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车间设备维修班长工作总结

  (范文一)

车间设备维修班长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工友们你们好:

 XXXX年马上就要过去,XXXX年即将到来,回顾XXXX年,维修班全体员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在这里,我代表维修班,感谢各位领导对维修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我作为维修班的班长,在这一年来我认真履行自己的各项职责,紧密围绕在公司领导班子的周围,带领全班员工以安全生产为重点,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生产目标任务,实现了职工队伍稳定,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同时提出了“两个全新”,即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快速转变观念,适应企业的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全新的工作态度积极工作,推动全厂的进步,建立全新的高尚人际关系,创造合心、和气、合力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集体形象和“三个治理”即治理设备、治理环境、治理人的工作思路,拉开了维修车间治理年、落实年、管理年的序幕。也为下一年度的工作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使下年度的工作能在大家的努力下更好的完成,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车间安全生产。

 下面我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及思想状况作如下述职:

  一、思想方面

 这一年来,我牢固树立企业文化理念。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执行公司、车间的规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集体利益为重,为了尽快修复设备,保障生产,主动放弃一些节假日的休息,加班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二、工作方面

 维修车间的职责是对全厂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保障全厂设备长久、高效、稳定的运行,为公司的正常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设备是现代化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性能状况直接关系到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我作为一个设备维修工作人员,一年来,一直把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作为公司改善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

 1、进行设备的定期检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严格执查、维护保养制度,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对传动设备来说,维护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增强安全性。

 2、加强设备诊断工作,针对设备状况,预测设备可靠性,对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的部位、原因、程度进行识别和评价,并确定故障的修复方法,努力使检修工作成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加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教育学习,切实、认真搞好现场排查工作,再忙不忘安全,制订了“人带人,人帮人,责任到人,处理到人”的制度,认真填写操作票,动火证,做好防护措施到位,在工作中确认、反确认的落实工作。

 4、检修技能安全培训,从业务技能和生产安全入手,在班内积极开展技能知识、安全生产的培训,提高了员工规范作业行为意识和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同时也加强了员工的专业技能知识,了解设备知识,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和效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5、除了平时设备的维修和维护保养工作,我们还积极配合生产部门对现场生产设备进行改进和设备自制,例如为提高氮气纯度,对主控楼氮气管线的改造;为提高溶剂油的合格率,在溶剂油罐区增加冷凝器等等,为生产部门顺利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学习方面

 随着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不学习,安于现状的人最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今年以来,我加紧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车间生产区域内的一些设备的性能、基本状况、基本结构进行了解,掌握其工作原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狠抓安全、杜绝安全生产事故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时刻提醒员工注意安全,让每一名员工熟悉车间环境固有危险因素,在工作中避免因自己的错误操作而带来安全隐患。定期对车间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平时工作中,不断加强设备安全操作的监督检查工作,把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职工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得到普遍提高,XXXX年实现了设备事故,轻伤、重伤事故为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自己:

 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本职工作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

 积累经验教训,提高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对员工思想状态的了解,在管理中做到公平公正的同时,对有特殊情况的员工给予照顾,把维修班打造成一个大家庭,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3、在检修工作中,坚持“降本增效”的原则,以“最低的成本、最优的质量,取得最大的效益”为宗旨,抓管理、降能耗、增效益,增强了检修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大家以厂为家,立足本岗,在节能降耗上挖潜革新,做到能修的不换、能利用的不废弃、能自己干的不外委,时时处处注意节约。

 总之,在即将过去的XXXX年中,维修班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在公司和部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不会自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力求让维修班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范文二)

 时光荏苒,XXXX年已经悄然离我们而去,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一年来,我在车间领导及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带领保全团队,紧紧围绕“作风过硬、技术精湛、保障有力”的目标,齐心协力,团结协作,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和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XXXX年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完成的工作

