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济南必去的10个景点

济南必去的10个景点为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九如山、雪野湖、百脉泉泉群、芙蓉街、灵岩寺、朱家峪、济南野生动物园。

济南必去的10个景点

1、趵突泉

趵突泉,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临泉城广场,北望五龙潭,面积达158亩,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

2、大明湖

大明湖历史悠久,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诸如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唐代以后的历代诗人,都留下了著名的诗篇。

3、千佛山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占地166.1公顷,距济南市中心2.5公里,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南部,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名胜,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九如山

九如山,位于济南市历城区西营街道葫芦峪村,为国家AAAA级景区,距济南市区约40公里,东临章丘区,南接莱芜区和泰安市,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97%,居济南之首。

5、雪野湖

雪野湖位于泰沂山脉深处,周围被一圈山环绕,因筑坝而成湖。山,或峻峭,或青翠;水,或澄碧,或温婉,山中有水、水中望山,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下的山水美景,是济南人最美的后花园。

6、百脉泉泉群

百脉泉泉群,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东北部百脉泉公园内。为济南五大泉群之一。主要分而于市区明水的东麻湾和西麻湾,著名泉点25处。主泉百脉泉金代曾列入济南七十二名泉。

7、芙蓉街

芙蓉街是济南最有济南味道的老街,这里要泉有泉,要老街有老街,要济南风情有风情,虽然济南纯正的小吃不多,但依然挡不住网红打卡的济南人和外地游客的热情。

8、灵岩寺

灵岩寺的历史很久,久到1600年前的东晋,灵岩寺也很有看头,除了济南72名泉的卓锡泉、檀抱泉和袈裟泉,还有被称为“海内第一彩塑”的四十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像。

9、朱家峪

朱家峪位于有着古老传说和遗迹的胡山脚下,是原汁原味的石头古村落,享有“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美誉。

10、济南野生动物园

济南野生动物世界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西南部的埠村街道办事处,是一座集旅游观赏、动植物保护研究、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野生动物王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济南野生动物园

济南趵突泉周边景点介绍;

趵突泉周围名胜古迹众多,特别是罗源堂、峨影寺、望和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馆、沧源、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文化名人如、苏轼、元好问、赵孟_、张、王士祯、蒲松龄、何、郭沫若、等。都称赞趵突泉及其周围的名胜古迹,使其文化底蕴更深,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

观澜亭

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时期历史学家刘钊(官至程思)的院落建筑,名为门槛泉亭。明日顺治五年(1641年),钦差大臣内监魏、吴来冀,在泉旁建亭(别称观澜,为巡抚胡卷宗所建)。如果你拿《孟子尽心上》去看水,一定要观察它的意思。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闭式,造型典雅,为历代学者所称道。苏辙,宋代大文学家,熙宁六年(1073)任周琦秘书。他吟诵了济南的许多名胜古迹,其中著名的有《槛泉亭》这首诗。

慈朗寺

是晋代颜弼《名泉碑》、明代颜弼《七十二泉诗》、清代郝智公《七十二泉记》所记载的济南七十二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馆以南,漱玉泉以东,属趵突泉群。据《八山八水》卷《历城县志》,第三翻旧《志》记载:刘旭泉,在今线泉东南角,满沫如柳絮,故名。过去,春天被垂柳环绕。春天,岸上的柳絮飞舞,水中的泡沫像柳絮一样转动,泉水和垂柳相映,令人神往。闫明毕曾作诗说:杨柳青在金线潭边,斗晓寒在春。三月东风香,一夜浮萍变。这首诗是对这一景色的赞颂。泉池是1956年新建的。泉池呈长方形,长3.5m,宽2.3m,深1.5m,题写于1980年。泉水杨柳成荫,池水清澈见底,取之不尽。鱼可以在水中游泳。这是一个在夏天享受凉爽景色的好地方。

金仙泉

老金线泉是晋代《名泉碑》、明代颜弼《七十二泉诗》、清代郝智公《七十二泉记》所记载的济南七十二泉之一。位于趵突泉东北侧,尚志堂和鱼展览馆之间。喷泉呈长方形,原长4英尺,宽2英尺。因为水面上有一条荡漾的水线,看起来像一根金线浮在水面上,故名。宋吴人曾在《能改斋漫录》年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描述:一方石池,一望无垠的张裕,泉散于其下,东满城池。清澈见底,池中央南北各有一根金线,将水面隐藏起来。一角有一滴油,线在远方。乱了五线谱,线头不见,水止如初,天不见。明清时期,金线依然清晰可见。后来由于重建泉池,地下室被破坏,水面也减少,水势减弱,金线从此消失。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金线泉也出现在原金线泉以东约20米处的一个用石头雕成的小池子里。因此,人们称此泉为金线泉,并将1870年江苏丁题写的金线泉三字石刻嵌于此泉东壁。原金线泉改名为老金线泉,济南书法家李忠禹在池壁上题写老金线泉(隶书)二字。

