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有哪些好玩的对方乐山大佛旅游攻略
乐山,古有“海棠香国”的美誉。现在的乐山,有世界第一高座佛——乐山大佛,有世界最高金佛——十方普贤金像等等。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古镇。攻略已准备好了,开始出发吧。
乐山,一座不大的小城,却因乐山大佛而闻名海内外。不少的游客,不远万里就是为了来一睹大佛的尊容,那么问题来了,乐山大佛该怎么玩呢?
首先,你要了解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大佛为弥勒坐佛,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当地市民可持身份在在景区购票点享受市民票价10/张,外地游客票价90/张。乐山大佛的票包含了麻浩崖墓、凌云寺等,进入景区之后沿着栈道一直往上走,沿途会有一些石像雕刻。走到排队下栈道的地方就可以排队下栈道了。购买景区门票时,景区会根据购票时间发给每位游客排队号票。进入景区后,需要下栈道的游客持号票,按景区大屏幕或广播提示,进入相关区域排队等候,有序下栈道游览。
栈道又被称为九曲栈道,在下栈道的沿途,你可以欣赏到三江汇合的风貌,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你还可以购买船票,坐游轮欣赏三江风貌,角度合适的话你还可以看到卧佛~
到达到佛脚底下,你就可以任意的欣赏大佛的尊容了,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仰视大佛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大佛的脚背上能站上百人。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欣赏完大佛之后,如果你时间充裕的话,还以到后山的乌尤寺、凌云寺去拜拜佛、烧烧香,乌尤寺里面还有“四大天王殿”。还以去撞大钟等等......
麻浩崖墓其范围包括斧头湾,东西长约200米、上下宽约25米,有编号的崖墓544座,层层叠叠,墓门披连,密如蜂房,极为壮观。该汉代崖墓群于1988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麻浩崖墓现已成为乐山汉崖墓博物馆。该馆以麻浩崖墓为主体,辅之以南北两个展厅展出汉墓出土文物,展示了乐山汉代崖墓的概况。
一走进去你就会被陪葬品雕刻风格粗犷大气所震撼到,大多是对往生者另外一个世界生活需求的想象或复原陈列。
二、乐山大佛美食大佛观光游结束之后,也差不多是时候品尝乐山地道的美食了,比如各种小吃,蛋烘糕、钵钵鸡、薄饼、甜皮鸭、荤豆花、豆腐脑(豆腐脑一定要配咔饼)等等。都是乐山著名的小吃。
吃饱喝足之后又到时间上路了,来乐山大佛、峨眉山旅游的游客们,一定会去的一个地方就是“乌木苑”,因为乌木苑地处乐山与峨眉的中间,处于绿色旅游通道的重要路段。可在乐山市内客运站或者联运车站乘坐乐山到峨眉的客车,在乌木苑下车即可。本地游客凭身份证享受门票30元/张,外地游客180元/张(网络购票90元/张)
乌木苑是一座以雕刻艺术为主要内容,集乌木雕刻艺术的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
馆内分为12个展厅,分为中央展示厅、乌木原始森林厅、乌木形成厅、乌木系列产品展示厅、现场雕刻展示厅等,将乌木的形成、开采、收集、加工等过程完整地展现在游客面前。作品风格原始古朴、气势磅礴。
一走进去,你就仿佛穿越到了亿万年前,在这里你能欣赏到雕刻大师的精美艺术作品,也能一睹嘉州的风采,强烈建议大家,可以找个导游讲解,不然你可能只是欣赏到了乌木的表面,却没能了解到大师创作背后的含义和乌木的历史文化。