  1.加强安全管理,杜绝事故发生

 作为保全班长,肩负着班组职工生命安全的重任,在平时工作中,对于安全工作从未放松,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力搞好班组的安全教育培训,时刻提醒和督促保全人员必须重视安全、杜绝违章,做到防患于未然。带领大家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岗位安全制度;同时,配合车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保全人员加强设备点检、巡视,把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通过全体组员的努力,一年来,保全班组安全事故零发生。

  2.提升维修服务质量,全力保障生产

 粘胶生产的特点是任务重、时间紧,同时,因设备故障比较频繁。针对车间生产的这些特点,我在全年的生产工作中,积极领导保全团队,对设备出现的故障迅速做出反应,并认真分析排除;及时安排相应的技改轮保工作,突出“科学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遵循设备保障工艺的理念,通过及时掌握合作生产设备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带领保全团队针对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攻克难点,对切断机等设备多处进行合理化改造,减少了设备维修频次,提高了设备作业率,降低了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车间生产。

 一人强不是强,团队强才是强,为了更好的提高团队维修技术,提升维修服务质量,一年来,经常组织各类班组活动,促进职工相互交流,相互提高,将平时维修工作中的典型故障处理过程、处理方法和关键部位未出现过故障而假设出现故障时可能是哪些原因详细列出,并整理成文档形式发给各维修人员学习。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班组职工的维修经验,对快速解决故障、提高维修安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有很大的帮助。

  二、XXXX年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这一基础上,我必须拥有新的高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接再厉,认真提高业务水平,为分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以下几点是重点方向: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坚决执行公司及车间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好班组的安全思想教育、培训工作,明确岗位安全职责,强化监督检查,使各项维修工作实施都有安全保障为前提。

 2.加强整个维修团队学习,努力提升团队业务素质。

 3.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上情传达、下情汇报;努力做好领导的助手;

 4.全面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最后,再次感谢领导和同事给我的帮助和支持,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再接再厉,以更加优秀的工作业绩回报各位领导的关心与厚爱,谢谢!

氮气吹干仪注意事项有哪些?

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规程

制订年度:2013年

修订年度: 年

性 质:新订

修订原因:储粮新技推广应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氮气气调储粮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气调操作与管理、储藏日常管理、粮食出仓管理、安全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达到气密性要求,采用氮气气调储粮的粮仓或粮堆,粮种包括稻谷、玉米、小麦和大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 1350 稻谷

GB 1351 小麦

GB 1352 大豆

GB 1353 玉米

GB 2894 安全标志

GB 895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 12358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GB l6556 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 20570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 20571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LS/T 1211-2008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LS/T 1213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

JB/T 6427 吸附制氧、制氮设备中储粮〔2005〕31号《粮食安全储存水分及配套储藏技术操作规程(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氮气气调储粮

