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手机的创新原理

1、屏下指纹

手机的创新原理

屏下指纹并不是今年才出现,但是今年才真正流行。去年只是出现,却很少有手机用上,所以将这项技术归为今年。

全面屏改变了手机的众多方面,其中就包括解锁,在正面无法放下指纹模块的情况下,背部指纹不仅影响背部的整体美观而且体验上也没有正面好,所以屏幕指纹在高呼声中应用而生。

.

vivo是首款发布屏幕指纹的厂商,随后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逐渐普及开来。屏幕指纹原理是根据OLED屏幕自发光和超薄特性,使光线穿透盖板照射指纹,然后指纹反射光线穿透屏幕返回传感器进行识别,从而实现解锁。

相信随着成本的逐渐降低,明年很多千元机上也会搭载屏幕指纹这项技术。

2、3D TOF超感应技术

3D TOF和屏幕指纹有着类似的公用:解锁。不同的是,屏幕指纹用的是指纹,而3D TOF用的是脸,但是3D TOF的未来应用场景又不局限于手机解锁,像影像、人机交互、AR、游戏等。

3D TOF超感应技术与3D结构光、双目立体成像是目前行业内主要的3种3D机器视觉方案,是通过给目标连续发送光脉冲,然后用传感器接收从物体返回的光,通过探测光脉冲的飞行(往返)时间来得到目标物距离。

.

相较3D结构光,3D TOF超感应技术具备有效深度信息高、工作距离远、结构布局灵活、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

3D TOF超感应技术的有效深度信息高达30万,为结构光技术的10倍,而且工作距离可达3米,这使得应用场景进一步被拓宽,诸如3D试衣、3D拍照、MR体感游戏等远距离应用场景得以实现。

3、人脸支付

从一开始的输密码支付到后来的指纹支付,今年支付领域终于迎来刷脸支付,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OPPO、华为等品牌手机上实现。

OPPO的人脸支付是通过搭载OPPO Facekey 3D结构光技术,将15000道不可见光为用户构建完整的3D面部信息,在支付、解锁等使用场景中达到了高达百万分之一的安全级别,是指纹识别的20倍,用户面部数据获取只需0.03秒,算法速度也达到了0.1秒。

当录入完面部信息后,在支付时就无需输入密码,让手机读取面部信息即可。

4、手持超级夜景

android基于Linux内核,很多系统也都基于Linux内核。但是android的特别之处除了开发上的特点以外,还有一个就是程序在运行时的行为和以往我接触到的程序运行机制有很大不同。在传统PC机或者其他一些手机上,用户对应用程序有绝对的掌控权,在应用程序的系统菜单上选择“退出”或者“关闭”之类的选项会直接杀死进程,而在android系统中不是这样的。在android中,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并不是由应用程序自身直接控制的,而是由系统,当系统需要释放内存来运行新进程或者保证某些后台进程和前端进程顺利执行的时候才会释放相应应用程序的资源,这个释放过程有一个重要性的层次。

android中进程的层次如下(重要性由高到低):

1、前端进程。顾名思义,前端进程就是目前显示在屏幕上和用户交互的进程,在系统中前端进程数量很少,而这种进程是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最大,只有系统的内存稀少到不足以维持和用户的基本交互时才会销毁前端进程。因此这种进程重要性是最高的。

2、可见进程。可见进程也拥有一个可视化的界面,只是目前不是最上层界面(最上层界面在前端进程里面),可见进程一般调用了onPause(),可见进程比前端进程重要性低,但是在交互方面影响还是很大,因为用户可能随时切换过去,所以系统不会轻易销毁它。

3、服务进程。一个服务进程就是一个Service,它调用了startService,就是UNIX中说的守护进程,对用户不可见,但是保证了一些重要的事件被监听或者维持着某些状态,比如网络数据传输、后台音乐播放,这类进程在内存不足且为了保证前端交互的顺利进行的时候被销毁。

4、后台进程。这里叫后台进程可能会和一般意义上的后台进程混淆,要说明的是,android里的后台进程是调用了onStop()的,可以理解成用户暂时没有和这个进程交互的愿望,所以这里后台进程有点“待销毁”的意思。

5、空进程。这是一种系统缓存机制,其实就是个进程的外壳,当有新进程创建的时候,这个空进程可以加快进程创建速度,当系统内存不足的时候,首先销毁空进程。

android中进程重要性层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7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