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衣采集器是蟾蜍壳采集器吗?
蟾蜍壳采集器?,是2001年02月05日,提出申请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证书主题,同时也是专利技术名称。专利申请人:蒋张林
专利简介
? 一种蟾蜍壳采集器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蟾蜍壳采集器包括一个大的容器,大容器上有进水口接头和出水口,大容器内用隔板分隔成网格状分布的小池,相邻的小池间有小孔连通。蟾蜍可单独养殖在小池内,避免蟾蜍间互相挤压和爬抓引起的皮肤受伤和破损。同时由于相邻的小池间有小孔连通,便于清洗和换水。
专利申请日:2001年02月05日 专利分类号:A01K67/02
在此专利技术基础上,专利申请人蒋张林经过不断创新改进,将该专利技术逐次推向新高度节点,先后又申请成功了新型蟾蜍壳采集器、一种带分离机构的蟾蜍壳采集器,及衍生出一种天然蟾衣整理具、无害式活蟾蜍脱衣法、一种蟾衣一步滑落采集器等计五项新专利。
新型蟾蜍壳采集器
实用新型专利新型蟾蜍壳采集器,采用现有的蟾蜍壳采集器,蟾蜍在脱壳的过程中往往会跳出小池,从而影响脱壳过程的正常进行。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防止蟾蜍在脱壳的过程中跳出小池的新型蟾蜍壳采集器,它包括一个大容器,内用隔板分隔成网络状分布的小池,小池的上方的四周边均设有凸沿。由于在小池的上方加上了一定宽度的凸沿,可有效防止蟾蜍在脱壳的过程中跳出小池,确保脱壳过程的正常进行。这种新型蟾蜍壳采集器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制作也十分方便。
专利申请日:2006年06月04日专利分类号:A01K67/00
一种带分离机构的蟾蜍壳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带分离机构的蟾蜍壳采集器。现有的蟾蜍壳采集器,由于蜕下的蟾蜍壳未能与蟾蜍尽快分离,蟾蜍的活动难免会对所蜕下的蟾蜍壳造成损伤、破碎,以致影响其商品价值。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大容器,大容器内用隔板分隔成网络状分布的小池,在小池内下方设有一排若干个活动辊,活动辊能够滚动,其两端固定在小池的壁上。将蟾蜍放养在小池内活动辊上,当蟾蜍蜕下蟾蜍壳时,蟾蜍壳便会掉落至活动辊的下面,即使未及时落入也会因蟾蜍活动或触动活动辊而使其掉落至下面,这便能使蟾蜍壳与蟾蜍尽快分离,避免了蟾蜍壳因蟾蜍活动而造成损伤、破碎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专利申请日:2006年11月15日 专利分类号:A01K67/02
一种天然蟾衣整理具
本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天然蟾衣整理具。它由一片具有40至120目孔的筛网状物或纺织物和一块平面板材组成,筛网状物或纺织物覆盖于平面板材之上并沿周边予以固定,在其一侧还设有一个把手。在进行天然蟾衣整理时无需涂刷油脂类物质,只需把该天然蟾衣整理具放入水中,覆有纺织物的一面向上,然后将在水中轻轻漂洗干净并展开的天然蟾衣用镊子移贴到上面,用毛笔将其刷平,使之尽量展开并紧贴在上面;如有破碎的蟾衣,可轻轻移贴并拼凑完整;移贴完成后,手握把手,将贴有蟾衣的整理具从水中取出,置于阳光下晒干,即可揭下蟾衣。因而蟾衣外观挺括,无异味且不易变质,保质期可延长数倍,质量提高,符合药用的要求。
专利申请日:2001年07月24日专利分类号:A61K35/64
无害式活蟾蜍脱衣法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害式活蟾蜍脱衣法法,包括如下步骤:(1)集中驱污:驱除蟾蜍体表的寄生虫、油腻污垢、霉菌,且让蟾蜍排泄干净;(2)消毒:用消毒剂杀灭蟾蜍体表的病菌;(3)脱蟾衣:喂食白酒使蟾蜍呈半醉状态,环境湿润。本发明既不影响蟾蜍健康,又不污染蟾衣,且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
专利申请日:2008年06月10日专利分类号:A01K67/02
一种蟾衣一步滑落采集器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蟾衣一步滑落采集器,包括蟾蜍脱衣容器和蟾衣收集容器,所述蟾蜍脱衣容器通过支架置于蟾衣收集容器内,所述蟾蜍脱衣容器顶部设有蟾蜍放入口,所述蟾蜍脱衣容器下部为圆台形,底部为蟾衣滑落口,所述蟾衣滑落口与蟾衣收集容器底部相距1.5~2cm。本发明无需人工随时守候,蟾衣完整率高,质量好。
专利申请日:2016年02月18日专利分类号:A61K35/65A61P37/04A61P7/10A61P35/00A61P1/16A61P25/20A61P11/00A61P31/12A61P29/00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53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