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什么是CVT?CVT的工作原理?

CVT的工作原理 CV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即无级变速器,是能在保持发动机的低油耗和低转速的同时连续无级改变速比的变速器。

什么是CVT?CVT的工作原理?

CVT技术目前只能用在小排量汽车上的,而各个汽车厂商针对CVT都有了不同的叫法,当然也会根据他们自己情况作出改动啦,比如本田就叫eCVT,而日产日产则称为Hyper CVT。

人们平时乖车时所关心的是油耗、动力以及车的驾驶性能。但是对发动机来说,油耗、动力、驾驶性能有其各自最佳转数范围。发动机的最佳运转试范围是扭矩曲线的峰值部分,通常也是指发动机的高速领域。但另一方面,油耗也是有其最佳 围的。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合理油耗驾驶"一词。当车在高速路上以时速 80km 行驶时并且发动机转速保持在 2500 转左右,半油门状态时,即维持了最小限度的马力又不浪费汽油的高效率发挥,此时发动机处於最佳运转状态。如果以此状态在一般路面上行驶的油耗也能令人满意,但是,对於装配了只有4、5档变速器的汽车来说,这是相当困难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使用CVT (无级变速器) 。CVT可以在维持最佳油耗下的发动机转速的同时实现无变档的连续变速。而且,CVT在提高发动机的转数达到发挥最佳功率的 围时,可以选择全功率状态下的行驶。普通车在倾斜路面上行驶,会发生3档时发动机转数过高,4档时马力不足的尴尬局面。而自动变速的车辆,变速箱会在3档4档之间往返,车子的变速处於不稳定的状态。安装了CVT的话,在保持发动机的最佳动力领域的同时可实现无级变速,使驾驶者能够真正享受轻松驾驶的感受。

只有在提高发动机动力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全动力的驾驶。例如在盘山路上,就会出现用3档发动机转数过高,用4档动力不足的现象。这就是使用自动变速器 (AT) 的车辆自动改变档位而处於不稳定的状态。CVT可以在保持发动机输出动力的整个范围内实现动力的无级传递,从而实现顺畅驾驶。

通常的自动变速器是有档变速,通过几个齿轮来决定变速比。CVT是通过改变2个滑轮的槽的宽度而实现变速比的无级次改变,从而可以按驾驶的状况得到最佳驱动力。通常这2个滑轮受到的力量非常大,以前只能用在小排量的车辆上。而现在,日产最先推出了可以用在2升排量的汽车上,这就是Hyper CVT。

通过改变2个滑轮的槽的宽度,使加在滑轮上的钢带的输入轴/输出轴的各直径间实现无级连续变化,按各种状况选择最佳的变速比行驶,就像带有变速器的自行车的齿轮变成无级变速齿轮一样。由於是无级变速,在换档时完全没有变速的冲击,行驶非常平稳。通常的4档AT轿车是将4个档的齿轮按行驶状态进行变速。而CVT是无级变速,所以不会出现上坡时档位在3档、4档之间来回变化的情况。这种无齿的变速器,实现了扭矩的零损失传递,可实现平稳有力的行驶,对於汽车工业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全电子控制提高了驾驶性能并同时降低了油耗。一般CVT的变速控制、油压控制、固定控制全部由电子控制,从而实现了按驾驶情况选择速比的最佳选择。

由於传统的CVT采用的是没有增大扭矩作用的电磁离合器,在起步时缺乏强有力的扭矩,所以起步加速性较差。Hyper CVT采用了液压变矩器,其增加扭矩的作用使起步加速性能有很大的提高。液压变矩器的超低扭力使传统CVT所不擅长的斜坡起步、倒车入库等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Hyper CVT它可以使车辆在完全没有自动变速器换档冲击的同时获得强有力的加速性,且比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减少 20% 的油耗,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由於CVT首次使用了能增大发动机扭矩的传动装置--液压变矩器,能使车辆强有力的起步,加速并平稳的行驶。即使在斜坡起步、超低速行驶,倒车入库和纵向停车时也能够获得和AT车辆同样的驾驶感受。

最后我们介绍一款比较经典的CVT,就是日产的Hyper CVT-M6,它采用了运动高扭矩的高强度钢带及高油压齿轮控制,是在世界上首款应用在2000cc级别车辆上的CVT。