向粮堆通入氮气以改变其中的气体组分,达到防治储粮虫霉,延缓粮食品质变化的储粮技术。

3.2 制氮设备

在常温下将空气中氧气和氮气分离的设备。分离工艺包括变压吸附和膜分离,设备包括固定式和移动式。

3.3 供气系统

完成向粮堆输送氮气的系统。由制氮设备、输气管道、进仓管道、控制阀、粮堆内分配管道、环流风机、流量计、压力表等组成。

3.4 浓度检测系统

用于测定仓内不同位置氮气含量的成套设备。由取样端头、气体采集管路、取样阀、检测箱和气体浓度检测仪等组成。

3.5 粮面气囊

充气能形成一定储气空间的粮堆表面密封粮膜。 4 基本要求

4.1 实仓气密性要求

4.1.1 平房仓膜下气调,实仓气密性-300Pa 升至-150pa 的半衰期不小于 300s。

4.1.2 浅园仓整仓气调,实仓气密性 500Pa 降至 250pa 的半衰期不小于240s。

4.2 设备要求

4.2.1 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符合JB/T 6427 的相关要求。

4.2.2 空气呼吸器符合 GB l6556 的相关要求。

4.2.3 氧浓度报警仪符合 GB 12358 的相关要求。

4.2.4 氮气浓度检测仪使用前需校正氧传感器,长期不用时应放在阴凉干燥处。

4.2.5 供气管道不漏气,所有阀门开关正确并锁定。

4.3 粮食要求

4.3.1 入库粮食达到 GB 1350、GB 1351、GB 1352、GB 1353 规定的中等以上(含中等)。

4.3.2 入库粮食水分控制在《粮食安全储存水分及配套储藏技术操作规程(试行)》规定的水分以内。

5 仓房气密性处理与气调操作

5.1 制定实施方案

遵循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根据粮库人员和管理情况、粮食品种、粮食入仓质量和时间粮情以及粮食轮换计划等因素,制定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气调储粮规模、人员和任务分工、气密性处理、充气仓房和时间、氮气浓度和保持时间、数据检测、安全生产等。

5.2 气密性检测

5.2.1 粮食入仓前,对仓房查漏补漏,达到 LS/T 1211-2008 第 5.1.5 条~5.1.8 条的相关要求。

5.2.2 粮食入仓前,检测空仓气密性,记录500Pa气密性半衰期。

5.2.3 气调充气前,检测实仓气密性,查漏补漏,使气密性达到4.1.1 或4.1.2 的要求。

5.2.4 气密性检测方法见 LS/T 1213 附录A。

5.3 气密性处理

5.3.1 平房仓气密处理主要采用薄膜密闭。上年度或秋冬季节入库的粮食,粮面密闭在冬季通风结束粮温最低时实施;春夏季入库的粮食粮面密闭可在充气前实施。

5.3.1.1 若漏气部位主要在堆粮线以上,空仓气密性500Pa 半衰期不小于120s时,可采用粮面密闭。

5.3.1.2 内墙已粘贴隔热气密材料,空仓气密性 500Pa 半衰期不小于120s,可采用单面密闭。

5.3.1.3 内墙已涂刷气密材料,空仓气密性500Pa 半衰期不小于120s,可采用单面密闭。

5.3.1.4 内墙有一定的裂纹或防水卷材老化以及墙体有较多进出仓管道,

且空仓气密性500Pa 半衰期小于120s时,应采用五面密闭。

5.3.1.5 建仓时脚手架为单排架或砌砖之间的砂浆水泥不饱满,应采用五面密闭。

5.3.2 平房仓气密性处理部位及具体措施参见附录A。

5.3.3 浅园仓气密性处理措施。

5.3.3.1 在挡粮门和密闭隔热门之间增设薄膜气密门。

5.3.3.2 检查出粮口气密闸板密封元件,更换不合格元件,周边填充硅酮胶,顶紧压紧装置。

5.3.3.3 检查进粮孔和进人孔,更换老化或破损气密胶条,加贴软胶垫,拧紧压紧螺钉。

5.3.3.4 检查仓顶通风孔,更换老化或破损气密胶条,并加涂密封膏。

5.3.3.5 仓底通风口更换气密胶条,漏气部位涂中性硅酮胶补漏。

5.4 充气前的准备

5.4.1 操作人员

5.5.4.1 开启待充气粮仓的进气和排气阀门,关闭不充气粮仓的进气阀门。

5.5.4.2 按使用说明书开启制氮设备,调节氮气输出流量对目标仓房充氮。

5.5.4.3 根据制氮设备的可调节能力(空压机和冷干机余量、空气净化处理状况、吸附塔的高径比和分子筛),充气初始阶段,以可调节的最低浓度和最大流量充气。对于气调杀虫,当仓房排气浓度达到95%时,调节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出口浓度为99%左右或膜分离设备出口浓度为98%左右,当仓房排气浓度达到97%时,调节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出口浓度为99.5%左右或膜分离设备出口浓度为99%左右。

