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蚯蚓怎么养殖
水蚯蚓
又名红丝虫、赤线虫,属环节动物中水生寡毛类,体色鲜红或青灰色。它们多生活在江河流域的岸边或河底的污泥中,密集与污泥表层,一端固定在污泥中,一端伸出污泥在水中颤动,一遇到惊动,立刻缩回污泥中。水蚯蚓的营养价值极高,投喂前要在清水中反复漂洗,它是金鱼和锦鲤非常爱吃的饵料,也是鳗苗、幼鳖的主要饵料。上海的黄浦江在河水退潮后,岸边的污泥中生有大量水蚯蚓,每年的春秋季节都会有人大量捕捞。可以食用。
建培养基
培养基的原材料可选用富含有机质的污泥(如鱼塘淤泥、稻田肥泥、污水沟边的黑泥等)、疏松剂(如甘蔗渣等)和有机粪肥(如牛粪、鸡粪等)三类物质。先在池底铺垫一层甘蔗渣或其他疏松剂,用量是每平方米2~3千克。随即铺上一层污泥,使总厚度达到每平方米10~12厘米,加水淹没基面,浸泡2~3天后施牛、鸡、猪粪,每平方米10千克左右;接种前再在表面敷一层厚度3~5厘米的污泥,同时在泥面上薄敷一层发酵处理的麸皮与米糠、玉米粉等的混合饲料,每平方米撒150~250克;最后加水,使培养基面上有3~5厘米深的水层,新建池的培养基一般可连续使用2~3年,此后则应更新。
饲养水蚯蚓的方法是什么
孔雀鱼因其容易饲养,美观多样,而且繁殖能力也强,而深受养鱼爱好者的喜爱。养殖孔雀鱼也成为一个热门养殖行业,那么养殖孔雀鱼时,它们喜欢吃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孔雀鱼吃什么?
1.人工饲料
人工饲料种类很多,大致分为薄片饲料、冷冻饲料、颗粒饲料。这些饲料是属于最容易取得也最容易喂食的饲料,此外还有专门为孔雀鱼开发的饲料,也应该是大部分孔雀鱼饲主当作主食的选择,营养成份也相当完整。
2.活饵
活饵营养价值,远胜过人工处理过的饲料,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安全性的问题。而喂给孔雀鱼的活饵一般为水蚤、丝蚯蚓、丰年虾等等。
孔雀鱼活饵的介绍
水蚤:水蚤是驼形线虫的中间宿主,一旦被驼形线虫寄生的话就会很麻烦,所以一定要注意刚从野外采集回来的水蚤最好不要直接拿去喂鱼。野外采集到的水蚤,由于细菌量较高,如果贸然进入鱼缸中,也许会感染温室里孔雀鱼。另外。剑水蚤由于有坚硬的外壳,不适合作为活饵喂食。
丝蚯蚓:丝蚯蚓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在鱼缸中可以生存很久,可让你的孔雀鱼不停的进食,快速成长,又可以当作药饵,一些水族馆最常用的活饵。所以丝蚯蚓算得上是完美的饲料,但是由于丝蚯蚓的来源都是从野外采集回来,依然会带有寄生虫的虫卵,所以虽然某些水族馆会先杀菌处理,但也不可百分百保证,因此大家要注意。
孔雀鱼的喂养方法
1.孔雀鱼的食物主要有人工配制的小型鱼鱼饵饲料,一般有颗粒饲料、薄片饲料等。
2.饲料便宜,营养一般,没有活食的营养丰富,但有些干饵料中混入了抗病菌的药品,对鱼的健康成长很有促进作用。但饵料不要过多,容易造成水质浑浊。
3.长期喂食干饵料,鱼的生长速度会很慢,所以需要用活饵来调剂,活饵的营养成分就要高于人工饵料很多倍,但是一定要做好杀菌工作。
4.活饵料虽好,但一定要注重活饵的健康,喂食的安全性。不要买回来,就直接喂给孔雀鱼,因为活饵是很多寄生虫的载体,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处理,孔雀鱼吃下这些带有寄生虫的活饵后,就会患有各种寄生虫病,身体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
幼年孔雀鱼吃什么
1.将煮熟的鸡蛋黄,用细纱布包好,在水中用手轻捻并略加抖动,使蛋黄慢慢渗出,供鱼苗食用。注意一天两次,量要小以免污染水质,导致小鱼苗死亡。
2.当小鱼苗能游到水面时开始喂小鱼虫(水虱)。小鱼虫是从捞来的鱼虫用纱布或塑料网筛滤出来的小虫。待长到一两厘米长时就可以喂一般鱼虫了。
3.冰冻丰年虾,化冻后稍为研碎后喂。
4.人工干饵料稍加研碎后喂。
