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麝主要有哪些生物学特性,麝香的来源和性状特征

麝主要有哪些生物学特性,麝香的来源和性状特征

麝亦称香獐,哺乳纲,鹿科。麝体形似鹿,大小如羊,体长80-90厘米,尾很短,长4-6厘米,体重约10千克;头大而长,耳大竖直,四肢较细,前短后长,蹄小,雌雄均无角;体呈棕色,背部较深,有的呈灰褐黑色,带有不明显的土**条纹和斑点;公麝犬齿发达,形成獠牙;脐与生殖器开口之间麝香腺,发情泌香季节特别发达。

麝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各省以及西北、西南、华中地区的山区。野生麝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4000米的多石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灌丛、草坪地带。人工养殖的麝在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区、盆地、平原等地也能正常生长、繁殖、分泌麝香。麝有比较固定的生活区域,其活动、休息、觅食等有一定的路线和地方。在某个地方生活习惯后,一般是不轻易离开和更换生活地,若受惊吓离开后,不久就又回到原处,即所谓舍命不舍山,圈养的麝在一个圈生活习惯后,若调到另一新环境中,就表现非常新奇,到处走、嗅、看,把每一个地方都要走到,不久就来回奔跑,非常不安,并便尿、排粪。若把它放出,就马上回到原圈,安静地卧在它原来的地方休息。但是当食物、饮水或季节变化时,也有小范围迁徙的习性,即所谓七上、八下、九归巢。夏季炎热,食物丰富,它就逐渐迁徙到气温凉爽的高山地带,寒露以后气候逐渐寒冷,高山树叶枯黄,食物减少,就迁移到低山,回到原来的栖息地。

麝多在黄昏、夜间10时以后和拂晓活动、觅食,多卧在光线较暗且干燥的崖边灌木丛中。圈养麝多在舍内墙脚、地势较高、土壤疏松、能隐藏而僻静的地方反刍、打盹。麝生性胆怯、急躁,看到异物,听到不习惯的声音,便会全身毛竖起,心跳加速、增强,两眼凝视,然后猛地喷气,四蹄在地上使劲跺,发出砰、砰的跺足声,以示威吓。在圈舍里只要有一个受惊奔跑,其他的也会受惊奔跑。野性较大的和刚进场不久的麝,见到人或其他动物,会不顾一切地来同奔跑,乱蹦乱撞。若见到圈舍有很小透亮的空隙,受惊的麝还会拼命用头去撞,试图从中钻出逃走,这样常将头、身上的毛或皮撞坏。如不注意,麝往往会因惊恐而长时间急剧奔跑、跳跃,过劳而死。因此,在捕捉、治病、取香时,不能长时间追捕,以防造成过度疲劳而死亡。

麝的嗅觉非常灵敏,陌生的饲料要一嗅再嗅才肯吃,用嗅辨别自己和其他麝走过的路、卧过的地方、便的粪和尿,辨认公、母麝。若仔麝身上粘污了异味或不是自己的仔麝时,母麝一嗅就走开了,不但不让吃奶,还用蹄按压刨打。麝的视觉也较好,晚上或黑暗处,瞳孔全开放,并有明亮的光泽,所以晚上能把一切看清,但在阳光下或很亮的灯光下,瞳孔缩及很小,几乎成一细线,视力不如夜晚好。

麝性情孤僻无群性,在野外一般只在发情期才能见到一公一母在一起,或两个公麝追逐一个母麝,而非繁殖期多单独活动,觅食、休息,仔麝只是吃奶时才与乳母在一起,吃完奶就去休息,很少跟随母麝,同一窝的两个仔麝也很少在一起活动。但是,母麝觅食、活动并不远离仔麝,休息时也卧在能看见仔麝的地方。由于孤僻无群性,就喜欢互相咬斗,特别是公麝在配种期,泌香生理反应期、天气由晴转阴雨或由阴雨转为晴天及拂晓、黄昏、夜司活动来回奔跑时,喜相互追逐咬斗。圈养麝到r新环境及遇到陌生的麝最易引起咬斗。若强者咬斗弱者时,强者吹气威吓,弱者害怕逃跑,这时强者拼命去追逐,直到追上弱者,头猛地使劲向下用獠牙钩棘弱者,常将其皮肉拉开,严重的可损伤到内脏,造成死亡。如弱者特别怕强者时,不敢跑,伸长颈趴在地上不动,强者用獠牙咬,用前蹄将弱者的毛刨掉,皮刨烂,时间长了,也造成死亡。

麝的食性较广,以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种子、茵类、苔藓等为食。

麝一般18月龄性成熟,因个体发育不同而有一定差异。营养好、发育快的母麝6-8月龄即性成熟,可交配受孕。个别营养不良、发育慢的要18个月以上才性成熟。性成熟比体格发育完全要早。母麝是季节性多周期发情。在一个发情季节里,可出现3-5个周期,两个周期相隔天数为19-25天,平均约21天。常在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发情交配,妊娠期180天左右。每年产仔一胎,每胎产1-3只,以2只为多见。

1只林麝1年可产20克左右的麝香。林麝3岁以后产香就会非常多,每年8-9月是泌香的盛期,10月至翌年2月泌香就会很少。林麝是唯一有胆囊的鹿,公鹿的麝腺主要在下腹部及生殖器之间,由于它可以产生非常浓烈但令人开心的味道,所以大多数人都想获得它。林麝是偶蹄目鹿科小型鹿种,公鹿高为60cm左右,嘴巴长有向下弯曲的尖利犬齿。

林麝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一、一只林麝能产多少麝香

1、1只麝香鹿1年可产20克左右的麝香。麝香鹿在3岁以后产香就会比较多,每年8-9月是泌香盛期,10月至翌年2月泌香比较少。取香主要分为猎麝取香和活麝取香两种,一般在10月到翌年3月为狩猎时期,11月间猎得者的质量较佳,此时它的分泌物也会比较浓厚。麝香的香味非常浓郁,经久不散,它在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林麝是唯一生有胆囊的鹿,公鹿的麝腺位于下腹部及生殖器之间,由于它能产生浓烈但令人愉悦的气味,所以很多人类想获得,这种气味是来自于麝香酮。麝腺在摘除后,一定要先干燥,并稀释干燥后的糊状物,这样才能提炼出香味。

3、林麝是偶蹄目鹿科的小型鹿种,公鹿高60cm,嘴巴里面长有向下弯曲的尖利犬齿,由于它的外表比较吓人所以被称为?吸血鬼鹿?。但麝香鹿并不吸血,它非常罕见,主要分布于克什米尔地区。

二、林麝适合哪些地区养殖

1、林麝比较适合在四川、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河南等地区进行养殖。其中陕西、山西、四川是最早期的林麝人工养殖区域,这些地方的人工养殖技术也比较成熟。目前养殖林麝国家没有补贴,养殖林麝一定要办理《国家重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如果私自养殖就算违法。

2、在养殖林麝时要建立人工养殖场。建立养殖场时要注意,不管是选择圈养还是散养,必须要在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人烟烯少、环境安静、林草茂盛的山坡地建立,而且一定要有山泉流出。如果是选择围栏散养,一定要将其建立在坡向朝南、区域内植物种类丰富的缓坡地。围栏散养场地的面积要根据养殖规模确定,围栏要坚固且有保护措施,避免林麝相互追逐时碰伤。

3、在喂养成年林麝时每天草料必须保证在1000克左右,精料要在100克左右,每次喂养的饲草种类一定要多于5种以上。林麝在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要也会不同,所以在饲养的过程中,饲料的搭配和数量一定要根据生长时期及时进行调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4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