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有什么特色景点?
最有特色的
那就是阳元山和阴元山。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韶关市境内,面积290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1988年以来,丹霞山分别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距仁化县城9公里,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其余三座名山是罗浮山、四樵山、鼎湖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海拔408米,不算高,但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直指蓝天,无数奇岩美洞,隐藏于山中,景色相当奇丽。因而,有人曾说过这样过誉的话:"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 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丹霞山风景区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68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参差,错落有序;山间高峡幽谷,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锦江秀水纵贯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树婆娑,满江风物,一脉柔情。丹霞山风景区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景区有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阳元山和阴元山,中层景区以别传寺为主要景点,从这里到通天峡,两旁岩石像合掌一般,游人必须小心翼翼,手扶铁索,碎步而上。下层景区主要有锦岩洞天胜景。在天然岩洞内有观音殿,大雄宝殿,在洞中,还可看到马尾泉,鲤鱼跳龙门等风。这里有一块很著名的"龙鳞片石",随四季的更换而变换颜色。下层景区要钻隧道、穿石隙,较为刺激。丹霞山下有一条清澈的锦江,环绕于峰林之间,游客可乘舟漫游,欣赏沿江两岸景色和摩崖石刻。
丹霞地貌旅游景点
国内6大丹霞地貌景点
甘肃张掖
甘肃张掖的丹霞地貌非常有名,面积大分布广,造型奇特、色彩艳丽。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一块瑰宝,层理交错,深浅渐变,虽然是以红色以及橘色为主,但是还有黄、橙、灰、绿、白等各种颜色,一条条一带带,洒落在错落有致的岩石上,仿佛泛起了彩色的波浪。
陕西靖边波浪谷景区
这里的丹霞地貌又与甘肃张掖非常的不一样,它是以波浪式的龙洲丹霞地貌著称。这里也是《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的取景地,看过这部电视剧的朋友对这里应该是不陌生的,在这里感受到的除了震撼,还有那种历史流过的痕迹,它的形成经过了数万年的风、水和时间的雕琢,那鬼斧神工的线条感仿佛置身梵高的画作。
广东韶关丹霞山
作为广东四大名山之首的丹霞山,除了阴阳原石很有名,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每一处都形象逼真,这里还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第一名,这里的丹霞地貌没有那种大面积广阔的手笔,而是具有险峻的特点。
兰州苦水丹霞
位于兰州永登县的苦水丹霞还未被开发,几乎没有游客,丹霞地貌保存得非常完整,这里的丹霞地貌绵延数百里,以褐红色为主,仿佛一座熊熊燃烧的火焰山又像是一条卧伏的火龙,非常壮阔,那种色彩感觉就像是一幅美丽的油画。
广西铜石岭
这里是全世界唯一一处将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融于一体的自然奇观。景区内也是奇石耸立,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蟒蛇,喜欢观赏石头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地方。
浙江江郎山
江郎山被誉为是神州丹霞第一峰,还有一条高312米,长298米,宽3米的最长一线天,山行主体是三块巨石状的山峰,呈“川”字排列,就像三根巨大无比的石笋直入云霄,令人惊叹。这里除了欣赏丹霞风貌,还是一座文化名山。
丹霞地貌旅游景点有广东丹霞山、张掖丹霞、武夷山等等。
1、广东丹霞山
坐落于广东韶关仁化县,是全球“丹霞地貌”取名地,是广东省面积较大、风景最美丽的、以丹霞地貌园林景观为主导的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由680许多顶平、身陡、麓缓的鲜红色沙砾岩层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是全世界生长发育最典型性、种类最齐备、造型设计最丰富多彩的丹霞地貌集中化主产区。
2、张掖丹霞
坐落于甘肃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距兰州市547km,是古时候河套平原四郡之一,古称“甘州”,所在位置保险的好处,正所谓“不望柴达木盆地上雪,错把张掖市当江南地区”:西接酒泉、嘉峪关,东邻武威,与武威合称“金张掖,银武威”,往北抵达巴丹吉林沙漠入内蒙古,往南翻过柴达木盆地能致青海省。它不但具备一般丹霞地貌的奇、险,并且更美丽的取决于色。
3、武夷山
坐落于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是三教名山大川,被称作福建省第一名山,我国5A级旅游景点,也是世界文化与世界自然遗产双向遗产地,曾被《孤星旅游指南》获评“全世界十大最幸福快乐地区”之一。
丹霞地貌的形成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皱,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第二阶段: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汇集,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第三阶段:崩积物在流水等外力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堆,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第四阶段:山崖表面的岩石崩塌后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了石峰、石墙等地貌。再加上流水等外力的侵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丹霞地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东丹霞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0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