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易事!古代人们是怎样铸钟的?
目前铸钟做法已失传,并不知道怎么做只知道材料构成,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大型打击乐器,最早开始于夏朝,在春秋时期到秦汉这期间最为盛行,而且我国也是最早发明乐钟的国家。它们主要就是由青铜制而成的,并且由好几个大小不一样的钟按照顺序悬挂在木架上面,有一组或者几组,对于不同的钟敲出来的声音是不同的,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音调吧!随着年代的变化这个编钟的形状也各不相同,上面还绘有特别漂亮的图案。编钟的存在主要是用于宫廷演出,每当打仗或者朝见,祭祀的时候都会用来演奏。它是古代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身份的象征。
编钟的材料就是铜,锡等原料,上面除了刻有精美的花纹还有错金,这是用来区分每个钟的音调。据调查我国的声乐文化比欧洲还要早两千年出现,可以说古人真的很有智慧。我国最小的编钟是在山东的汉代墓室里发现的,是一组小型镏金铜编钟,造型精细小巧,声音明亮悦耳。主要由12个大小不一样的钟组成,最高的12.5厘米,宽7厘米,最小的才6.5厘米,宽4.2厘米。最大的编钟就是乾隆年间制作的,是个宫廷乐器。由16个大小一样但是厚度不同的金编钟组成。我们可以根据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可以了解,壁越厚声音越高,越薄声音越低。所以说制造任何东西都是需要了解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的。
只可惜这种铸钟技术并没有完整的流传下来,到了清代以后钟乐便淘汰了,现在的钟跟以前的钟相比音律差的很多,我们也只能从文物里去了解它的美妙乐曲。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现它演奏的音响跟钢琴是很相似的,再一次证明了古人的智慧。
简易水钟怎么做
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用什么来计时的吗?
在古代,因为没有现代的钟.水表等精准的计时仪器,所以,聪明的古代人们就开始动脑子了。
古代人们最先用看太阳这个方法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天”来做时间单位。接着发明出了一种叫日晷的计时仪器,根据太阳照射晷针,在晷面上出现的影子来计时,精准到了用一刻钟来做时间单位。然后就是今天的“重头戏”了——水钟。不过水钟还分为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今天,我来教大家如何制作简易的泄水型水钟。
制作泄水型水钟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材料:美工刀、工字钉、秒表、塑料瓶(2个)、剪刀、记号笔、双面胶、纸、胶带。
第二步:剪开水瓶。把第一个瓶子从水瓶底下往上量大概15厘米左右,第二个瓶子从从上往下量15厘米左右,都剪开。(水瓶采用一般超市购买的20厘米左右高度的矿泉水瓶)
第三步:把水瓶上的瓶盖拧下来,用工字钉打2-3毫米的小孔(如果孔太大了,流速过快。孔小了,流速过慢)
第四步:在带有瓶盖的大半个瓶子装满水,用手堵住小孔。在水面最高处标上刻度“0”,根据不同时间再把数字一个个往下循序标上去。
第五步:把两个瓶子拼起来,用胶带黏住,手指放开,水就开始往下流了。
第六步:(也就是最后一步),标刻度,从水开始流的时候,按下计时器(秒表),计到一分钟的时候,在水面的地方标刻度,一直标到10分钟。
这样一个简易的泄水型水钟就制作完成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3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