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有什么特产?
郴州是湖南的一个地级市,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湖南“南大门”之称。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郴州的特产吧!
郴州特产一:东江湖蜜橘
东江湖蜜桔是湖南郴州的特色水果。东江湖地理环境独特,库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蜜桔的生长。所产橘子鲜嫩多汁,营养丰富,可加工成各种产品。
郴州特产二:临武鸭
临武鸭是湖南郴州的特产之一。在郴州有上千年的养殖历史。曾是古代朝廷贡品,2007年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郴州临武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为临武鸭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养殖的临武鸭个头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郴州特产三:栖凤渡鱼粉
杜琪峰鱼粉是湖南郴州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选用鲢鱼、豆瓣酱、茶油为主要原料,最终做出的鱼粉鲜香麻辣。已经成为湖南郴州人最喜欢的特色美食,郴州人早餐最喜欢的食物就是鱼粉。
郴州特产四:白露酒
白露酒是湖南郴州的一种传统特色名酒。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起源于清代,盛于唐宋。它在古代被列为贡酒。郴州人往往在白露一到就开始酿制白露酒,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最后酿制的白露酒醇香四溢。
郴州特产五:宜章莽山绿茶
宜章莽山绿茶是湖南郴州的名茶。莽山产茶历史悠久,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莽山出产的绿茶色泽翠绿,耐冲泡,清香扑鼻。
栗源镇位于宜章县南部,古称栗源堡,是县内著名的“三堡之一”,今为湖南的南大门,全镇总面积71万平方公里,辖2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3.6万人。
栗源区位交通优越,是开放福地。东、南、北三面分别与与广东省乐昌市的坪石镇、梅花镇、秀水镇、三溪镇接壤,西与本县的关溪乡和岩泉镇相邻。辽河与乐水河在此交汇穿过,国道107贯穿全镇,距京港澳高速仅15分钟车程,距乐广高速仅5分钟车程。
栗源红色文化丰富,是旅游佳地。栗源历来人杰地灵,作为湘南起义的策源地,栗源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涌现出了陈东日、陈光、陈俊、陈策、陈仲章、陈茂等革命前辈,亦留下了朱德、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境内明代古堡遗址尚存,有复源村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山大学农学院旧址、陈光故居等红色人文景观,有东华仙、包公庙等宗教旅游景观;栗源温泉资源丰富,目前正在着手实施甘棠湾温泉新村建设前期相关工作。
栗源农业发展强劲,是“粮仓”重地。近年来,我镇不断优化布局,突出特色,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推进土地流转2000余亩发展烤烟种植,农业生产有了新奔头;全力培育红提、贡桔、水晶梨、脐橙、百合花等特色种植,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倡导“水稻+玉米”的高产示范模式,切实做到耕地零抛荒,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县粮食生产工作先进单位;以鼎农生态养殖场和乐水养鸡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栗源养殖业蓬勃发展,“骑窝岭”品牌2014年荣获“湖南著名商标”。
栗源作为湖南省小城镇开发综合改革试点镇,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境内有烟花爆竹企业12家,另有年产能力9万吨煤矿1家,采石场4家,水泥厂1家,玩具厂1家,雨衣厂1家,水电站3个。在发展企业的同时,重点抓好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工作,在镇区实施了立面改造、网管建设、街道景观、道路提质改造、生态公园建设等19个建设项目,镇区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大力改善。
人 口: 3.06万人
驻 地: 栗源镇
拼 音: Liyuan
车 牌: 湘L
镇内
铁路有:坪梅铁路(镇内有两个火车站:葫芦口火车站、栗源火车站)
公路有:107国道、以及四条通往各村的乡道
水路有:辽水、乐水
医院1所:宜章县第二医院栗源分院
中学3所:宜章县第五中学、栗源镇中学、包公庙中学、明星学校
小学19所:其中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15所、教学点3所
辖复源、栗源2个居委会和游宰冲、坛斗、苦竹、龙沙坪、留览、石波潭、甘棠湾、四合、椅子岭、塘岭、长田、老王冲、旗山下、径口、塘其冲、老坪山、新坪山、口路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厂、硅厂、电站、采石场。是红军将领陈东日,解放军高级指挥员陈光出生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4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