乌木在缺氧、高压状态,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你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他的原始,可能我说的再多你都感受不到,只有自己亲眼看到,用心感受到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三、木城古镇木城古镇在乐山夹江县西北,青衣江畔。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在唐代就有所记载。关于木城之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是1646年明副将周鼎昌曾与此架木为城,打败张献忠部起义军,所以改名木城;另一种说法则是,一古商人从古河道贩木时,曾在这三度沉木(筏)而得名,最初为“木沉”,后改名为木城。
从古镇出来,可以去夹江城里面,吃夹江的豆腐脑,和夹江砂锅米线。编哥听说夹江的豆腐脑,有“麻辣”和“糖醋麻辣”两种口味,是真的吗!?路线:从乐山客运中心站坐车到夹江县,再换乘到木城的客车。
四、汉阳古镇汉阳古镇位于青神南20公里,南倚龙泉山脉,北傍岷江之滨,汉阳镇从汉代开始得名,到如今已经有千余年历史。以前是远近闻名的水码头,古镇到现在保存有青砖、木墙、石板街道、小青瓦房,相互毗邻的四合院和高高的峰火墙,独具特色的吊脚楼,雕刻着神鸟、奇兽的古檐,"井"字形的街道构筑了汉阳古镇的古井貌样。
以前的汉阳商业繁荣,经济活跃,每逢场(赶集)期,商贾云集于市面,舟船密集于码头,舟子、商贩及过往游客塞街断巷,生意兴隆,故自古素有“穷青神,富汉阳”之说。
在吃的上面,汉阳花生十分出名,还有汉阳野鸭蛋也是一大特色,鸭蛋别具风味,有软化血管,降脂清淤的作用,让人一品难忘,回味悠长,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路线推荐:自驾可以从关庙往板桥、平羌小山峡方向走,风景不错环境清幽。如果乘坐客车可以从青神到汉阳。
五、高庙古镇高庙古镇在四川洪雅县西南,是最原生态的古镇之一。
古镇依山傍水,民居错落有致,布局奇特,是迄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达上百座。
清一色木结构穿逗式楼房,临街老铺、二进小四合院、三进干栏式楼房。老街、会馆、铁索桥、七烈士纪念馆、二峨山、花溪源。
蓑衣、斗笠、草鞋、竹篮、还你一片自然宁静。
高庙盛产雅连、天麻等中药材。还有上百年的老酒厂,纯粮酿造的高粱酒,在眉山乐山一带,都有高庙白酒的身影。路线:乐山有直接到高庙的客车,自驾游可选择峨眉黄湾到高庙,山路曲折注意安全。
六、西坝古镇·桫椤沟西坝古镇在五通桥西坝镇,风景优美,孕育出了“西坝三绝”:西坝豆腐,西坝生姜,西坝米酒。
西坝镇有一口“凉水井”,水从桫椤沟浸出,井水甘甜清冽,用此井水加本地小黄豆细细磨出的豆腐,绵软细嫩、入口化渣,还有一股清甜的味道。西坝豆腐有336种做法,常见的有36种。
吃完豆腐,可以去就近的桫椤沟看一看,桫椤沟有着与恐龙同生代植物——桫椤树约8万株,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全国规模最大的桫椤树群。
峡谷全厂约12公里,山势险峻,千姿百态。以梭罗树为代表的原始生态环境,辅以山、水、树、洞的衬托,梭罗树、古遗迹、森林、瀑布、奇石、溪流、山洞等交相呼应,独具特色。
很多年前在三八饭店的豆腐花样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现在听说店子做大了,喜欢吃豆腐的可以去看看。
路线:五通桥有到西坝的客车,自驾建议进港大道朝西坝方向走。
七、罗目古镇罗目古镇又名青龙场,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相传是明清时期茶马古道从平原进入山区的第一站,到如今保持着不少传统的手工艺和传统风味小吃。
推荐:据外来的游客说,罗目古镇的毛血旺非常好吃,是外面的饭店都不能比的,是不是真的?还要等你去尝一尝才晓得!
另外,峨眉山的枇杷,真的很好吃哦!
路线:罗目古镇就在峨眉,很好找,具体可以百度地图。
八、罗城古镇相信罗城古镇大家都晓得了,但是人家央视都钦点拍摄了,编哥还是简单介绍一下。
罗城古镇位于犍为县东北部,被誉为“中国的诺亚方舟”。
居住着汉、回、彝、满、藏、黎、苗7个民族!
古镇主街凉厅街俗称“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
罗城小吃:豆腐干丝丝。
在罗城的老街上可以吃到羊肉汤,豆腐干丝丝,犍为薄饼等美食,上次编哥去的时候是夏天,还在赶场的地方买到了玫瑰香味道的葡萄儿,巴适!
