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如何养殖
建造养参池
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最好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
放人工海参礁
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海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
参苗的运输
通常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所谓湿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外围用塑料布挡风。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
参苗的投放
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按大苗少投放,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通常300-500头/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30头/平方米,最终成活率可达35%左右。参苗的投放密度除与水温水质有关外,还与投喂管理有关,合理的投喂质量较好的海参配合饲料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
饵料投喂
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均匀泼洒在参礁上及其附近,投喂量按池内海参总重的百分之3-5即可,一般每天早晚各投一次,也可隔天投喂,注意每天投喂时不要向外排水,以免饲料流失造成浪费,7-9月份一般不投喂。
注:海参体重一般达到250克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可根据市场价格和养殖周期灵活掌握,一般深秋初冬收获较多,收获方法主要以潜水捕获为主,有条件的可以排干池水进行挑拣。
洁净无油的锅里盛满纯净水,将洗净的海参放入。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20分钟,熄火后盖捂待其自然凉透,捡出煮软的海参。将硬的海参留在锅中,换凉纯净水再煮,直至全部煮严格控制水温,温度太高太低,海参都不吃东西的,10-20最好。要经常换水,小鱼缸的话最好一天一换。还要营造他生活的环境,礁石珊瑚之类的。这么说吧很难养,自己养几天还行,时间长了。
准备一个游泳池,按照1000克水30克盐的比例将盐加入游泳池,再挥棒搅拌让盐充分溶解。因为水会蒸发所以要记得加水。第一点:水缸编织造礁石,册瑚之类。第二点:要有供氧气设备。第三点:要控制水温,温度太高太低,海参都不利于生存和吃东西想要加快海参的生长速度一般可以在其饲料中添加助长素,添加助长素后不但能加快海参的血液循环的速度,还能改善其代谢功能以及增加食欲,从而加快海参的生长发育,。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就是人工养殖第二种就是野生养殖特别是南方吊笼养殖海参还有陆地圈养海参和大棚养殖海参 ,其他的三种方法分别是虾池养殖、上筏式养殖、海底沉笼养殖,附:放苗条件 放苗规格,可根据每个养殖场、养殖池的具体情况,选择放养中间培育苗种或不经中间培育的海参苗种。海参放苗条件: 1、水深:养成池水深应在2m左右。
海参主要以附着在参礁上的有机碎屑、底栖硅藻为食,同时可以投喂海带、裙带、鼠尾藻等藻类,也可适当投喂一些人工配置合成的饲料。海上筏式养殖模式:选择在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以及未受污染的海区养殖,一般采用与鲍鱼混养模式,利用网笼和塑料桶吊挂水层中养殖,合理的养殖密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8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