Hyper CVT-M6的CVT的性能并加上随意换档的6档变速器。一般的手动变速器在减档时要首先回油门,接着踩下离合器,随后将档,踩油门的动作必须迅速。职业赛车选手可以做到。Hyper CVT-M6变速器和F1赛车使用的顺序变速器一样,只需将变速杆卡嚓移动一下就可以简单地完成变速工作。

Hyper CVT-M6的特性:

1. 完全没有自动档车辆换档时冲击的平稳行驶。 (由於是无级变速,在换档时完全没有变速的冲击。)

2. 与自动变速器车辆相比可降低 20% 的油耗。 (由於是无电子控制,使用最佳的变速比,在市区道路大幅度降低了耗油量。10-15种工况)

3. 由於使用了液压变速器,提高了加速性和超低速行驶性能。 (斜坡起步、超低速行驶和倒车入库时也能够获得和AT车辆同样的驾驶感受。)

4. 使用"Hyper CVT-M6"档变速器可以充分享受驾驶乐趣。 (与自动变速器的手动方式不同,使用"Hyper CVT-M6"6档变速器可以充分享受驾驶乐趣。)

汽车对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一种能量转换机构,它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

那么,它是怎样完成这个能量转换过程呢?也就是说它是怎样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呢?要完成这个能量转换必须经过进气,把可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引入气缸;然后将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压缩,压缩接近终点时点燃可燃混合气(或将柴油高压喷入气缸内形成可燃混合气并引燃);可燃混合气着火燃烧,膨胀推动活塞下行实现对外作功;最后排出燃烧后的废气。即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

把这四个过程叫做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工作循环不断地重复,就实现了能量转换,使发动机能够连续运转。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720°),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四次,称为四行程发动机。

而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一圈(360°),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两次,称为二行程发动机。下面介绍一下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一.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行程汽油机的运转是按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的顺序不断循环反复的。 (1) 进气行程 (图1-22) 由于曲轴的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这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

进气过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残存有上一循环未排净的废气,因此,气缸内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随着活塞下移,气缸内容积增大,压力减小,当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在气缸内产生真空吸力,空气经空气滤清器并与化油器供给的汽油混合成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向下运动到下止点。

在进气过程中,受空气滤清器、化油器、进气管道、进气门等阻力影响,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略低于大气压,约为0.075~0.09MPa,同时受到残余废气和高温机件加热的影响,温度达到370~400K。实际汽油机的进气门是在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打开,并且延迟到下止点之后关闭,以便吸入更多的可燃混合气。

(2) 压缩行程(图1-23) 曲轴继续旋转,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这时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气缸内成为封闭容积,可燃混合气受到压缩,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此时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主要随压缩比的大小而定,可燃混合气压力可达0.6~1.2MPa,温度可达600~700K。

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越高,则燃烧速度越快,发动机功率也越大。 但压缩比太高,容易引起爆燃。

所谓爆燃就是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可燃混合气在没有点燃的情况下自行燃烧,且火焰以高于正常燃烧数倍的速度向外传播,造成尖锐的敲缸声。会使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汽油消耗量增加以及机件损坏。

轻微爆燃是允许的,但强烈爆燃对发动机是很有害的,汽油机的压缩比一般为ε=6~10。 (3) 作功行程(图1-24) 作功行程包括燃烧过程和膨胀过程,在这一行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仍然保持关闭。

当活塞位于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即点火提前角)位置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使气缸内气体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最高压力可达3~5MPa,最高温度可达2200~2800K,高温高压气体膨胀,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功,除了用于维持发动机本身继续运转外,其余用于对外作功。随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降低,当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作功行程结束,气体压力降低到0.3~0.5MPa,气体温度降低到1300~1600K。

4) 排气行程(图1-25) 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后生成的废气必须从气缸中排出去以便进行下一个进气行程。当作功接近终了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靠废气的压力先进行自由排气,活塞到达下止点再向上止点运动时,继续把废气强制排出到大气中去,活塞越过上止点后,排气门关闭,排气行程结束。

实际汽油机的排气行程也是排气门提前打开,延迟关闭,以便排出更多的废气。由于燃烧室容积的存在,不可能将废气全部排出气缸。

受排气阻力的影响,排气终止时,气体压力仍高于大气压力,约为0.105~0.115MPa,温度约为900~1200K。 曲轴继续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又开始了下一个新的循环过程。

