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怎样养?
池塘基本条件
选择良好水源、水质清新、无工业污染、土质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建池,池面积5~20亩,水深2.5~4米,池底平坦,塘基坚固,保水性能好,四周通风无高大挡阳物。塘基最好不建猪栏和三鸟棚(鸡、鸭、鹅棚),如确实建猪栏和三鸟棚,其动物粪便也不能直接排进鱼塘,要经无公害处理后,在合适时期适当投放。
放养前的准备
整池、清塘。池塘在放养前应排干塘水,曝晒1周以上,并在晒塘期间修补、加固塘基。干池清塘用生石灰225毫克/升,或把塘水保持1米,亩用茶麸50公斤,打碎浸溶后全池泼洒。清塘后三天内不要进新水,以免影响清塘效果。
施肥、培育水质。池塘后7天左右,待药物毒性消失,用6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70~80厘米,亩施有机肥300~400公斤,培育浮游动植物饵料。随着水转浓逐渐加注水至1米。带育苗入池塘后,随水温增高和鱼体长大,逐步加注水到池塘最大蓄水深度。
池塘育苗放养
育苗的选择。选择体表光滑无伤、体质健壮、鱼体丰满、规格整齐、雄性率高、规格为5厘米左右的罗非鱼苗,经5%的食盐水或5~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后,放进鱼塘
放养密度。池塘水经试水无毒性后,按1尾/立方米水体的原则投放罗非鱼苗,适当搭配50克/尾的大头鱼40~50尾/亩,30克/尾的鲢鱼 30~40尾/亩,待罗非鱼生长至100克/尾规格后,适时投放南方大口鲶30~50尾/亩或配养适量的大口黑鲈。
怎么样养好罗非鱼
具体操作如下:
1、清塘除害清塘除害的作用是杀菌消毒,清除敌害,改善养殖环境,可以有效地防止大型凶猛鱼类对罗非鱼的伤害,减少野、杂鱼与放养鱼类之间对饲料与水体空间的争夺。
2、培育水质大水面养鱼资金周转大,辅以肥水养鱼,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抵抗风险。在罗非鱼平均体重在0.25千克以前,可通过肥水增加鱼类适口的基础饵料生物,降低养殖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各类肥粪,包括禽畜粪便、绿肥等,施入大水面之前都应进行必要的除菌、消毒,并实施无害化处理。尤其是禽畜粪便,还必须经过发酵腐熟,再用1%~2%的生石灰水消毒,并在禽畜饲料、药物、添加剂等源头环节加以控制,以防止有害物质通过粪便影响水质。养殖后期的水质培育,即在鱼类起捕前3个月内,不能追加施用有机肥,水源好的大水面通过多注换新水,水源不便的大水面可以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有机污物,降低氨态氮、硫化氢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稳定水体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水体溶解氧,使水体保持鲜、活状态。同时,可以集中资金加强后期投喂,促使鱼类快速生长上市。饲料最好选择膨化料。由于大水面的水比较深,颗粒饲料如沉于水底难以被罗非鱼正常摄入,为确保饲料不浪费、方便观察和投料管理,建议选择膨化料投喂。
3、选用良种选养优质高雄性率的罗非鱼,是大水面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罗非鱼鱼种的雄性率不高,则放养4个月后就大量自繁产仔,养殖密度迅速加大,大量仔鱼耗氧耗料抢占空间。由于大水面难以干糖,通常轮捕轮放。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放养一些肉食性鱼类(如生鱼、大口鲇、淡水白鲳等)进行捕杀清除,可以很好地控制二代罗非鱼苗的过度繁殖。如放养100~300尾/亩淡水白鲳,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4、合理放养放养密度不宜过高,大水面由于面积大、抓鱼难、增氧设备也难以充分配套,所以一般不建议放养密度太高,以密度不高于1500尾/亩为宜。进行合理放养,大幅提高产品规格,是目前水产养殖生产的迫切需要。罗非鱼放养密度1000~1500尾/亩,淡水白鲳100~300尾/亩,鲢、鳙50~80尾/亩,草鱼30~50尾/亩,适当套养一些鲮。如果养殖条件较差,主养品种罗非鱼不宜超过1000尾/亩。实际生产表明,疏养产量并不比密养产量低,疏养后许多大水面的亩产都达到2吨以上,产品规格及养殖利润都得到同步提高,一般亩利润都在2000元以上。
5、科学收获大水面养殖的起捕收获非常重要。实践证明,1天捕鱼,鱼类3天不摄食,1周内摄食不正常,即使有鱼摄食,也出现耗料不增长的情况况且长期的拉网起捕,容易造成鱼体损伤,甚至死亡,鱼体逐渐消瘦而减值,因此,时机成熟时快速起捕才能确保养殖收益。要做到这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放养鱼种的规格要求尽量一致,均匀喂养,确保绝大部分个体同时达到理想的商品规格;二是选准捕获点,投喂饲料的地点要设置在容易起捕的地方,以确保起捕区鱼类密集,缩短起捕周三是留意市场信息,争取在价格较好的期间及时收获。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
一、提高池塘水位,增加养殖水体容量
进入5月以后,连续高温的气候条件使水体表面蒸发量大,池塘水位下降。由于罗非鱼养殖前期规格小,池塘负载量不高,为了提高水温和水体肥度,一般养殖池塘的水位都不高。到了高温季节,罗非鱼真正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池塘负载量增长。为此,在这一段时间内要提高养殖水体水位,增加养殖水体容量。在高温季节,池塘水位应保持在2~3米,并随时加注新水,以防水位下降而影响罗非鱼生长。
二、降低水体肥度,提高水体溶氧量
罗非鱼养殖前期,鱼苗喜欢摄食天然饵料,这要求水质比较肥,我们可采用施肥与投料相结合的养殖方式。一旦进入高温季节,便要求减少肥料投放量,特别是在高密度养殖池塘,由于水温高、水体肥度大,水体溶氧量会随之下降,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所以在高温季节一定要控制施肥量并保持水质清新,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20~25厘米,保证池塘水质肥、活、嫩、爽。
三、合理使用增氧机
水温升高,有机耗氧量增加,加上养殖密度较高,容易造成水体溶氧量降低。除了采取加注新水调节水质外,还要合理使用增氧机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在高温季节,坚持在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使水体上下层的溶氧量达到均一,从而推迟罗非鱼夜间缺氧浮头的时间。
四、加强管理,及时防治鱼病
高温季节也是鱼病多发季节,除了要加强巡塘,细心观察水质变化、鱼类生长等情况外,还要注意做好鱼病防治工作,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对症药物防治鱼病。
五、合理投饵
高温季节是罗非鱼生长的最佳季节,要科学、合理地调节好日投饵量,保证罗非鱼吃饱吃好。配合饲料的蛋白质水平要求在28%~30%,每日投喂3~4次,日投喂率为3%~3.5%。在平时的养殖管理过程中,可根据罗非鱼生长、摄食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确保罗非鱼正常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六、适时出塘,减少存塘量
由于罗非鱼的生长受水温限制,所以,在养殖期间,特别是在高温时期,要将部分达到上市规格的罗非鱼及时出塘,减少存塘密度,使小规格的鱼种能够尽快生长,在适合生长的最佳时间内达到上市规格,提高整个养殖阶段的经济效益。在高温期间出塘罗非鱼要注意选择在晴天进行,要先停料,加冲新水,最好能先进行拉网锻炼一下再进行拉网出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