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本地有什么海鲜
1、土丁
土丁为蛆状动物,生活在干滩涂表层,群集而居,其做法是把洗净的泥土丁放大锅水内煮,拌些葱花,冷却后汤汁自然咬冻即成土丁冻,食阐时用筷子划成一块,银灰透明,入口不腻,清淡可口。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土丁,俗称泥钉、海丁、土条、土笋,又名海蛆、沙虫、海蚯蚓,是一种野生于沿海咸淡水交界滩涂上的环节软体蛆状动物,学名叫做“星虫”。
2、福建连江鲍鱼
福建省连江县地方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连江鲍鱼体肥壳艳、鲍肉细嫩、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丰富。活体连江鲍鱼鲍壳质地坚硬;软体部分比例高,肉质肥厚,呈黄白色,富有弹性;腹足吸附力强。
3、闽东大黄鱼
鱼体延长,侧扁,体长为体高的3.7~4.1.背、腹缘均呈广弧形。尾柄较细长,尾柄长为尾柄高的3.1~3.9。头侧扁,大而尖钝,眼中大,上侧位。
大黄鱼为我国特有的海水鱼类,可分为岱衢族、闽-粤东族和硇洲族的地方种群,分别分布于黄海南部和东海、福建至珠江口以东、珠江口以西至琼州海峡6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
4、白鳝
白鳝是鳗鱼的一种,学名鳗鲡,是一种降河性回游鱿类。在海里出生,而到江河里长大。其体形呈圆筒状,前身较,事身较细且侧扁,皮肤下埋没细鳞,表皮光滑,背部呈暗绿色,腹部白色,故广东人多称为“白鳝”,产于广东、福建、浙江等省沿海及江河。
5、福建漳港海蚌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漳港海蚌壳呈椭园形,面有轮线纹,有紫、黄、灰诸色,软钵,有心、肝、胃、肠等多种器官。
春夏之交产卵,系体外受精,小蚌以海藻为食,至三、四年的老蚌,有大至一斤的,色深紫,壳纹粗,浮游海面与海潮相映,能发光。
百度百科——土丁
百度百科——连江鲍鱼
百度百科——闽东大黄鱼
百度百科——白鳝
百度百科——漳港海蚌
苦螺是俗称,属骨螺科,学名疣荔枝螺,又称荔枝螺,原产地为广东珠海。浙江沿海地区叫"辣螺",厦门等地区叫"苦螺"。
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中医认为,辣螺壳可入药,主治颈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大等。
如偏方上写:荔枝螺壳煅灰,麻油调敷。或写:荔枝螺壳25克,夏枯草15克,泽漆10克,海藻15克,柴胡10克,水煎服。同科属药效相似的还有:疠敌荔枝螺Purpura gradata Jona。但到底能否有效,还有待现代医学的考证。
白灼苦螺
原料:苦螺 400g配料:姜片 盐 料酒 醋调料汁:酱油跟醋2.5:1蒜泥
制作步骤:
1. 苦螺洗净。
2. 然后把苦螺放水里泡30分钟。
3. 锅里放水和姜片,下苦螺。4. 加入适量的盐。
5. 加入料酒。
6. 加入少量醋煮10分钟。
7. 以蒜泥和酱油跟醋2.5:1调成汁。
8. 用牙签把苦螺肉挑出粘点蒜汁,太美味了。
其他做法如 苦螺汤、百利炖螺肉 等,均受闽南沿海一带居民及游客的喜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5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