玉泉树

晋代《名泉碑》,明代颜弼《七十二泉诗》,清代郝之公《七十二记》所记载的济南七十二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馆南侧,属于趵突泉群。“洗玉”一词来源于《世说新语排调》年的洗石枕流。玉泉泉池呈长方形,长4.8米,宽3.1米,深2米。周围有白色大理石栏杆。泉水从南边的溢水口汩汩流出,一泻而下,装满了岩石,汩汩流入螺蛳泉池。明代诗人颜弼曾有“泉在此流,瀑飞琼,天静如声”的赞誉。相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漱玉集》,就是以此泉命名的。这位女诗人的故居也叫唐叔虞。

宝途圣方婧

位于趵突泉公园东门,高7.5米,柱间宽9.2米,两侧悬挑1.5米,形制为四柱三室冲天。砚磨花岗岩上刻有著名书法家、题写的“山清水秀”、“观澜之源”八个凹型镀金大字。

诗鬼

离开马宝泉及其附近的浅井泉,向南前往徐行,你会看到一座雕刻精美的太湖石矗立在眼前。这块名为的太湖石,是的遗物,是元杂剧作家张在北园的别墅。据考,当时云庄有10个石秀街区,称为十友。其中龙凤龟林四大灵石尤为著名。明朝以后,它被移至黄婷、夫子庙和趵突泉。趵突泉曾有一座石林,七七事变时被日本帝国主义飞机炸毁。四块灵石中,就剩这块龟石了。这是一块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太湖石,高近4米,重约8吨。石直光秃,孔洞多,筋、突起明显,具有太湖石制品中的皱、薄、透、漏的特点。

尚芝堂

趵突泉东北,是原尚志书院的一个院落。山东巡抚丁宝桢于1869年创办的尚志书院,创建于清朝同治八年。学者们除了研究儒学,还研究天文、地理和算术。该馆先后出版了《十三经注疏》、《石徂徕来老师集》、《王渔洋诗集与作品》等书籍,被称为尚志堂版,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罗源堂

此殿位于趵突泉北岸,初名鄂江寺或鄂营寺。这组三晋建筑,原是古额济纳寺的旧址,最初是献给大顺妻子唐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的。金元以后改为吕祖庙,宋代以后新道教神吕洞宾在此成风。著名作家曾巩,北宋熙宁年间(1072-1073)被任命为周琦知府。他在洛水建了两个厅,南厅靠近洛水源头,所以叫罗源厅。北堂面对骊山,称为骊山堂。后来,金代元好问将罗源殿和骊山殿改为吕公殿。明代运盐大臣张奎光、济南知府范世英、历城县令吕黄忠等将殿改为亭。自此,罗源堂的原名得以恢复。罗源堂,三室两层,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是一大群明清建筑。1979年公布为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帝宫

位于鹅瀛寺的后殿,为纪念三圣帝姚舜禹而被称为三寺。这是一座明代建筑。

来桥

此桥原为木桥,纵向南北走向,在趵突泉池东岸,望和亭西南侧。它由明朝万历年间的历城知府张创建,天启年间的济南知府范世英重建,清朝顺治年间的监史成公重建。都是木头做的,后来改成了平石桥。1964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石板

在观澜桥以北约30米处,此桥被记载于赋《历乘》和《(崇祯)历城县志》。《重修广会桥碑记》,同治四年,嵌在桥南墙上。济南有一座大板桥,趵突泉在桥南几公里。山泉皆与北方之水相通,夏秋之交山川汹涌澎湃。

圣盖楼

据元代玉琴《齐乘》年记载,全盛楼位于趵突泉之西。金人建楼,也是金碧辉煌。它也被水破坏了。

健泉坊

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时期历史学家刘钊(官至程思)的庭院建筑,以“槛泉阁”命名。明日第五年(1641年)魏、吴两位内监来冀,在泉旁建亭(别号为巡抚胡卷宗所建)。叫观澜0755到79000的观水技能,你一定要观察它的意思。

白雪大厦

位于趵突泉的东南侧,是为了纪念明代著名作家李攀龙而建的。李攀龙(1514-1570),历城人,本名林玉,字仓颉居士,明代末代七子之首。倡导文学复兴运动,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五言、七言律诗和绝句,被世人誉为三百年绝调。有《孟子尽心上》。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攀龙辞去陕西省副巡抚一职,回到东方。他在历城王舍人村东的宝山山脚下建了一座楼,叫雪屋。晚年,李攀龙在大明湖旁的百花洲建了第一楼,也叫白雪楼。明朝万历年间,山东右使叶梦熊因仰慕李攀龙,出资在趵突泉旁修建了第三座雪屋。1956年趵突泉扩建公园时,因建筑破旧被拆除。它于1996年重建。

以上仅供参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42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