可见四行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期间活塞在上、下止点往复运动了四个行程,相应地曲轴旋转了两圈。 二.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行程柴油机和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相同,每一个工作循环同样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但由于柴油机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柴油与汽油有较大的差别,柴油粘度大,不易蒸发,自燃温度低,故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着火方式,燃烧过程以及气体温度压力的变化都和汽油机不同,下面主要分析一下柴油机和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的不同点。

四行程柴油机在进气行程中所不同的是柴油机吸入气缸的是纯空气而不是可燃混合气,在进气通道中没有化油器,进气阻力小,进气终了时气体压力略高于汽油机而气体温度略低于汽油机。进气终了时气体压力约为0.0785~0.0932MPa,气体温度约为300~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分为活塞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涡轮发动机.进气-压缩-喷油-燃烧-膨胀做功-排气.(1) 进气冲程 进入汽缸的工质是纯空气.由于柴油机进气系统阻力较小,进气终点压力pa= (0.85~0.95)p0,比汽油机高.进气终点温度Ta=300~340K,比汽油机低.(2) 压缩冲程 由于压缩的工质是纯空气,因此柴油机的压缩比比汽油机高(一般为ε=16~22).压缩终点的压力为3 000~5 000kPa,压缩终点的温度为750~1 000K,大大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约520K).(3) 做功冲程 当压缩冲程接近终了时,在高压油泵作用下,将柴油以10MPa左右的高压通过喷油器喷入汽缸燃烧室中,在很短的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立即自行发火燃烧.汽缸内气体的压力急速上升,最高达5 000~9 000kPa,最高温度达1 800~2 000K.由于柴油机是靠压缩自行着火燃烧,故称柴油机为压燃式发动机.(4) 排气冲程 柴油机的排气与汽油机基本相同,只是排气温度比汽油机低.一般Tr=700~900K.对于单缸发动机来说,其转速不均匀,发动机工作不平稳,振动大.这是因为四个冲程中只有一个冲程是做功的,其他三个冲程是消耗动力为做功做准备的冲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飞轮必须具有足够大的转动惯量,这样又会导致整个发动机质量和尺寸增加.采用多缸发动机可以弥补上述不足.现代汽车用多采用四缸、六缸和八缸发动机.。

发动机原理图

发动机工作,是由活塞做功是4个冲程,带动曲轴旋转,来完成的,如图(自己加标注的)

1.进气过程:

活塞下行(绕主轴顺时针旋转),进气阀门打开,将可燃混合气吸进气缸

(此时,排气阀门关闭,火花塞不工作)

2.压缩过程:

活塞上行,将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压缩,以提高可燃混合气的密度

(此时,进、排气阀门 均关闭,火花塞不工作)

3.做功过程:

火花塞突然工作,点燃已经经过压缩的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爆燃,推动活塞下行

(此时,进、排气阀门 均关闭,火花塞工作)

4.排气过程:

排气阀门打开,由于活塞上行,将废气从排气阀门排出

(此时,进气阀门关闭,火花塞不工作)

图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

(1)在做功冲程里,高温、高压的燃气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①∵P=Wt,∴发动机在1s内做功:W=Pt=120*103W*1s=1.2*105J,∵四缸总排量为2.0L,单缸排量:V=14*2.0L=0.5L,②∵发动机在1s内做功1.2*105J,发动机有四个缸同时工作,∴每个缸1s内做功:W=14*1.2*105J=3*104J,又∵转速为6000r/min,四冲程内燃机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做功一次,∴1s内做功50次,每个做功冲程做功:W′=150*3*104J=600J.(3)∵W′=pV,V=0.5L=0.5*10-3m3,∴燃气对活塞的压强:p=W′v=600J0.5*10-3m3=1.2*106Pa;故答案为:(1)内;机械;(2)①1.2*105;0.5;②600;(3)1.2*106.。

发动机原理?

一、基本理论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有两点需注意:

1. 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 同样也有外燃机。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所以,现代汽车不用蒸汽机。

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这些优点使得大部分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

二、燃烧是关键

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4冲程。(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在此不讨论,汽车画报曾做过介绍)

4冲程分别是: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完成这4个过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周期(2圈)。

理解4冲程

活塞,它由一个活塞杆和曲轴相联,过程如下:

1.活塞在顶部开始,进气阀打开,活塞往下运动,吸入油气混合气

2.活塞往顶部运动来压缩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更有威力。

3.当活塞到达顶部时,火花塞放出火花来点燃油气混合气,爆炸使得活塞再次向下运动。

4.活塞到达底部,排气阀打开,活塞往上运动,尾气从汽缸由排气管排出。

注意:内燃机最终产生的运动是转动的,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最终由曲轴转化为转动,这样才能驱动汽车轮胎。