路线:这是一个乐山人都晓得的古镇,我就不推荐路线了。
九、箭板古镇箭板古镇在沐川县县城以东42公里,地处宜、沐、犍三县交界的地方。
箭板古镇依山傍水,一字形沿岸而建,临河的一面全部采用吊脚楼式建筑,独具风格,从空中俯瞰,如一条蛟龙。古镇有3条街道:桥东街、桥北街、顺河街,其中顺河街是1200米长的青石板古街,拥有万寿宫、禹王宫、南华宫三处古建筑遗址和保留较好的连排吊脚木楼。
千年冰臼
天哪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有什么特色小吃,看起来好贫穷好给力!完全没有商业气息!编哥决定亲自去看一看,说不定还有翠翠在河边等着我诶嘿嘿嘿嘿嘿嘿,各位,我们端午见!
等等,路线:这是一个很神秘的古镇,据说还有张献忠藏宝图,这么神秘当然不太好找了,你们可以到了沐川问哈当地人,建议自驾游,不然那么偏僻的坐客车打不到来回,多的都及了。
乐山大佛一日游最佳攻略及最佳路线推荐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距省会成都约150公里,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乐山大佛景区 导游词 ,欢迎阅读。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1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 雕刻 而成的。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00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 渠道 网,也避免了 雨水 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1982年,乐山大佛经国务院公布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 文化 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乐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遗产。
海师堂
那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笔财富?当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参观海师堂。
海师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乐山大佛的功臣。首先我们看中间这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他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结茅为僧。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缘,筹得不少的钱财。当时有一位朝廷命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索他,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是说,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给你,但你休想得到这笔佛财。那个朝廷命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朝廷命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他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20万,继续修造乐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于是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五十万两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九曲栈道
现在大家对大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九曲栈道到大佛脚看全景。我们脚下的九曲栈道是同乐山大佛一起修建的,共有173个台阶,最宽的地方是1.45米,最窄的地方仅有o.6米。大家沿途可以欣赏一下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这些佛像神态各异,工艺精妙,可与中国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遗憾的是它们的风化现象非常严重。
我们已经来到大佛脚下,请大家抬起头来仰视大佛,感受一下他的高大和壮观。各位游客还可以仔细看看最近才发现的位于大佛心脏部位的小佛头像。
宗教内涵
顺便,我再给大家讲解一下乐山大佛的宗教内涵。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它是一尊弥勒佛。为什么要造一尊弥勒佛呢?这和唐代崇拜弥勒佛有密切的关系。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释迦牟尼死后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接替佛祖的地位,于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广传佛法,普渡众生。佛经上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所以人们自然渴望他能尽快降临人间,全国各地因此盛行塑造弥勒佛像。到了武周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故乐山大佛的弥勒身份也因此决定了。
