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海参要从三个地方考虑
1、看产地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条淮河,就让南方酸甜可口的橘子变成了北方晦涩难咽的枳。这也充分说明了产地的重要性。很多朋友在购参的时候,商家都说,最好的海参是大连·獐子岛,山东·长岛,其次便宜点的就是“福建养殖的”“山东养殖的”,而且行业内也都默认北方神的质量要好于南方参,大连参的质量好于山东参。山东参叫“鲁参”,产地在青岛,烟台,威海,这三地主要以养殖海参为主,山东烹饪海参的历史极长,“葱烧海参”就是鲁菜中最为著名的一道菜。福建参就是南方养殖海参,福建本地是不产海参的,所以一般他们会从山东买来海参苗,回到福建饲养,但是大面积养殖海参肯定会造成水质污染,而海参又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所以养殖户就给海参从小喂养激素抗生素类的药物,防止海参生病,死亡。这也是为什么养殖海参不能吃的原因。
2、看参龄辽刺参的主产地就是大连,这里简称“辽参”,明代时《本草从新》早就指出:“海参,产辽海者良。”辽参因环境及气候原因生长缓慢,大约4-5年才能长成,因而肉质肥厚饱满,营养富集。山东参:由于山东水温高于大连,所以海参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一般2-3年即可长成,因而肉质相对薄一些,由于时间稍短,营养价值也稍低。福建参:一般人工喂养+激素半年的时间,海参就可以捕捞了,但是根本没有营养价值可言。
3、是否野生?大连海参:养殖较少,野生产地:獐子岛,海洋岛山东海参:养殖较多,野生产地:长岛福建海参:全部养殖,无野生
当前,栉孔扇贝的养殖主要的技术措施如下:
1、选择适宜的养殖海区
养殖海区流大、水深、浮泥少、饵料丰富,并能避开台风的内湾,扇贝生长快,成活率高,海湾扇贝养殖海区要求水温高(最高水温28-30℃),虾夷扇贝水温低(最高水温?23℃)。而水浅、软泥底质、风浪大的海区不适宜养殖扇贝。
2及时分苗与倒笼
扇贝一年有两个适温生长期,栉孔扇贝苗养副成贝要经过三个适温生长期,所以生产上要抓紧时间,在当年8月底以前分苗,这样到年底贝苗壳高可达到2-3cm,翌年4月倒笼养成时要将大小苗分开,大苗到年底10 -11月就可收获;小苗要到第三年春季4-5月才能收获。海湾扇贝快速生长期是7-9月,所以要求7月中旬以前必须进养成笼.11月中、下旬可收获。
另外,倒笼时间早晚对扇贝生长也有很大影响,一般翌年春季水温回升至5℃左右时,应及时倒笼。如果能在4月中旬前后完成倒笼工作,则能使扇贝充分利用当年两个适温生长期,长成壳高6 - 7cm的规格。山东省长岛县用相同规格的贝苗(壳高3cm)进行不同时问倒笼养成的试验。结果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倒笼越早越好。
3、及时调节养殖水层
冬季(水温低于5℃)和夏季(水温高于25℃)将扇贝沉到中下层海水中养殖,使其安全越冬与度夏;春季和秋季(水温10-23℃)将扇贝上升到2-3m水层进行养殖,这两个季节由于上层水温适宜、饵料丰富,有利于扇贝的生长。海湾扇贝在架子安全的情况下,水层可提得高些,一一般1m左右;虾夷扇贝7-9月度夏时应将水层下降到5-6m以下。
4、合理密养与横流下架
笼养栉孔扇贝、海湾扇贝每层40个左右,虾夷扇贝每层8-10个,后期4-6个,每10层为一笼;穿耳吊养把养成绳延长至2-3m,串距为0.5rn左右,合理密养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过去扇贝采用顺流下架挂养,笼内水环境不好,采用横流下架,增加了笼内的流水量,有利于改善水质,增加饵料,加快生长速度。
5、及时清除附着生物
扇贝养殖中附着生物大量附着,造成水流不畅,饵料减少,严重地影响了扇巩的生长与存活。清除附着生物的方法有:夏季7、8月附着生物繁殖高峰时要沉筏,避开附着水层;及时刷笼、倒笼,每1-2个月要洗刷网笼一次,每年的4月、8月各倒笼一次,倒笼能够彻底清除附着生物;用火烧网笼外壁的附着生物(对海鞘类效果明显),或用高压水枪冲掉附着生物。
6、实行贝藻间养、轮养和贝贝套养
生产中可以采用顺流下筏,筏下3-5m垂养扇贝,筏间平养海带。它们的代谢产物互为有利,所以能提高它们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中也可采用上层养贻贝或牡蛎,中层养扇贝,实行贝贝套养,立体利用水面,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海湾扇贝可与海带轮养(图1 -34),海带6月收割后,海湾扇贝可暂养贝苗,7月贝苗分笼养成,10月海带下海养苗(只占用10%的养殖海区),11月海湾扇贝可以收获,收获后海带可分苗养成,这样可使养殖海区利用率倍增。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6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