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公司吉林省有几个分公司
牧原公司吉林省有六个分公司。据网络公开信息查询显示牧原公司吉林省有六个分公司,分别是:农安牧原、通榆牧原、双辽牧原、前郭牧原、大安牧原、双阳牧原。牧原集团始建于1992年,总部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主营业务生猪养殖,兼有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屠宰等业务协同主业发展。
■双辽·地方志 双辽市地处吉林省西部的东、西辽河汇流区,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吉林、内蒙古、辽宁交界处,松辽平原与科尔沁草原接壤带,是吉林省西南部门户城市。 双辽市历史悠久,1902年设辽源州,1913年变更为辽源县,1940年与东部的双山县合并,始称双辽县。双辽县政府所在地郑家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21年奉系军阀吴俊升由洮辽镇守使升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在郑家屯设行辕,建有大帅府。少帅张学良与原配夫人于凤至在郑家屯缔结良缘。1945年后,中共西满分局以及辽北省委、辽西省委先后在郑家屯成立。李富春、陶铸、黄克诚、吕正操、阎宝航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双辽战斗和工作过。解放后,郑家屯成为沈阳军区16个重点设防城市之一,于199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现辖6个街道、13个乡镇,总人口40余万人。·数字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5.2亿元,同比增长21.2%;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3533万元,同比增长9.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415万元,同比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2亿元,同比增长35.4%;工业总产值完成165.8亿元,同比增长5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00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00元,同比增长20%。 到2015年,双辽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60亿元,年均增长23.6%;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3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1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万元,年均增长2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年均增长15.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54:3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增长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城镇化:城市建设是重大课题 近年来,双辽市城市建设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的方针,城镇化水平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双辽市城管大队今年共组织了20余次集体整治行动,取缔店外店、马路工厂、马路仓库共51家,没收灯箱37个,下达牌匾整改通知书218份,拆除不规范牌匾21块,清理门市橱窗小广告315张,排查和维护马路井盖41处。 同时,还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清理喷涂小广告、乱写乱画378处。上半年,对各类违章建筑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60余份,现已停建39户,共2000余平方米。依法强制性拆除7户,共520平方米。在全市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双辽市针对市区卫生死角和越冬残存垃圾及城乡结合部垃圾进行了突击清除。对机关、企事业单位、临街的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上半年累积垃圾外运7万吨。 今年上半年,双辽市培育5万株优质花卉幼苗,引进了多种花草种子,为下一步市区彩化奠定了基础。3月中旬对辽河路、郑兴街、新市街等街路进行树木补植,共补植乔木300株。4月上旬补植白市街珍珠1.5万株,新市街水腊1万株,迎春街水腊5000株,共补植灌木3万株。4月中旬种植辽河路草坪1万平方米,东春路草坪1269平方米,使残破的绿岛整齐划一,打造了5000平方米的嘉宇馨苑绿化广场,在市区和公园完成了各色花草的栽植任务,双辽市提前迈入了五彩缤纷的夏季。 今年,有6个小区列入了双辽市的棚改项目,截至6月末,已完成拆迁3.34万平方米,拆迁户数664户。双辽结合今年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双辽市2011年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实施方案》,还对租赁补贴发放标准进行了提高,低保家庭每月每户125元,低收入家庭每月每户95元,发放全年。 今年,双辽市共分配廉租住房92套,4156.66平方米,剩余的72套廉租住房将在年末进行二次抽签分配。双辽市现有廉租住房建设项目两个,其中的双廉阳光新居建筑面积4.35万平方米,将建成廉租住房927套,总投资5445万元,中央和省补助资金2610万元已全部到位,工程现正在拆迁阶段,已拨付建楼款900万元;吉运花园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将建成廉租住房208套,总投资1501万元,现正处于项目审批和批复阶段。工业化:项目是未来的发展中心 “什么都能等,但项目不能等。未来双辽的发展将会以项目为中心。”张志勇介绍说,几年来,双辽市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围绕建设电力能源、玻璃建材、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基地”目标,重点引进了一批高科技工业项目,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增添了发展后劲。总投资29.9亿元的双辽电厂二期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投资10亿元;计划投资20亿元、装机20万千瓦的华能四平鑫丰兴隆和向阳风电项目,已完成投资10亿元,并网发电10万千瓦;计划投资20亿元、装机20万千瓦的华电集团那木风电项目正在紧张建设,已完成投资4亿元;计划投资35亿元、总装机35万千瓦的神华集团国华茂林风电项目,计划投资3.5亿元的悦然饮业、计划投资3.1亿元的郑家屯酒业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今年,双辽市继续强化项目建设,保持投资拉动的强劲态势,不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双辽电厂二期工程今年预计完成投资11亿元,风电项目力争完成并网发电100万千瓦;悦然饮业、郑家屯酒业、吉利轴承二期等超亿元项目要投产达效;年加工3亿只酒瓶、年产200万平方米新型墙体板、年加工30万吨大豆生产线和吉利轴承三期,神华集团国华茂林风电一、二期等一批超亿元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双辽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确保北京普华亿能秀水风电一、二期等一批超亿元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促进年加工11万吨铬铁、年加工100万吨电石和华电那木风电二、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早日落户双辽。 双辽市紧紧依托区域内的风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推进电力能源基地建设,使大唐、华能、神华等大企业、大集团的风力项目相继落户,让风电产业成为带动双辽绿色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十二五”开局之年,双辽又相继引来莲花山、华电那木、北京普华亿能秀水、国电井岗4个风电场项目。 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双辽市已经谋划了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35个,总投资79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16个,总投资606.5亿元。据统计,2010年,双辽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164亿元,同比增长50.9%;工业增加值完成41.5亿元,同比增长35%;工业利润实现10.4亿元,同比增长50.7%。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56.5%。农业现代化:发展适应性农业 通过实施沿坨种花生、沿河种水稻、沿路种瓜菜的农业总体构想,狠抓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适应性农业,最终推动了双辽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双辽充分利用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建立以“种植业-养殖业-沼气(能源)-种植业”为一体的小型农业循环产业链,解决农村家庭生活及照明的能源问题,促进种养业的发展,最终达到“粮多、畜多、钱多、资源消耗少”的目的。 双辽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在“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的要求和“突出特色、规划先行,注重规模、相对集中”的思路引导下,双辽全市有280.36万亩耕地,粮食作物在230万亩以上,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全市粮食生产达到了22.5亿斤,创历史最高。 同时,双辽市还培育壮大花生、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大发展。双辽市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此外,积极探索建立有效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村有限的土地,在农民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依法、有偿、合理地进行流转,使土地的合理流转与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延伸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双辽市农技部门通过加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积极研究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丰产栽培技术,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通过信息平台建设,使市、乡两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不断拓展和更新信息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5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