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殖业的兴起,牛蛙进入千家万户,牛蛙的肉很嫩你喜欢吗?
干锅牛蛙是很多人都抵挡不住的诱惑,蛙肉紧实而不失鲜嫩,虽是一锅麻辣鲜香的菜肴,吃起来香而不辣,就连配菜似乎都变得格外美味。香辣爽口,干香入味。
严禁捕获,但是它们的物种也没能获得改进!由于00年以后环境更改,降水量大幅降低,水塘内、水渠内和小河内雨天存水,不下雨就没水,这类靠水生长的动物栖息地没了,密度也随着减少。
青蛙在小的时候是蝌蚪,牛蛙和青蛙是一样的,牛蛙的幼蛙都是小蝌蚪。一般牛蛙从蝌蚪变为牛蛙必须2个月的时长,刚长成的牛蛙是很轻的,也就几十克。在这个时候大家在给牛蛙喂东西吃的时候,一般都是活着的昆虫或者一些河里的小鱼及其蚯蚓。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养殖业的盛行,牛蛙进到家家户户。牛蛙的肉很嫩又有韧性,吃起来非常的鲜美,骨骼又少,而且牛蛙的个人很大。人工养殖的服用牛蛙较大能长到2公斤上下,目前市面上的牛蛙一般在0.5公斤左右,而成年牛蛙的重量一般在1.5公斤左右。
饲料挑选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饲料的选择和推广,许多的养殖场习惯性的给牛喂养一些昆虫之类的,在小苗阶段更应这样做,成年的牛蛙假如也是这样喂养得话,成本就太高了,提议大家可以挑选一些普遍的鱼苗来开展喂养,或是一些小型的虾米,并且那样成本都不很低,如果本地的养殖厂有许多,还可以选购一些内脏来喂养,能够确保牛蛙的多样化生长,可是内脏之类的只有喂养成蛙。
而非洲巨蛙又不挑食,它什么都吃,陆地上能吃昆虫,还能捕获小型飞禽,水中能吃鱼,连着蜗牛全是它食材,充裕的食物来源,让他们的存活生长没有顾虑,能产生极大个人也就理所应当。
三本身的保护性、不管什么种群,假如自己没有防御机制,那样等候它结果仅有衰落。非洲巨蛙有自身的防御机制,最先没有成年以前,大部分时间生长在水中,也就降低了被追捕,及其捕食者觅食的概率。
养青蛙利润怎么样?
帮你找了下青蛙养殖技术有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青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二、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三、饲养管理
(一)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二)幼蛙的饲养管理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 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三)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四、繁殖技术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一)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二) 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每亩的产量一般就是4000-10000斤,按照市场价格10/斤来算,养殖的总收益是40000-100000元,除去养殖的成本,每年的净利润是25000-65000元之间不等。
青蛙养殖一般都是以3年为一个养殖周期,那么也就是说一般要第3年的时候才真正获益,前两年都是一个投资的阶段。
从二年开始以及后续的养殖过程中,青蛙养殖场地建设费用、养殖设备等都是不需要成本的,后两年的成本一般是4000-5000元左右。
青蛙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如果要养殖青蛙的话,就必须要按照国家的法定程序来进行养殖,一般来说养殖青蛙需要具备养殖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动物防疫合格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畜牧兽医资格证,如果这些证书都到位的话,那么就可以申请办理引种养殖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4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