三、汽缸数

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上面所描述的是单汽缸的运动过程,而实际应用中的发动机都是有多个汽缸的(4缸、6缸、8缸比较常见)。我们通常通过汽缸的排列方式对发动机分类:直列、V或水平对置(当然现在还有大众集团的W型,实际上是两个V组成)。见下图

直列4缸

V6

水平对置4缸

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得发动机在顺滑性、制造费用和外型上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配备在相应的汽车上。

四、排量

混合气的压缩和燃烧在燃烧室里进行,活塞往复运动,你可以看到燃烧室容积的变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就是排量,用升(L)或毫升(CC)来度量。汽车的排量一般在1.5L~4.0L之间。每缸排量0.5L,4缸的排量为2.0L,如果V型排列的6汽缸,那就是V6 3.0升。一般来说,排量表示发动机动力的大小。

所以增加汽缸数量或增加每个汽缸燃烧室的容积可以获得更多的动力。

五、发动机的其他部分

凸轮轴 控制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闭

火花塞 火花塞放出火花点燃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发生。火花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放出。

阀门 进气、出气阀分别在适当的时候打开来吸入油气混合气和排出尾气。在压缩和

燃烧时,这两个阀都是关闭的,来保证燃烧室的密封。

活塞环 在气缸壁和活塞中提出密封:

1.防止在压缩和燃烧时油气混合气和尾气泄漏进润滑油箱。

2.防止润滑油进入汽缸内燃烧。

大多“烧机油”的汽车就是因为发动机太旧:活塞环不再密封引起的(尾气管冒青烟)

活塞杆 连接活塞环和曲轴,使得活塞和曲轴维持各自的运动。

润滑油槽 包围着曲轴,里面有相当数量的油.

发动机工作原理

一.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汽油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

四冲程汽油机在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 吸气冲程(intake stroke) 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

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曲轴转动180°。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汽缸容积逐渐增大,汽缸内气体压力从pr逐渐降低到pa,汽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汽缸,并在汽缸内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由于进气系统存在阻力,进气终点 (图中a 点)汽缸内气体压力小于大气压力0 p ,即pa= (0.80~0.90) 0 p 。进入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温度,由于进气管、汽缸壁、活塞顶、气门和燃烧室壁等高温零件的加热以及与残余废气的混合而升高到340~400K。

(2) 压缩冲程(pression stroke) 压缩冲程时,进、排气门同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

活塞上移时,工作容积逐渐缩小,缸内混合气受压缩后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到达压缩终点时,其压力pc可达800~2 000kPa,温度达600~750K。在示功图上,压缩行程为曲线a~c。

(3) 做功冲程(power stroke) 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由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混合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汽缸内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迅速提高。燃烧最高压力pZ达3 000~6 000kPa,温度TZ达2 200~2 800K。

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随着活塞下移,汽缸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逐渐下降,到达 b 点时,其压力降至300~500kPa,温度降至1 200~1 500K。

在做功冲程,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曲轴转动180°。在示功图上,做功行程为曲线c-Z-b。

(4) 排气冲程(exhaust stroke) 排气冲程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排气门开启时,燃烧后的废气一方面在汽缸内外压差作用下向缸外排出,另一方面通过活塞的排挤作用向缸外排气。

由于排气系统的阻力作用,排气终点r 点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即pr=(1.05~1.20)p0。排气终点温度Tr=900~1100K。

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燃烧室中仍留有一定容积的废气无法排出,这部分废气叫残余废气。 二.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和汽油机一样,每个工作循环也是由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组成。

由于柴油机以柴油作燃料,与汽油相比,柴油自燃温度低、黏度大不易蒸发,因而柴油机采用压缩终点压燃着火,也叫压燃式点火,其工作过程及系统结构与汽油机有所不同. (1) 进气冲程 进入汽缸的工质是纯空气。由于柴油机进气系统阻力较小,进气终点压力pa= (0.85~0.95)p0,比汽油机高。

进气终点温度Ta=300~340K,比汽油机低。 (2) 压缩冲程 由于压缩的工质是纯空气,因此柴油机的压缩比比汽油机高(一般为ε=16~22)。

压缩终点的压力为3 000~5 000kPa,压缩终点的温度为750~1 000K,大大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约520K)。 (3) 做功冲程 当压缩冲程接近终了时,在高压油泵作用下,将柴油以10MPa左右的高压通过喷油器喷入汽缸燃烧室中,在很短的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立即自行发火燃烧。