5.5.4.4 充氮期间应防止薄膜破裂或脱落。

5.5.4.5 每一阶段充气结束后或粮堆氮气达到目标浓度后,

先停止制氮设备,再关闭进气和排气阀门。

5.6 检测与分析

5.6.1 充气时间按附录B测算,当粮堆氮气浓度接近目标浓度时,根据粮仓大小以及制氮设备产量每2小时~8小时检测一次各检测点氮气浓度,检测抽气速度宜为25ml/min,检测结果填入记录表,分析氧气置换效率。

5.6.2 气调防治或储藏期间,每天检测一次粮堆氮气浓度,检测结果填入记录表,分析氮气衰减与气密性的关系。

5.7 尾气利用

5.7.1 当仓内氮气浓度达到85%以上时,在充分分析后可开展尾气利用以降低气调成本。

5.7.2 不同粮食品种之间不能进行尾气利用。

5.8 散气

5.8.1 秋季防结露通风前,采用自然通风散气,实施冬季通风降低粮温。

5.8.2 粮食出仓前,可采用机械通风散气,使粮堆内氧气浓度不小于19.5%。

5.8.3 粮堆散气前1个月内,一般不补气。 6 储藏日常管理

6.1 粮情检测

6.1.1 按 LS/T 1211 的规定检测三温两湿。

6.1.2 新粮气调可能出现粮情不稳定(如粮温不正常),保管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仓检查。

6.1.3 气调储藏期间,一般每半个月一次入仓检查气囊是否漏气、气囊鼓起情况,气囊内有无结露。

6.2 控温储粮 温度是影响粮食品质变化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耐热性较差的粮种,为实现粮食的绿色保质储藏,应采取经济、有效的控温措施。

6.2.1 冬季通风降温

6.2.1.1 如果粮堆冷心小或冷心温度较高(与已有冬季通风粮温数据相比),在秋冬季节,应散气,按已有的通风模式通风,尽可能降低全仓粮温。

6.2.1.2 相关具体要求和技术参数见 Q/ZCL/T 2—2007。

6.2.1.3 在通风降温期间做好防护隔离措施,预防储粮害虫二次感染。

6.2.1.4 如果粮堆冷心大,冷心温度较低(与已有冬季通风粮温数据相比),在秋冬季节,也可采取不揭膜环流通风,在保持粮堆内氮气浓度的同时,降低粮堆表层温度。

6.2.2 粮堆控温

6.2.2.1 在春夏季节,选择采用粮面压盖、排除拱顶或吊顶内的积热、空调制冷、仓顶喷水等措施控制粮温。

6.2.2.2 相关具体要求和技术参数见 Q/ZCL/T 3—2007。

6.3 品质检测充氮前和散气后按GB/T 20569、GB/T 20570、GB/T 20571规定的指标检测粮食品质。

6.4 评价 Q/ZCLT8—2009 5

6.4.1 吨粮运行成本 根据用电量、人工和气密处理费用等,计算吨粮成本,评价气调储粮的经济性。

6.4.2 害虫防治效果

充气前、气调期间、散气后三次按 LS/T 1211 的要求检查储粮害虫,记录害虫防治情况,评价气调防治效果。

7 粮食出仓管理

7.1 出仓前,按 5.8.2 条的要求散气。

7.2 粮面揭膜,折叠好的薄膜妥善存放。

7.3 出仓前拆除大门的密封簿膜,以预防害虫感染。

7.4 其它应符合 LS/T 1211-2008 第6.4.4 条和

6.5 条的要求。

8 安全要求

8.1 气调仓及制氮机房外应按 GB 2894 的有关规定设置安全标志。

8.2 专人负责氧气浓度检测仪和报警仪、空气呼吸器等安全保护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维护。

8.3 单人、酒后、健康状况不佳者以及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气调仓,供气和排气阀门禁止擅自操作。

