缘化,就算不被世界抛弃,也会被自己逼疯。
找到一个群体是多么重要,权衡利弊之后,勇敢的踏上了骑车行列。既经济又省心,一块钱就可以解决5km的出行交通,还能锻炼身体,打着环保的旗号就可以开始一个人的旅途。于是选车开锁,驾上单车加入属于自己的人群和轨道。
人很容易被分成三六九等,在这一刻,交通工具就变成了最简单的划分标准。马路两旁各有3行车道2个花坛,把每一种人群区分的如此精细完整。最宽最平的是机动车道,各种车型竞逐游戏,中间是电车单车的车道,保持着一定的队形在这条小道上各自安好。最里面的是人行道,这一列的出行人数最少,除了早起散步遛狗的大爷大妈,也没几个是上班族了。就算有,也能从他们不慌不忙的步伐中,判断出公司的距离。
你是哪类人就会被归入哪种队伍,想出入都要凭着通行证。生活被格式化了,我们也不假思索的跟着队伍而走。不会去思考这种规则是如何制定和实施的,只是在自己的轨道中按部就班,除了等红绿灯之外,根本不会停下来看看周围的世界。我也已经变成这种人了,变成了一个不问出处只看终点的标准城市人。
有西装笔挺开着豪车的老板和高管,手握方向盘,不慌不忙的操纵着各个部件。有带着头盔的外卖员和上班族,把自己包成粽子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冷风和寒意。一个个驱壳在有了目标和任务的催促下变得活灵活现分秒必争。就是因为这种形形色色的人,这座城市才得以填满,他们分布在各个角落日出而行日落不息。生活不一定会跟他们丰厚的奖赏,他们也没有必胜的信心,却依然坚守着岗位,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行继续试错,直到停下来的那一刻,也不太明白所做的一切有何深刻的意义。
我是一个从自行车到电瓶车再到小轿车,一步步改变着自己交通轨道的人,却没有因为这些改变带给自己该有的幸福和满足。我们都在给自己规划方向制定目标,不管有没有把握完成都锲而不舍,当身边的人都拥有了某样东西,自己却还在原地打转的时候,不由自主的焦虑和怀疑也有涌上心头。一件事情坚持了数年,并没有像果树一样开花结果,不知道是种错了地方还是施错了肥料。这种无力感对于30岁的人来说异常强烈,回望周遭一起毕业打拼的同学同事,大都过得波澜不惊毫无喜感,还在原地打转的人也不胜枚举,是什么支撑着他们重拾初心逆流而上,我未可知。
一只只略带迷茫却偶有坚定的眼睛从身旁闪烁而过,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或是有何规划。这些或许也不甚重要。重要的是今天能不能吃饱饭,月底能不能交上房租,年底能不能多攒点钱。这些本该平静面对的事,却困扰着每一个在外打拼的芸芸众生,警醒着每一个想偷懒耍滑不劳而获的人。
自己也会时常陷入某个旋涡,被急流裹挟而走。能静下来思考的时间不多,在一次次的上班路上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也许是另一笔宝贵的财富吧。如果你不是活的很匆忙,如果你还有诗和远方,何不像我一样,每天骑车上班,在还没有完全麻木的时候,感受着早起的雨露阳光,清醒的告诉自己不要轻易迷茫,这一天要拿出该有的模样。每周来一次户外毅行,在丈量脚下的同时,也看看自己的分量找找自己的方向。
人生值得深思的问题很多,愿你能空下一点时间仔细想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2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