5.干红虫研碎再喂。
读完这篇文章,想必大家对孔雀鱼的食物有所了解了。民以食为天,孔雀鱼也一样,只有吃好了,才能健健康康长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注意孔雀鱼的饮食哦。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开发利用水蚯蚓作为动物蛋白饲料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它的活饵料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养殖工作者所认识。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水蚯蚓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水蚯蚓的方法
1、选田与培田:选择水源方便、交通便利、通风向阳的水田或肥沃土壤,面积3-5亩为宜。一般的水田不必改造,只要做到田埂不漏水,雨天不被冲垮即可。要求进行田间平整,清沟,做田间工作路,按每小块0.5亩左右划分成标准生产小块,蚓田内沿田埂边缘和标准块周围开挖30㎝深环形沟,并按进、出水口设定5%的坡度,以便蚓田中的水能排放干净又能保障蚓田土壤适当的溼度。要注意的是蚓田内培养基要耙平,不使蚓田沟内出现没有水回圈的死角。
2、引种与接种: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引种接种,但以春夏接种为好。水蚯蚓的种源在全国各地都不缺乏,城镇近郊的排污沟、畜禽饲养场及屠宰场的废水坑及皮革厂、糖厂、食品厂排放废物的污水沟等处,天然水蚯蚓比较丰富,可就近采种。采种蚓可连同污泥、废渣一起运回,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蚓卵,运回后应立即接种。具体做法是:接种前切断进水和出水,培养基表面保持2-3㎝的水,然后将采回的蚓种均匀洒在培养基表面,按0.5㎏/㎡接种,约1小时后水蚯蚓钻入泥中,然后让培养基表层水自然风干即可。
3、饵料与投饲:水蚯蚓主要取食泥中的有机腐屑,特别爱吃具有甜酸味的饵料。畜禽粪、生活污水、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是它们的主要饵料源。一般选择来源广泛的猪粪,猪粪可以不经过发酵工序而直接投喂水蚯蚓,因为经过发酵的粪肥中的许多营养物质被转化成水和无机盐,水蚯蚓没有利用这些无机盐作为营养源,因而长势弱,生产成本也高。但是,发酵的粪肥也有其有利的一面,生产出的水蚯蚓有害细菌和寄生虫卵等较少,蚓田的异味小。生产者可综合考虑选择自己需要的生产方式。
投饲是养殖环节中较重要的一环,少量多次有助于获得高产。在生产高峰期,每天投喂一次,每次按猪粪100-150㎏/亩投喂,兑水搅成糊状全池泼洒。投饲需遵循气温高多投,气温低少投的原则,还要根据预期产量来调节投饵量。日常管理应密切注意蚓田内剩余饵料的多少,切不可盲目多投来获得高产,蚓田内有机质积累太多反而会因发酵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抑制水蚯蚓的生长和繁殖,严重影响产量。
4、擂田:擂田是日常管理中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每隔15天将田内的培养基仔细翻动一次。具体做法是用“丁”形耙将蚓田内的培养基搅动,并有意识地把青苔、杂草等翻入泥中或将杂草拔除。擂田的作用,一是可以防止培养基板结,二是能将水蚯蚓的代谢废物和粪肥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驱除,三是能有效地抑制浮萍、杂草的繁生。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可以减少擂田次数。
