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鸡是牛蛙还是青蛙,田鸡养殖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田鸡一般是指蛙类中的虎纹蛙,而牛蛙是指美国水蛙,二者区别:1、田鸡雄蛙体长为66-98mm,雌蛙体长为87-121mm,而牛蛙体长一般为70-170mm,最大可达200mm以上。2、田鸡的背面皮肤粗糙,背部有长短不一的纵行肤棱,多者可达10多行,而牛蛙的皮肤通常比较光滑。3、田鸡背面为黄绿色或灰棕色,咽喉部位有灰黑色或棕色斑纹,而牛蛙背面多为绿色,喉部有**条纹。
温馨提示:田鸡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一、田鸡是牛蛙还是青蛙
1、田鸡一般是指蛙类中的虎纹蛙,而牛蛙是指美国水蛙。
2、田鸡雄蛙体长为66-98mm,雌蛙体长为87-121mm,体重可达250g左右,而牛蛙体长一般为70-170mm,最大可达200mm以上,是现生最大的蛙类。
3、田鸡的背面皮肤粗糙,没有背侧褶,背部有长短不一、分布不规则的纵行肤棱,多者可达10多行,而牛蛙的皮肤通常比较光滑,没有背侧褶。
4、田鸡的背面为黄绿色或灰棕色,咽喉部位有灰黑色或棕色斑纹,而牛蛙的背面多为绿色,通常杂有棕色斑点,喉部有**条纹。
二、田鸡养殖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1、证件办理
养殖田鸡需要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营业执照》、《动物防疫合格证》、《畜牧兽医资格证》、《税务登记证》、《养殖证》等证件。
2、养殖池
养殖池使用砖块砌墙,墙体高度在1.5m以上,养殖池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并用尼龙网封住,防止逃跑。除此之外,在养殖池中栽种水草,布置灌木,供田鸡休息。
3、养殖地点
养殖地点要求地势较高,水质干净,水源充足,进出水方便,周围保持安静。
4、水质条件
养殖用水需要达到渔业水质标准,水体氧气溶解量保持在3.5mg/L以上,ph保持在7-8左右,盐度不高于2。
5、其他条件
(1)生长水温为20-30℃,当温度低于10℃以下时,活动量下降。当温度低于5℃以下时,开始进行冬眠。
(2)养殖池保证有弱光即可,避免阳光直射养殖池。
田鸡养殖技术有哪些
田鸡也就是青蛙,是两栖类动物,营养价值非常高,随着需求增加,现在很多地区都有人工养殖。
那么田鸡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给大家介绍田鸡养殖注意事项。
田鸡也就是青蛙,是两栖类动物,营养价值非常高,随着需求增加,现在很多地区都有人工养殖。
那么田鸡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给大家介绍田鸡养殖注意事项。
1、营养供给
田鸡会冬眠。
冬眠期结束后,这一阶段的田鸡前期培育非常重要。
冬眠期间体内消耗大量营养,营养的供给非常重要。
这个时候可以给田鸡提供必备食物,小虫子,蚯蚓等鲜活小食物。
2、繁殖孵化
田鸡冬眠期后,就会繁殖孵化,田鸡的繁殖环境很重要,专门的产卵池对田鸡繁殖来说,效果更佳。
田鸡繁殖期的免疫力比较差,对抗病毒感染能力较弱,这时候需要对孵化池进行全面消毒杀菌,保证良好的繁殖环境。
3、产卵池清水
干净的清水是田鸡繁殖必备条件,毕竟是两栖动物,产卵池放入清水,占池塘体积三分之一左右。
繁殖产卵孵化是在水中进行,但是水面积不能过高,不利于田鸡游动。
4、水温控制
水温一般控制在常温即可,20~25摄氏度比较适宜。
5、移入孵化池
田鸡的产卵期非常短,最短2个小时,最长16个小时就完成了。
等到产卵结束后,看到水面有漂浮物后,将它移入孵化池,准备孵化。
6、喂养管理
孵化期过后,幼小田鸡喂养十分重要,喂养田鸡一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食物要多样化,可以投一些鸡蛋黄来喂养,最少一天2次。
中期喂养以虫类为主,最少一天2次。
后期喂养以饵食(蚯蚓,活昆虫等)为主,一天1次。
后期只要投喂鲜活食物,如蚯蚓,活昆虫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关于田鸡养殖事项介绍了,其实田鸡饲养不是那么复杂,只要做好这几个要点管理,基本就可以养好田鸡了,因此养殖户一定要注意。
田鸡又叫做虎纹蛙、水鸡,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有?亚洲之蛙?之称,田鸡肉质独特,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还特别高,也是一种养殖的有经济效益的行业,需要我们注意养殖方法,那么,田鸡养殖技术有哪些,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田鸡应该如何喂养? 田鸡的养殖方法介绍 1.青蛙的培育:经过一个冬眠,到开春即4月上旬,温度上升到16℃以上时,亲蛙就要开始觅食,此时要投喂鲜活饵料蚯蚓、蝇蛆等,让亲蛙近快恢复体能,以利下一阶段繁殖、孵化。 2.繁殖、孵化:繁殖、孵化技术是虎纹蛙养殖的关键技术,水温上升到16℃以上时要作好繁殖前的准备,也就是将建好的产卵池、孵化池进行消毒,而后注人清水,最后通过调节水位和光照来调节好水温。一切准备好后即可将亲蛙从越冬池移出,移出后先用5mg/L的高锰酸钾药浴5分钟,然后移人产卵池。产卵池水位保持在0.2m,水温在20℃以上。正常情况亲蛙进入产卵池后2天一天就可以抱对产卵,若亲蛙成熟较好、气温较高,常常是在亲蛙进入产卵池后2小时-16小时就全部产卵。产卵池每天上午8点以后要注意观察,当卵团充分吸水膨胀就捞出移入孵化池。受精卵孵化时最适温度25℃,同时要有充足的氧气,在孵化时最好让受精卵浮在水中,如果沉入水底,要将受精卵移动,以免与池底粘连,导致底部的受精卵缺氧而影响孵化率。 3.饲喂技术:蝌蚪培育的关键技术是蝌蚪分级饲养。饵料优质多样化。投饵量随蝌蚪日龄的增长而增加,日投饵2次,前期以人工培养的浮游动物、鸡蛋黄为主,中、后期以红虫为主。刚变态的幼蛙,视觉和嗅觉尚不完全适应陆栖生活,此时应投活饵,如蚯蚓、蝇蛆等,5天-7天后逐渐改喂切碎的鱼肉了、蚌肉、螺蛳肉等,再慢慢加入蛙料,最后完全过渡到喂养蛙料。定点投饵,在池底向排水口倾斜的池中,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积l/4-1/5的陆地作为投饵处或设固定的饲料台,投饵量以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
通过以上关于田鸡养殖技术有哪些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田鸡应该如何喂养,在进行养殖的时候喂养方法特别重要,可是田鸡病害的防治也是关键的事情,我们在平时的时候要做好预防性的工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3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