有的游客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乐山大佛这尊弥勒佛跟寺庙里的弥勒佛造像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寺庙里的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他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在逝世前他曾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而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其实在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现在寺庙里的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承前启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但是他的 面相 却具有汉族人的共同特点。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祟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信心和决心。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史中辉煌灿烂的阶段,造像着力表现了佛的“神情”。
乐山大佛温文尔雅的神情,和蔼可亲的神态,以及凝思中蕴含智慧,威严中带有慈祥的面容,都让人情不自禁产生崇敬与亲切的感觉。我想大家在惊叹乐山大佛高大与壮观的同时,还不能不赞叹它的造像工艺的精美。好了,现在我请大家自由活动,十分钟后我们沿着1983年新修的凌云栈道往上走,去参观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
各位游客,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乐山古代的一种墓葬习俗。
说起墓葬习俗,大家也许比较熟悉川东长江两岸的悬棺吧。而在川西,特别是乐山地区则流行一种凿山为墓的安葬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沿着浅丘、山谷挖凿一个方形的洞穴,然后将尸体和棺材、陪葬品等放人洞中。墓制的结构完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而从外部看上去,则是一个个深邃神秘的山洞。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故而称为东汉崖墓。在乐山范围内约有上万座这样的崖墓,而在这些崖墓群中,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墓群则是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麻浩崖墓,它长约200米,宽约25米,共有544座墓。大家知道,人都免不了生老病死,无论你是乐观的面对还是悲观的面对,生死是一个人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人们对死亡的无奈就只好衍生出一种祈求、一种愿望,希望死去以后,能过着比生存时好的生活。再加上当时受到道家思想影响,认为西王母、女蜗这些神仙所居的地方都是石屋,便说凿山为室可成神仙,故而这种墓制形式逐渐流行开来。东汉时期,乐山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地处交通要道,人口不断增加,社会阶级关系、政治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地方大族的形成和思想文化上受儒家的影响,“忠、孝、仁、信、节、义”观念最为突出。而在“仁孝”的思想下,生时孝养,死后厚葬,自然是不可免的了。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耗费巨资来修建崖墓便应运而生,前后流行了400年之久。
好,现在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先抬头看看这个门匾“麻浩崖墓”。麻浩是我们身后边的这条河,是由先秦蜀郡太守李冰为避沫水之害所开凿的溢洪道。墓地因此而叫“麻浩崖墓”。这块匾是咱们的文坛巨匠郭沫若老先生1965年所题写的。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认为乐山最值得一看的是什么?也许游客朋友都会不加思索的说——乐山大佛,对吧?是的。而咱们郭老却说了,能与乐山大佛媲美的只有乐山崖墓。用他当时的话来说:“有搞头”(四川话,也就说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意思)。所以说,来到乐山除了观大佛,还应看崖墓。麻浩崖墓曾在1956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看我右手边这块碑文的记载就知道了。我左手边的这块石碑所记载的是因1988年麻浩崖墓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而建博物馆。前面这块门匾上写的“麻浩崖墓博物馆”,是现代学者杨超所写的。
现在我们一块来参观一下这个墓群的内部结构。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巨型的挽马图仿制品,是根据墓里边的挽马图仿制的,它所表现的意义到了里面我再给大家详细介绍。现在到了麻浩1号崖墓。我们眼前的这块空地,是仿造现实生活修建的阴间生活庭院和花园。门上面有很多的画像石刻,雕刻技艺精湛绝伦,其功能是引导死者的魂魄,魂气升天,形魄归地,而以形魄归地为主要目的。同时,每幅图还表现出墓主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我们从左至右看一下,这里边最出名、最有特色的是这幅“荆轲刺秦王”图。它反映的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观念,也反映了墓主反秦的思想。接下来是“西王母赐药图”。
西王母是我们神化 传说 中的王母娘娘,是汉代人们心目中保佑长生不死、人丁兴旺的崇拜对象。图上西王母端坐中间,向许多祈跪地上的人施药。能获得不死之药是梦寐以求的事,故而在许多墓葬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的造像。洞穴旁边的这幅图就是刚才大家进门时所看到的“挽马图”的蓝本。大家一定发现该图与一般的车马行列迥然不同,图里是一烈马被马夫用力拉缰,作者以非常简练的手法,刻画了马夫全神贯注控制烈马的神态和烈马桀骜不驯的雄姿,这种力量和速度相结合的气势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因此画气势非凡,故而仿刻在院内。这幅图也许体现墓主人生前有喜爱猎骑名马的 爱好 吧。大家请抬头看,这座佛的雕像是整个墓室中最有研究价值的。它通高28厘米,身着通肩天衣、右手作“施无畏印”,表现的是“安乐一切”的意思。这座佛像是我国最早的佛刻雕像之一。