8.4 气调储粮期间,宜减少进仓,进仓检查应按 GB 8958 的相关规定,携带氧气浓度报警仪和佩戴空气呼吸器。

8.5 进仓前和离开时应清点人数。进入气囊内作业,应有3人以上,2人进入粮堆气囊内作业,1人留在气囊外封

闭进人孔及进行安全值勤、递送工具、接应人员进出等工作。

8.6 膜内作业时,应随时注意呼吸器储气罐的压力,当压力低于5MPa时应做好出仓准备,达到红线时应立即出仓,紧急情况下,用自带小刀划破薄膜避险。

8.7 作业人员与安全防护人员应保持有效联络,安全防护人员不得离岗。

8.8 如果人员出现缺氧现象,应立即送到空气流通处;如果表现危险症状,应立即急救。

氮气吹干仪要注意一下方面

1)那艾的氮气吹干仪NAI-DCY-12Z使用的时候必须先打开起源阀门,让氮气进入浓缩仪内才能打开通道开关开始工作,否则将损坏自动调压装置,切记!!!

2)气源是否有足够的气压;气压不足,仪器工作通道打开数秒后会集体关闭压力指示灯不断闪烁,并伴有急促蜂鸣报警(约0.5秒/次);发生此情况后,需要提供足够的气压,并重新打开工作的通道,仪器才能正常工作;

3)50ml的浓缩瓶必须配以过渡套使用,以便更好地固定浓缩瓶;大理石操作台闲置的样品瓶插入口必须用密封盖封好,以降低排风系统的压力;

4)氮气吹干仪NAI-DCY-12Z水浴箱中必须要有足够水位的水时加热器才能工作,即至少加水至急促蜂鸣消失,约7升;

5)插入样品瓶之前,一定要确保水浴箱中有足够水位的水,比偶那个确保样品瓶外壁无有机溶剂残留,尤其是样品瓶底端尖嘴与瓶身的链接处。因为此处与定容传感器有直接接触,有机溶剂会缩短定容传感器的寿命,甚至直接损坏定容传感器,切记!!!

6)倘若水浴箱中不慎进入有机溶剂,应立刻加入大量清水稀释有机溶剂在水浴箱中的浓度,并马上更换新的加热用水,切记!!!

7) 仪器的盖子装有开关检测器,工作过程中打开盖子会有凤鸣报警,1分钟之内合上盖子,有的工作通道工作通道继续工作;超过1分钟后,所有工作通道将被闭,工作通道被关闭后;再次合上盖子,需要重新手动打开相应的工作通道开关;

8)在使用仪器过程中,请保持仪器的清洁、干燥,尤其是仪器的控制面板,如若不小心溅 洒上有机溶剂,应立即用湿抹布擦拭干净;

9)仪器待机状态并非为完全不工作状态,待机状态详情如下:

风扇继续工作,避免用户刚做完实验后残留的大量水蒸气和少量有机溶剂对仪 器的损害、对操作人员的毒害及对坏境的污染;仪器维持5℃的水浴温度,可预防水浴箱结冰被冻裂,适用于北方冬天实验室结冰的用户;残留气体排尽后,如果用户要保持待机状态又不想风扇继续排风,可以将仪器背面离心排风的电源插头拔下,但切记当再次使用仪器时,一定要将离心风机的电源插头重新接插上,以免仪器不能排风,影响正常工作;

10)按照NAI-DCY-12Z型自身实验要求,选择不同规格的实验用瓶,从而达到不同的定容要求:

50ml_0.1ml近干瓶;

50ml_0.5ml浓缩瓶;

50ml_1.0ml浓缩瓶;

150ml_1.0ml浓缩瓶

11)不将氮吹仪用于燃点低于100℃的物质。 

12)使用圆形氮吹仪时, 应当保护手和眼睛。 

13)氮吹仪应当在通风橱中使用, 以保证通风良好

使用的时候注意一下,轻拿轻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