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开摩配店但没学过修摩托,也不想去学修摩托了,店能开起来吗
如果纯粹卖摩托车配件而不管维修的话,进货价格必须很低,能确保附近大部分的摩托车修理行都在你那进货的话,确实是可以考虑纯粹的摩托车配件销售的。
但一开始是需要跑周边的摩托车修理铺洽谈业务的,而且要确保周边摩托车保有量大,配件需求旺盛。如果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摩托车修理铺不需要太好的店铺位置,只要能方便进出货就可以。可以考虑送货上门等,吸引稳定的客源。
但如果无法做到有稳定出货渠道的话,建议还是摩配店+修理铺相结合。
毕竟直面终端消费者,少了一层中间商,利润更能保证,同时兼顾销售配件给其他修理铺。
无论怎样,都要确保进货价和进货质量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果兼顾修理,那么就要考虑店铺地址了,需要开在人流量较大,摩托车骑行路过比较多的地方,这样很多人路过时有什么毛病就过来直接修了。或者是居民小区附近,这样附近居民摩托车有问题就直接送修,消费者方便了,自然就乐意去你那边。
加上修车质量、价格以及服务态度都比较到位,生意肯定红火。
不过一定要注意,要养活一个摩托车店,附近的摩托车客户保有量最少也得200辆。否则长期没有客户是经营不下去的。
可以做一个评估,摩托车年均行驶约5000km的城市,年保养维护大概费用是300元左右。(换4次左右机油+一些易损件修理)两百辆一年才6万元营业额,纯利润就更低了。
修车可以不太会修,但摩托车的基本结构、常见故障以及各类零配件价目表,市场维修价目表都必须了解。否则是做不下去的。
共享单车市场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再无翻身可能。共享单车已经不是投资风口,伴随着资本潮水的退却,大量共享单车企业死亡和被收购,这个行业或许在2019年很难再有翻身的可能性了。但我还是觉得哈罗会更胜一筹。
至于ofo和哈罗单车的竞争,其实二者已经不是对手了,且不提ofo的烂账,用户退押金,各种欠债,各种裁员,正常的业务运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车辆投放最多,但出的问题也多,基本上已经找不到几辆能骑的车了。
另外,两者在战略层面也拉开了差距,毕竟哈罗背后是阿里爸爸。摩拜成了美团单车,成了美团超级平台中的一环,而哈罗单车,由于最初发展慢人一步,在一线城市禁投令之后,哈罗扎扎实实的在三四线城市投放,连我十八线老家都投了,老家人民其实对那种扫一扫的共享单车非常感兴趣。
没多久之后,哈罗抱上了阿里爸爸的金大腿,阿里爸爸财大气粗,直接宣布哈罗单车免押金,有句有名的营销金句是这么说的,没有降价一美元搞不定的用户忠诚度,如果有,那就降价二美元。这么一来,很多用户都投入了哈罗单车的怀抱。
最关键的是,哈罗之后放了个大招,变身哈罗出行,进军网约车市场,同时共享单车的战场也占据着,算是出行界的强者了。
进军网约车市场后,想趁着春运这个时间点上线哈罗顺风车,在成都/上海/广州/东莞/合肥/杭州等六个城市上线,貌似有叫板滴滴的野心,不过业务落实的并不顺利,毕竟哈罗出行在网约车领域没有任何积累,共享单车的业务和运营也帮不到网约车。但总算是跨出了大出行领域布局的第一步,从战略层面跟ofo已经不是同类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4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