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而最早的佛像却出土在乐山崖墓中,证明了佛教在乐山的传播并不比 其它 地方晚,这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史、佛教艺术和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等问题不可忽视的资料。右边所刻的是铺首,铺首一般刻在门梁、门框、门楣正中,它的作用是降魔驱邪,保护主人,门右手边有一手持扫把的妇人,这是告诉大家,如果要进门一定要先扫扫灰尘,干干净净,这也表现了主人好客的一面。现在进了内室,这里一切都是模仿死者生前的阳宅而布置的阴宅。当时的人们对死亡、对遗体的认识是:“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体归于土”,所以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主人的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虽死犹生的生活。根据家族的大小和墓制的形式,专家们把墓制分为单式制、双式制。就好比我们现在所说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墓地的尽头放着棺木。棺木中一般埋葬一对夫妻,象征一个小家庭,死者们就象继续着生前共居一院,不同辈份或兄弟各成一小家,分房而居的生就有可能是一个家族,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不能把墓洞延伸、扩展。如果要容纳整个家族,那么很有可能需要把整座山开辟成一个巨大的墓群。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个子稍高的客人朋友进来时总弯着腰,那是因为墓顶太低了。而进来之后,就宽畅多了,那是因为他们为了排水,故意把崖墓地面做成内高外低,还在地面凿出排水沟道。请大家再跟我到墓外两边的陈列馆参观墓葬时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都是陶制品,唯一的复制品是这个读书佣。在崖墓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陪葬品的种类、组合形式有所发展,有所变化,大体上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柜里陈列的陶鸡、陶猪等也有不同的意思,比如陶猪、陶鸭表示墓主人的家景。陶狗在墓中比较多,因为汉代养狗之风很盛行,生时做为宠物,死后放在墓中用以预防盗贼。这里面最有观赏价值的是1978年出土的陶楼房,从楼房的富丽堂皇、重楼重檐完全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的富有。好,请大家在这里自由参观,参观完请在门口集中!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2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在一起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之一的乐山大佛,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俞,大家可以叫我小鱼儿。希望能和你们一起旅途愉快。
现在,我们坐在车上,我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乐山大佛的来历 故事 。在唐朝,有一个和尙,叫海通。在乐山大佛没有修建之前,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凶猛,常常在这里造成船毁人亡悲剧。海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两湖去凑集金钱,造乐山大佛,在路上时,遇见一个贪财的人,向海通索要钱财,海通告诉他:“我不可能给你金钱,我宁愿把眼珠子挖出来给你!”那个人不信,海通真把眼珠子挖出来,给了那个人。后来人们知道海通死了,悲痛万分,十几万人一起造了乐山大佛……好了,故事讲完了,也该下车了。
现在,我们正走向乐山大佛,他原本高108米,现在被雨水大自然风化后,只有71米了。以前,发生过三年自然灾害,许多饿死的人尸体流在了三江汇流之处,满江都是尸体,大佛不忍心看,闭上了眼睛,流下了眼泪。
看这就是乐山大佛,有兴趣大家可以沿着栈道下去看一看,下去的时候要小心,这栈道最窄的地方只有一人能通过,带小孩的游客请看管好您的孩子,有高血压的老人最好不要下去。还有,游客们下去的时候千万别摸大佛的脚,否则,工作人员就会罚款300元,并让你抓到下一个摸脚的人,才能离开。下面的时间请你们大家自由观赏,希望下次有机会碰面,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3
游客们,大家好!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洪,大家就叫我洪导得了!今天我带大家参观的是四川省乐山市的乐山大佛……好!我们到了。走进大门,我们就来到了一座小山脚下。首先映入你眼帘是两尊巨大的佛像,被古代的能工巧匠活灵活现地雕刻在山上,栩栩如生。那么陡峭的山岭,就是现在的人们也不一定能造出这么完美的艺术品来,古代修筑佛像的人们又是怎么造的呢?真是鬼斧神工啊!
告别了两尊大佛,我们又来到了“藏佛洞”。为什么叫藏佛洞呢?因为在古代曾先后好几次发生了“灭佛行动”,人们毁坏文物,烧掉寺庙,屠杀僧人,许多佛像也被破坏了。僧人们为了保护这些佛像和文物,将他们藏到一个洞中,待风波平息之后再搬出来。在这些灾难中,藏佛的僧人无一幸免,直到很久以前,有人无意之间发现了这个有佛像数尊、文物百件的洞。走进洞中,第一个看见的是一尊千手观音像,神情严肃,多少只手不可计数,每只手上都各有一件法器,胸前托着一只净瓶,里面插着几条柳枝,唯妙唯肖。菩萨两旁是两个大佛守护神,两人一人手持禅杖,一手持法器,神态严肃,好似谁敢对大佛不敬,他就毫不客气地给他一下子。
