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车为什么不用到火花塞?
一、因为柴油机是直接把空气和油的混合气体压缩到燃点,自动着火,称之为压燃式。不用外来的火花来点燃,所以不用火花塞。而汽油机的压缩比没有柴油机的压缩比高,需要点火才能使汽缸里的气体着火。
二、柴油燃烧速度慢,稳定,所以采用高压缩比,压缩过程中空气温度会上升,柴油喷入时即燃烧,叫压缩点燃。汽油燃烧速度快,和稳定,所以不能采用压燃,采用火花塞在适当时间击穿空气点燃油气混合物的点燃式。
汽车柴油发动机不用火花塞?
柴油车的火花塞还是叫火花塞。
汽车火花塞(sparkplug),俗称火咀,它的作用是把高压导线(火嘴线)送来的脉冲高压电放电,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空气,产生电火花以此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体。该产品分为标准型火花塞、绝缘体突出型火花塞等。
产品作用
凡是汽油发动机上都有火花塞,一缸一个,个别的高速汽油发动机每缸还装有2个火花塞。火花塞虽然是一只小零件,但它却极其重要,没有它发动机会动弹不得。凡是经常开车的人都会很熟悉这个玩意儿。
火花塞的作用是把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1万伏特以上)引入发动机气缸,在火花塞电极的间隙之间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火花塞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以一台普通四冲程汽油机的火花塞为例,在进气冲程时温度只有60℃,压力90KPa。
而在点火燃烧时,温度会瞬间上升至3000℃,压力达到4000KPa;这种急冷急热的交替频率很高,不是一般材料所能应付得了,还要保证绝缘性能,因此对火花塞的材料要求也就很苛刻了。
火花塞很小,但它构造不简单。它有绝缘体和金属壳体两大组成部分:金属壳体带有螺纹,用于拧入气缸;在壳体内装有绝缘体,它里面贯通着一根中心电极、中心电极上端有接线螺母,连接从分电盘过来的高压电线。
在壳体的下端面焊有接地电极,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有0.6-1.0毫米的间隙,高压电经过这个间隙入地就会迸发出火花点燃混合气。
一、汽油更容易被点燃
这就要先介绍一个物理化学术语——“闪点”。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
汽油的闪点可以小于28℃,而轻质柴油的闪点在45-120℃,闪点低于61℃的油品为易燃品。
拿明火靠近柴油很难将其点燃,因为气温20℃远低于柴油的闪点,这时候柴油依然很稳定,没有挥发,所以很难点燃。
柴油并不像汽油那样易于挥发成气体,只有表面一层于空气接触,而汽油极易挥发产生汽油蒸汽与空气比较充分的混合,这就像木头和木材刨花的区别。
二、柴油可以压燃是由于其自燃点低
自燃点指的是可燃物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发生自主燃烧的温度,柴油自燃点才220℃,也就是说柴油只要与空气混合,在220℃时就可以自行燃烧了。
汽油自燃点是427℃,活塞压缩空气后产生的高温可以达到柴油的自燃点但无法达到汽油的自燃点,所以柴油机可以用压燃方式,而汽油机只能靠火花塞点燃。
三、火花塞无法点燃柴油
火花塞是汽油机点火系统中将高压电流引入气缸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体的部件,主要由接线螺母、绝缘体、接线螺杆、中心电极、侧电极以及外壳组成,侧电极焊接在外壳上。
火花塞是电弧放电,不会产生明火,所以它只能点燃与氧气混合均匀的气态可燃物,我们平时看到的汽油在气缸里最终要被充分蒸发汽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足够的气态可燃混合物。
但是柴油本身密度就大,而且性质比汽油稳定多了,这样的燃料喷入气缸后很难挥发成气态,大部分还是柴油小颗粒,无法形成足够的可燃气态可燃混合物,所以火花塞是无法点燃柴油的。
四、燃烧特性有极大的区别
汽油机是使用“预制混合气”燃料的,也就是说做功冲程里需要燃烧的混合气在点火前已经准备好了,只待点火时机一到火花塞将其引燃就行。
因为点燃的时机基本上发生在活塞到达上止点附近,这时候活塞会有一个换向动作,因此可以看做这时燃烧空间是短时间恒定的,混合气就在这一瞬间快速完成燃烧膨胀做功,这就是“定容加热”的奥托循环。
而柴油机是在活塞接近上止点缸内温度高于其自燃点时开始向气缸里喷油,雾化的柴油进入气缸后与空气混合,由于温度达到自燃点,柴油开始燃烧,由于柴油燃烧速度慢,所以一次做功需要燃烧的柴油不会瞬间喷完,而是会持续向气缸里喷射,结果就是气缸里一边燃烧一边持续喷油,喷入的油继续与空气混合并且被引燃燃烧,膨胀的空气持续推动活塞,这就是定压加热的迪赛尔循环,在英语里柴油机就叫做迪赛尔引擎。
有人问:为什么不能把汽油机的压缩比做得更高,也像柴油机一样在压缩上止点喷油呢?这主要是因为汽油的燃烧速度太快了,燃烧过程不可控,很难把发动机做得平顺、柔和。
油品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们被“区别对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