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养殖鲶鱼和野生鲶鱼
辨别野生鲶鱼的方法:野生的土鲶鱼比养的皮肤较光滑,体型健壮,深黄黑色的是野生,浅黄绿色的是养殖的。因养殖的鲶鱼为争饲料常浮到水面,见阳光多些就不很黑。野生与养殖的鲶鱼相比较不光价格相差不少,而且味道差异更大。
鲶鱼,同鲇鱼。分种较多,常见有鲶鱼(土鲶)大口鲶鱼、胡子鲶(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客家俗称滑哥鱼
鲶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鲶鱼种。嘴上共4根胡须,上长下短,肉食性,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可人工养殖。生长速度较快,某些品种能长到很大。
大口鲶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大嘴鲶种。外貌与鲶鱼相似,也是4根须,但口奇大,个体也较鲶鱼大很多。可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即可长到500~750克,第二年可长到1500~2000克,第三年可长到3000~4000克。市场上销售的多是此种鲶鱼,肉质较为平常,价格便宜。
大口鲶的杂交养殖
1、鲶鱼(土鲶)。土鲶即本地鲶鱼,体长,后部侧扁,头平扁,口大,口裂未端止于眼前缘的下方,下颌突出,上下颌具细齿,肉食性,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可人工养殖,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鱼中珍品。
2、大口鲶鱼。大口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的一种鱼类,胸鳍刺前缘具2-3排颗粒状突起,上颌须达到胸鳍基部,尾鳍不对称,上叶比下叶长。南方的大口鲶具有养殖效益高、生长速度快、病害少、耐低温等优点,是适合推广养殖的名优鱼类品种。
3、胡子鲶(塘鲺)。胡子鲶是热带、亚热带淡水鱼类,淡水鲶类,营养丰富,含人类必需氨基酸较全面,肉质细嫩,肉味鲜美,骨少、肉多,生命力较强,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便于饲养管理,我国南方各河川、湖泊均有分布。
4、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埃及胡子鲶又名革胡子鲶、埃及塘鲺,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氧,体色发黑,共8须,头较扁,原产非洲尼罗河水系,现已在华南、华中大部分地区推广,在两广属于淡水养殖高产品种之一。
大口鲶杂交种既具有大口鲶父本固有的个体大、生长快、摄食力强和肉质鲜美的特点,又具有鲶鱼母本固有的较温和、同类相残力较弱,摄食力较低和养殖成活率高的特点。因此,大口鲶杂种在养殖过程中,显示出其杂种优势,综合发挥父母本特有的优点。广大养殖户已从放养大口鲶原种迅速转向养殖大口鲶杂交种;市场上出售的所谓大口鲶鱼亦基本上是大口鲶杂交种。
大口鲶杂交种的养殖技术:
珠江三角洲大口鲶杂交种成鱼养殖基本上采用单养方法,池塘除放养少量的鲢鳙鱼作为控制浮游生物繁殖以外,均不放入其他鱼类混养。每亩成鱼池放养7—8cm大口鲶杂交苗1200—1500尾。投喂饲料全部用切碎的冰鲜杂鱼。
每天投喂1—2次,投喂量最初按鱼总重量的7—8%,以后,随着鱼类的成长,下降至5%。在广东夏季水温(28℃—32℃)的条件下,养殖55—60天后,每尾平均体重0.4—0.5kg,最大每尾0.6—0.8kg,已达商品鱼上市规格。此时若不收获,一直养到年底,平均每尾体重3.5—4.0kg,最大可达6.0—6.5kg。成鱼养殖的饲料系数为2.8—3.0。按每年池塘养殖大口鲶杂交种两造计算,年亩产约1500kg。
大口鲶杂交不育,因此,每年需要通过鱼苗繁殖场杂交育种。珠江三角洲水质污染日益严重严重,而大口鲶和鲶鱼均来自江河,在繁殖过程中,胚胎和仔鱼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对环境污染物较敏感,在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中往往出现因水质欠佳而出现大量夭折死亡。珠江三角洲池塘主产区某些专门从事包括大口鲶杂交繁育的特种水产繁殖场可以考虑逐步从水质严重污染的地区迁移到水质良好的地区继续有效地从事各种优质鱼类繁育工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