走出藏佛洞,我们绕过一座座楼阁,就来到了山顶,你们看,这里真是人山人海,游人如织啊。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大佛的头,你们看,有好多好多个螺髻,数也数不尽,缝隙处满是青苔,可见年代十分久远了。来到山下,我们才能看到大佛的“庐山真面目”,不能不感叹:真是一尊大佛啊!大佛的头与山顶平齐,神态庄重,耳朵长三米多,比一辆汽车还要长。大佛呈直坐式的,临江而坐,双手平放在膝盖上,手上可以站十几个人!大吧?难怪人们说,乐山大佛了不起,可真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乐山大佛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多少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雄伟壮观的乐山风景啊!好了,今天我们游览就结束了,祝大家愉快!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4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今天呢,我是因为各位朋 友的到来而是非常的高兴,首先呢,我代表大佛景区向各位表示欢迎,其次,做一下 自我介绍 ,我是诸位的导游员万将军,大家可以称呼我为小万或者是万导,先预祝各位今天旅途愉快。
好,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便是乐山大佛头部右边的一个平台上,现在我相信很多游客朋友都有一种心跳加快的感觉吧!但是,不要太过激动,以免心跳太快,控制不了。现在,咱们大家伙儿,就觉得这大佛大,但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给大家重点说明一下。乐山大佛是我国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通高71米,这就相当于是24层楼的那个高度,比自称是世界第一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要高出18米。大佛的眼睛和嘴有3.3米长,我呢就一米七左右,这个长度就相当于两个我那么长。眉毛有5米多长,鼻子有六米左右,耳朵高7米,在他的耳朵眼里呢能容纳两名壮汉并排站在里面。大佛肩宽24米,这就当于是两辆大巴士并排在一起的长度。大佛脚面宽8.5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这就相当于能够容纳100多个人围坐在它上面,对于咱们酷爱打 麻将 的朋友来说,在上面圈个五六桌是不成问题的。正因为如此高的一个高度,使咱们乐山大佛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游客朋友们,请往这边走,小心台阶。在这里,大家可以俯视一下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修建于公元720_ 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了,整个大佛的修建历经了90年,于公元820_ 年,也就是唐德宗十九年完工。我相信呢大家也注意到了大佛两侧的岩石是一种红色的岩石,这是一种地质疏松,且容易风化的红砂岩。那么为什么咱们乐山大佛还能在这儿屹立1200多年呢?这就得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它自身的排水系统了。首先,乐山大佛位于山凹地段,且处于凌云山的阴坡。第二,在大佛头部螺髻的第4,9,18层都各设有一条排水沟,且在大佛的衣领以及衣服褶皱等处也设有多条隐蔽的排水沟,由这些排水沟组成了周密的排水系统,不仅如此,在建成后,还修建了 一做大佛阁来保护它,不过在明末战争中被毁了,不过各位还可以从大佛两侧清晰的看到痕迹。
乐山大佛呢,目前是我国的4A级风景名胜区,古呢便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这峨眉当然是指峨眉山,而这凌云自然就是指咱们乐山大佛了。好各位游客,到咱们乐山大佛呢有一个说法,那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不下佛脚真遗憾”,下面请各位随我由九曲栈道下到大佛佛脚进行游览。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5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乐山大佛风景区。我是景区导游,我叫魏春云,大家可以叫我魏导。今天将由我带大家参观,希望大家做文明游客!
首先,我把景区的情况总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历史悠久,建于公元72017年,屈指算来,它矗立在这已经1200多年了!这是众多工匠一锤锤地花了90年修造出来的。接下来我们边走边看边讲。
乐山大佛坐落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周围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乐山三江”。坐在船上从正面看大佛,会发现大佛所处的位置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所以,虽然周围是红砂岩,但大佛依然没有被风化完,不过,国家还是常常拨出专项资金给大佛洗脸。
人们说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通高71米;肩宽24米;耳朵有7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去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头的直径竟有10米,有5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8.4米长。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100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怎么样,厉害吧!