汽缸内气体的压力急速上升,最高达5 000~9 000kPa,最高温度达1 800~2 000K。由于柴油机是靠压缩自行着火燃烧,故称柴油机为压燃式发动机。

(4) 排气冲程 柴油机的排气与汽油机基本相同,只是排气温度比汽油机低。一般Tr=700~900K。

对于单缸发动机来说,其转速不均匀,发动机工作不平稳,振动大。这是因为四个冲程中只有一个冲程是做功的,其他三个冲程是消耗动力为做功做准备的冲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飞轮必须具有足够大的转动惯量,这样又会导致整个发动机质量和尺寸增加。采用多缸发动机可以弥补上述不足。

7

〆青春的探戈你好

ujwkhetice6428422050

发动机,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把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把电能转化为机器能的称谓电动机)有时它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比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基本理论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有两点需注意: 1. 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 同样也有外燃机。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所以,现代汽车不用蒸汽机。 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这些优点使得大部分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 结构 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 一. 气缸体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气缸体——曲轴箱,也可称为气缸体。气缸体一般用灰铸铁铸成,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滑油道等。 气缸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根据气缸体与油底壳安装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把气缸体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 一般式气缸体其特点是油底壳安装平面和曲轴旋转中心在同一高度。这种气缸体的优点是机体高度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便于加工,曲轴拆装方便;但其缺点是刚度和强度较差 (2) 龙门式气缸体其特点是油底壳安装平面低于曲轴的旋转中心。它的优点是强度和刚度都好,能承受较大的机械负荷;但其缺点是工艺性较差,结构笨重,加工较困难。 (3) 隧道式气缸体这种形式的气缸体曲轴的主轴承孔为整体式,采用滚动轴承,主轴承孔较大,曲轴从气缸体后部装入。其优点是结构紧凑、刚度和强度好,但其缺点是加工精度要求高,工艺性较差,曲轴拆装不方便。 为了能够使气缸内表面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必须对气缸和气缸盖进行适当地冷却。冷却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水冷,另一种是风冷。水冷发动机的气缸周围和气缸盖中都加工有冷却水套,并且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相通,冷却水在水套内不断循环,带走部分热量,对气缸和气缸盖起冷却作用。 现代汽车上基本都采用水冷多缸发动机,对于多缸发动机,气缸的排列形式决定了发动机外型尺寸和结构特点,对发动机机体的刚度和强度也有影响,并关系到汽车的总体布置。按照气缸的排列方式不同,气缸体还可以分成单列式,V型和对置式三种。 (1) 直列式 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单列式气缸体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但发动机长度和高度较大。一般六缸以下发动机多采用单列式。例如捷达轿车、富康轿车、红旗轿车所使用的发动机均采用这种直列式气缸体。有的汽车为了降低发动机的高度,把发动机倾斜一个角度。 (2) V型 气缸排成两列,左右两列气缸中心线的夹角γ<180°,称为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与直列发动机相比,缩短了机体长度和高度,增加了气缸体的刚度,减轻了发动机的重量,但加大了发动机的宽度,且形状较复杂,加工困难,一般用于8缸以上的发动机,6缸发动机也有采用这种形式的气缸体。 (3) 对置式 气缸排成两列,左右两列气缸在同一水平面上,即左右两列气缸中心线的夹角 γ=180°,称为对置式。它的特点是高度小,总体布置方便,有利于风冷。这种气缸应用较少。 气缸直接镗在气缸体上叫做整体式气缸,整体式气缸强度和刚度都好,能承受较大的载荷,这种气缸对材料要求高,成本高。如果将气缸制造成单独的圆筒形零件(即气缸套),然后再装到气缸体内。这样,气缸套采用耐磨的优质材料制成,气缸体可用价格较低的一般材料制造,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气缸套可以从气缸体中取出,因而便于修理和更换,并可大大延长气缸体的使用寿命。气缸套有干式气缸套和湿式气缸套两种。 干式气缸套的特点是气缸套装入气缸体后,其外壁不直接与冷却水接触,而和气缸体的壁面直接接触,壁厚较薄,一般为1~3mm。它具有整体式气缸体的优点,强度和刚度都较好,但加工比较复杂,内、外表面都需要进行精加工,拆装不方便,散热不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5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