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加洲鲈鱼和七星鲈鱼有何不同
加洲鲈鱼
加州鲈鱼生活习性
?1、加州鲈鱼主要栖息于混浊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水域中,如湖泊、水库的浅水区(1~3米水深)、沼泽地带的小溪、河流的滞水区、池塘等。常藏身于水下岩石或树枝丛中,有占地习性,活动范围较小。
2、加州鲈鱼 池塘养殖,喜欢栖身于沙质或沙泥质不混浊的静水环境中,活动于中下水层。性情较驯,不喜跳跃,易受惊吓。加州鲈鱼的适温范围广,在水温1~36.4℃时都能生存,10 ℃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水质要求每升水溶氧量在1.5毫克以上,比鲈鱼、鳜鱼耐低氧能力强。幼鱼爱集群活动,成鱼分散。加州鲈原产地为纯淡水,但经试养证明,在10‰以下盐度,pH值在6~8.5之间的水体均能适应。
3、加州鲈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鱼类,掠食性强,摄食量大,常单独觅食,喜捕食小鱼虾。
加州鲈鱼(学名:Micropterus salmonides)原名大口黑鲈,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太阳鱼科。体延长而侧扁,稍呈纺锤形,横切面为椭圆形。体高与体长比为1:3.5~4.2,头长与体长比为1:3.2~3.4。头大且长。眼大,眼珠突出。吻长, 口上位,口裂大而宽。颌骨、腭骨、犁骨都有完整的梳状齿,多而细小,大小一致。背肉肥厚。尾柄长且高。全身披灰银白或淡**细密鳞片,但背脊一线颜色较深,常呈绿青色或淡黑色,同时沿侧线附近常有黑色斑纹。腹部灰白。
七星鲈鱼
外形特征
分 类 型 态:周缘性淡水鱼类
体 长:约30公分左右。适合捕捉体长约30至50公分,最长可达100公分。
七星鲈属於广盐性鱼种,在淡水、半咸水及海水养殖池中均可养殖。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於河川下游出海口附近或沿海地区,对环境适应力强,具群游性,且生性凶猛,即使生长在养殖池里,偶而也会发生因体型差异悬殊而同类相残的状况,由于七星鲈味道鲜美,且肉质富含蛋白质,坊间传说对伤口的愈合有特殊功效,是手术後病患最常食用的鱼种之一。
七星鲈鱼,学名花鲈 Lateolabrax japonicus ,鮨科,花鲈属的一个物种。
在混养加州鲈鱼的池塘中,混养初期,主养品种规格要大于加州鲈鱼鱼种规格的3倍以上,但不能同时混养乌鱼、鳗鱼等肉食性鱼类。
加州鲈鱼混养量应根据野杂鱼的多少而定。原则上每1000平方米水面按常规方法放养家鱼外,搭配放养体长5-10厘米的加州鲈鱼鱼种30-45尾,或稍多些。池塘条件好的,可放养小规格的鱼种,否则可放养大规格的加州鲈鱼鱼种。一般不另投喂饲料,仅以池塘中的天然饲料为食。养殖8-10个月,到元旦、春节时,收获规格可达0.5千克以上。如果混养池塘中野杂鱼很少,可增大加州鲈鱼的放养比例,每1000平方米放养150尾左右,但需配放约4万尾饵料鱼,如规格为每千克4000-6000尾的草鱼、鳊鱼、鳙鱼、白鲫等鱼苗。饵料鱼分2批次投入,第1批与加州鲈鱼同时放入塘中,规格要尽可能小些;第2批可在7月底或8月初投入。混养池塘要经常加注新水,通常7-10天加注新水1次,抑制水质过肥,防止鱼苗浮头。
池形以长方形为好,要求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面积以l000-2000平方米为宜,不宜过大,水深1.5-2米,应配备增氧机、水泵。放养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生石灰的用量为每l000平方米130-220千克,漂白粉用量为7-8千克。按常规方法进水、施肥来繁殖浮游生物。
池塘中每1000平方米投放50万-100万鲮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饵料鱼鱼苗。适当混养鲢鱼、鳙鱼、草鱼、鳊鱼以帮助清除饵料残渣,调节水质。
按加州鲈鱼夏花鱼种饲养法,饵料鱼体长l.5厘米以上后,每l000平方米水面放养5-8厘米加州鲈鱼鱼种2500-3500尾。设备条件好的可增加放养量。也可以放养已通过驯饵能习惯鱼糜等人工饵料的大规格鱼种(体长4.5-16厘米)900-1500尾。为了充分利用鱼池中的残饵,可增放鲤鱼、鲫鱼种1000-1500尾。为防止杂草,可放草鱼30-45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