相传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当时,岷江水势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不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当时,一名财主想得到这笔巨款,海通和尚便对财主说:“我宁愿把我的眼珠挖下来,也不会给你这笔钱。”他见财主不信,便用双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才打消了念头。过后,海通又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当时没有挖土机、铲车等现代化工具,全是一锤一凿靠手工,历时九十年才修筑成功。
好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感谢大家的光临,乐山大佛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希望大家把这壮观的景象介绍给更多的朋友,谢谢大家!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5篇相关 文章 :
★ 四川乐山大佛导游词5篇
★ 四川乐山大佛导游词详细篇
★ 关于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5篇
★ 介绍乐山大佛的导游词8篇
★ 乐山大佛导游词范文五篇
★ 乐山大佛的导游词400字3篇
★ 乐山大佛导游词精选范文
★ 精简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 介绍乐山大佛的优秀导游词
★ 6篇最全的乐山大佛的导游词
大佛有很多景点。如果只有一天的参观时间,怎么去参观大佛?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大佛一日游攻略!详见下文。
一、入园时间
大佛现已实行分时预订。请按照选择的时间段入园。非预约时段入园无效。
夏季
07: 30-10: 30-14:30
14:30-16: 30-18:30
冬天
08:00—10:30 10:30—14:30
14:30-16: 30-17:30
二、门票价格
乐山大佛游览门票(成人票):80元/人
乐山大佛游览门票(儿童票):40元/人
老年人、军人或残疾人免费。
游船(白天)70元/人
: 三、购票须知
1.因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及自然灾害等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景区旅游项目关闭的,可办理已售门票退款(退款可在工作日内网上办理)。实际情况以当天公布为准。
2.由于气候原因,九曲栈道将暂时封闭。游客可根据情况游玩,但门票不退。
3.为确保顺利购票和入园,请游客正确填写有效信息。
4.只能拿当天行程的爬山票。请确认访问的日期。
四、游玩路线
旅游线路1
大佛文化广场-嘉定坊古街区北门广场入口-欢乐弥勒洞-拜佛古道(沿途有龙虎洞、斗律宫、雨花台、酒亭)-佛头小广场观佛-石海洞-碑廊-凌云栈道-佛足台观佛-九曲栈道-佛头小广场-凌云寺-换钞洞-莫若纪念馆-灵宝塔-景区出口。
播放线2
大佛文化广场-嘉定方古街区-北门广场入口-西圣弥勒洞-古拜佛路(沿途有龙虎洞、斗律宫、雨花台、酒亭)-佛头小广场佛观-石海洞-碑廊-雀楞沟-凌云栈道-佛足台观大佛-临江栈道-丹霞阁出口-碑林-一月毗卢院
播放第3行
马和湿地-马号崖墓博物馆-南门入口-碑林-毗卢园-一月亭-素园-东坡纪念馆-海石洞-碑廊-八罗沟-凌云栈道-佛足台观佛-九曲栈道-佛头-小广场-凌云寺-一指洞-莫若纪念馆-灵宝塔-东门出口离开景区。
指出
1.参观佛台脚下的大佛,需要上下临江栈道,狭窄陡峭。请按照现场管理要求,按顺序前往;
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疾病的游客,年老体弱者,不宜游览佛脚台;
3.儿童必须由其监护人陪同参观;
4.佛台脚下有两条返佛路线。游客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走九曲栈道——小广场、佛头——到其他景点;或者通过临江栈道、丹霞阁出口去其他景点。
5.特别注意,九曲栈道又窄又陡,垂直高度70米,相当于20层楼。最陡的斜坡是60度,所以很难走。体虚老弱的人和小孩不要选择九曲栈道上去。
五、交通指南
地址:乐山市市中区凌云路中段2435号
公交线路
三路公共汽车
3路公交车从兰州出发,终点在红岩路,共33站。
三路公共汽车
3路公交车从乐山高铁站出发,终点为嘉华水泥厂,共27站。
K1路公共交通
K1路公交车从乐山高铁站出发,终点为嘉华水泥厂,共13站。对于坐动车来玩的朋友来说,K1路特别方便,是去大佛最快的公交路线。
61路公共汽车
61路旅游巴士从嘉华水泥厂出发,终点在国保庙,共36站。
六、景点介绍
大佛位于乐山市中心城区,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与乐山市隔江相望。乐山大佛,高约71米,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品之一。它是石刻的弥勒佛坐像,被诗人誉为“山是佛,佛是山”。山上终年翠竹覆盖,三江汇聚于山脚,享有西南第一山第一水的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道。大佛被评为5A级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全国40大旅游景区之一。
巨型睡佛
“巨型卧佛”与凌云大佛融为一体,气势磅礴,栩栩如生,堪称自然奇妙的奇特景观。雄壮的身姿,健康的影子,趣味自然,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凌云崖路
凌云路被誉为“悬崖上的交响诗”,像一条翱翔的巨龙,隐藏在乐山大佛左侧的七峦和对岳悬崖之间。
凌云寺
凌云寺在凌云山顶,凌云九峰环绕,其殿雄伟壮观。它也被称为大佛寺,因为它是大佛的所在地。距今已有1300多年。
灵宝塔
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因灵云寺后的灵宝峰而得名。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优山
吴优山风景优美,还有千年古刹——五游寺。距今约1300年,在中国寺庙建筑中独树一帜,布局独特,依山傍水,顺势而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