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里可以养田螺吗?会不会影响水稻收成或者田螺养不成呢?
水稻田里可以养田螺。
不会影响水稻和田螺收成。
稻田养田螺技术要点
1、稻田选择
选择水质清新,水源丰富的半山区单晚稻田,铁、硫含量少,水质清新,排灌方便。选好稻田后,加高加固田埂达到高和宽均在50cm,能蓄水深30cm,进排水口设置较密的防逃栅栏,做到不裂、不漏、不垮。
2、养前准备
主要是施肥和消毒。放养田螺的10天之前,可以使用发酵后的农家肥为基肥,每亩使用500kg即可。消毒则可使用生石灰消毒,亩稻田使用70kg的生石灰,向水中泼洒即可达到预期消毒效果。对已经施肥并完成消毒的稻田进行防逃栅栏的设置,防止田螺从中逃离。
3、田螺投放
投放田螺的话大概在3月初的时候一次性放养就可以了,不要太过于寒冷,然后就在附近选择种螺,这样的话比较方便,以免运送的时候出现损伤。一亩地可以放养200斤的样子,注意不要把福寿螺给混进去了。
4、水稻种植
可选择单季晚水稻,在4月初播种,5月份插秧,9月份收割。插秧之前放养田螺,先将田螺引到集螺坑内,并将坑和田间用泥埂分隔开,避免泥水在耙耕田时进入坑内。
5、饲料投喂
稻田养殖田螺可以用于投喂的食物主要有米糠、菜饼、麦麸、豆渣、浮萍、菜叶以及动物下脚料等。当水温为15℃以下的时候,无需进行投喂。当水温为20-28℃的时候,需要大量投喂饲料,每天早上或者是晚上投喂一次。
6、水质调节
要求水体水质较肥、浮游生物多、溶氧丰富,含氧量在3.5mg/L以上,养殖期水深一般在10cm左右。换水量每次为1/4至1/2,不宜过大。炎热夏季水温高,水质容易败坏缺氧,要勤换。同时注意保持螺田中水质肥沃,适时加施发酵过的有机肥,可减少饲料投入成本。
7、疾病预防
稻田养田螺属于自然养殖,管理得当一般很少生病。预防方法:每隔15至20天,每亩用生石灰3千克兑水进行水体消毒与补钙。
1、水体环境:养殖的水体要求无毒无污染,选择用半流水式进行养殖,水体的氧气溶解量要求在3.5-4mg/L以上,如果氧气溶解量在3.5mg/L以下,田螺进食欲望就会下降。2、饲养田螺的饲料配方:米糠60%,麦麸25%,豆粉15%,或者是米糠60%,鱼粉20%,玉米20%。
一、养殖田螺需要什么条件
1、水体环境
(1)养殖的水体必须无毒无污染。
(2)可以用半流水式进行养殖,水体的氧气溶解量要在3.5-4mg/L以上。如果氧气溶解量在3.5mg/L以下,田螺的进食欲望会下降,氧气溶解量在1.5mg/L以下时,田螺就会死亡。
(3)池塘底部要设置10-15cm厚的底泥,水面上可以适当的种植一些水莲,水中还可以布置树枝、竹竿、石块为田螺提供栖息的地方。
(4)水体深度一定要控制在30-40cm,水体ph值要控制在7-8左右,每周换水1-2次即可。
(5)投喂种螺10天之前,每亩池塘可以使用50-100kg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田螺。7-10天后,每平方米可以施加450-500g鸡粪和稻草段,这样能培育水质。
(6)进出水口一定要设置尼龙网防止田螺逃离。
2、饲养
(1)田螺的饲料配方:米糠60%,麦麸25%,豆粉15%,或者是米糠60%,鱼粉20%,玉米20%。
(2)喂食方法:在20-28?C的环境下,每隔2天可以喂食1次,每次投喂量为田螺体重2-3%。15-20?C或28-30?C的环境下,每周可以给其投喂2次,每次投喂量为田螺体重1%。温度低于15?C或高于30?C的环境下,可以给其进行少量投食,或者不投食。
二、养殖田螺主要喂食什么
1、田螺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泛,在自然界中田螺一般以幼嫩水草或者浮游生物为食。养殖的田螺可以用牛粪或者鸡粪进行投喂,这样还可以促进水里浮游生物或者水草生长繁殖,间接的为田螺生长提供更多食物来源。
2、蔬菜或腐烂的瓜果可以捣碎给田螺饲喂,养殖户也可以使用麦麸、豆粕、玉米粉按照6:3:1的比例调配当作田螺饲料,这类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加快田螺生长速度。一般的家禽饲料都能饲喂田螺,但是价格相对较高,里面也含有大量豆粕。豆腐渣对田螺而言也是很好的饲料,可以使用部分酒糟混合麦麸或者豆粕一起饲喂。
3、投喂的饲料有3种可以搭配,分别是发酵腐熟的农家肥,再搭配一些草料和精料,精料就是饲料或者豆粕搭配的高蛋白饲料。田螺种苗的饲料投放量要多一点,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水体的有机质含量,比例为每亩发酵腐熟的农家肥250斤,精料200斤,草料600斤。后期每天的精料投放量必须按照种苗整体重量的1%投喂,农家肥也要按照第1次种苗重量的1%投喂,等到田螺产仔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投喂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3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