5、采收与提纯:水蚯蚓的繁殖能力极强,孵出的幼蚓到第30天后便进入繁殖高峰期,一生能产100-400万个卵。但水蚯蚓的寿命不长,一般只有80天左右,少数能活到120天。因此及时采收也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首次采收在接种后25天,以后每15天采收一次,在早上天微亮时用聚乙稀网片做成的小抄网舀取田中蚓团。每次的采收量以捞光培养基面的蚓团为准,这样的采收既不影响其群体繁殖力,也不因采收不及时导致蚓体衰老死亡而降低产量。采收完后施粪肥,再进行擂田。
为了提纯水蚯蚓,可把带泥的水蚯蚓倒入滤布中在水中淘洗,除去大部分泥沙后再倒入大盆内摊平,使其厚度不超过10厘米,表面铺上一块纱布,淹水2-3厘米,在弱光下约过1-2小时后,水蚯蚓会从纱布眼里钻出来,然后提起纱布四角,即可得到与泥沙完全分离的纯净水蚯蚓。此法重复2-3次,把残渣里的水蚯蚓提出来,然后把剩下的残渣倒回蚓田中。
6、暂养与运输:暂养池为条形,混凝土结构。宽1米左右,长5-10米,高0.2米。按池面10-20㎏/㎡暂养,保持10Cm/S的水流,每天用“丁”型齿耙翻动4-5次,防底层污物淤积和蚓体缺氧死亡。
短途运输可用盆等容器装水蚯蚓5-10厘米厚,运输时间以不超过3小时为宜。长途运输时,可用充氧包装:每袋装水蚯蚓不超过10千克,以水蚯蚓与水3:1的比例混装,充足氧气;气温高时还需加适量冰在包装隔层内,确保安全运抵目的地。在运输途中要不断充氧,可以保证水蚯蚓不因缺氧死亡。
水蚯蚓高产养殖技术
一、建池。水蚯蚓养殖池应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如城郊生活污水沟旁的零星空地,小溪、河流旁,鱼场的渗漏水集散地等。蚓池宜建成长lO-30m,宽1-1.2m,深0.2-0.25m的长条形,也可建成曲流形、环流形等形状。池底最好铺上石板或铺上“三合土”硬底池可不处理。设进、出水口,且各水口要安装好防逃设施。
二、培养基。培养基的底料可选用富含有机质的污泥,如鱼池底部的淤泥、污水沟边的黑泥等,并掺进适量的疏松物如甘蔗渣等、有机物牛粪等。往蚓池装填培养基的程式是:先在池底铺垫一层甘蔗渣或其他富含糖分的纤维物,每㎡用量为2-3kg,随即铺上一层污泥,使总厚度达到lO-12cm,加水淹没基面浸泡,2-3天后施基肥,每㎡用猪、牛、鸡粪共lOkg。接蚓种前再在表面铺一层厚约3-5cm的污泥,撒上一层经发酵处理的麸皮、米糠、玉米粉等混合饲料,每㎡用量为150-250g,最后加水,使培养基面上有2-5cm的水层。这时就可引来水蚯蚓种进行接种了。
三、引种与接种。水蚯蚓的种源可在排污沟、臭水沟、废水坑等处获得。注意弓1种时捞目的水蚯蚓不必淘洗得很干净,可连同部分泥、渣一起运回。接种工作就是把采运回来的蚯蚓种均匀地撒在蚓池的培养基面上。
四、饲料与饲养管理。
1、饲料及其投喂。水蚯蚓特别爱吃具有甜酸味的饲料。实践表明,牛粪、鸡粪、猪粪、麸皮、次粉、玉米粉、米糠、糖糟等饲料效果较好。为了提高饲料和肥料的利用率,所投喂的粪肥、饲料均应充分腐熟、发酵。若让它们在蚓池内发酵腐熟,则所产生的热量足以使卵茧和稚、幼蚓被“烧死”,不利于稳产高产。投饲量可根据饲料系数与各个月的水蚯蚓产量估算出该月的投饲总量。投喂时用手把饲料均匀撒在培养基面上,投饵前不要忘了关闭进水口。
2、擂池。这是饲养管理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经常性生产环节。方法是用“T”形木耙逐池将培养基全面擂动,以改善水蚯蚓的生活环境。在生产旺季每隔3-4天就要擂池1次,其他季节可延长为7-15天1次。擂池一是能防止培养基板结;二是能有效地抑制青苔、浮萍等生长;三是能经常保持基面平整,有利于水流平稳畅通。
3、防除敌害。鱼类泥鳅、黄鳝、蛙类、鸟类、家鸭等喜食水蚯蚓,螺、蚌等也与水蚯蚓争食饲料和肥料;浮萍、青苔、杂草等则会大量消耗培养基的养分。这些都是人工养殖水蚯蚓的敌害,皆在防除之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6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