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家庭做酱的方法

豆酱是北京传统小菜儿,吃饺子或是下酒都不失为一道好菜。

家庭做酱的方法

原料:无油膘猪肉皮,胡萝卜,黄豆,青豆

做法:

1.先将肉皮入开水氽烫,改刀成一寸半长,较筷子略粗的条;

2.汤锅烧开两大碗水(约是肉皮的三倍),下入肉皮、大料和姜,炖煮至肉皮软烂;

3.汤只没过肉皮时倒入生抽,加盐和鸡精调好口味,入黄豆、青豆和胡萝卜丁略煮后离火;

4.将全部汤料倒入一长方形蛋糕烤盒内,用小勺撇去浮油,晾凉后放入冰箱,成冻后随吃随取。

其生产方法有传统酿造法(即曲法制酱)和酶法制酱两种 [1-2] 。

一、曲法面酱

(一)原料配方

标准面粉105kg,水29.4~31.5kg,曲精粉1059,14.5%的盐水60~80kg,苯甲酸钠适量。

(二)工艺流程

面粉、水→拌和→蒸熟→冷却→接种(加曲粉)→培养→面糕曲→拌盐水→酱醪保湿发酵→成熟酱醪→磨细、过筛→灭菌v成品

(三)操作要点

制酱工艺操作分为制曲和酱醪发酵两部分。制曲是利用原料面粉培养曲霉获得分解蛋白质、淀粉等物质的酶类,同时使原料得到一定程度的分解,为发酵创造条件。酱醪发酵是制曲的延续和深入,以便原料更充分地分解。经过加热防腐处理的酱醪应注意保藏,经常检查有无霉变。应做到先生产先销售、后生产后销售,以保证质量。成品呈黄褐色或红褐色,鲜艳、有光泽;有酱香和酯香,味甜而鲜,咸淡适口,干稀合适,黏稠适度。

二、酶法面酱

酶法面酱是在传统曲法制酱工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其主要是利用蛋白酶及淀粉酶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及淀粉。与传统制面酱工艺相比较,采用酶法水解可减少杂菌污染,提高产成品率。同时可减少制曲工艺,简化制酱工序,缩短面酱生产周期,也能节省劳动力,节约通风制曲能源(即设备投资),并改善酱品卫生条件。

(一)原料配方

面粉100kg,食盐14kg,AS 3.951米曲霉10kg,3.324甘薯曲霉3kg,水(包括酸液)66kg。

(二)工艺流程

面粉→加水拌和→蒸料→冷却→冷却面糕→制酱醅(加粗酶液) →保温发酵→磨酱→灭菌→成品

成品呈黄褐色或红褐色黏稠状,有酱香和酯香气,味醇厚,鲜甜适口。

菜品特色

味美而富有营养,含有蔗糖的甜味和香油的香味,富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甜酱好,完全是用上等面粉晒的,甜酱腌的瓜菜也有特色,我们冬季在保定吃山鸡炒酱瓜丝,酒楼把野鸡也切成丝,和酱瓜抢火合炒,鲜腴脆嫩,和淡入味,还真是一生中很少吃到的好菜,这就是保定的酱菜不是一味的咸,而是胶制以后,不失原来的菜味。

食用举例

担担面酱的做法

担担面酱

担担面酱

主料: 绞肉600公克,蒜头15公克,红葱头25公克,1.酒3大匙,海山酱3大匙,糖1又1/2大匙,酱油膏1/3杯,水2杯,2.白胡椒粉1/2小匙,

做法步骤:

1. 将蒜头、红葱头切末备用。

2. 用中火将绞肉、蒜末、红葱头末炒香至肉末呈7分熟,加入调味料1,改小火煮约20分钟,至汤汁略为收干即可熄火,加入调味料2拌匀即完成。

3. 拌面食用时可撒上2大匙葱花增添风味。 [3]

家常干面酱

家常干面酱

家常干面酱

主料: 蚝油1小匙,香油少许,葱花1大匙,

做法步骤

1. 先将面条煮熟,将所有调味料搅拌均匀。

2. 倒入煮好的面条中,拌匀即可。

昭通酱的做法及配料

1.选择大粒黄豆,豆粒越大味道越浓越香。(大粒黄豆不存在转基因的问题。

2.

2. 时间选择在立春前后,也就是2月份上旬和中旬烀豆做酱块。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做纯豆香味的东北大酱, 根据不同口味要求也可以做带有臭豆腐味的“东北臭大酱”。如果做“东北臭大酱”,烀黄豆时间需要晚25-30天,也就是许多人说的“二月二烀酱”,在农历二月二到二月十二这 段时间,即惊蛰到春分节气。

3.

3. 把黄豆挑洗干净,用水泡18-24小时,然后用高压锅(最好是26cm高压锅,每锅5斤半豆)烧开,保持15-20分 钟再烧开一次,即可将黄豆烀烂。

4.

4. 待高压锅降压后,打开锅盖,把里面的水倒出控干,把烀烂的黄豆揉成块,一锅(5斤多黄豆)做成一块。酱块 越大,发酵效果越好。

5.

5. 酱块在有光的室内放3-4天,外表干燥,整体结实,即可装入纸箱保存发酵。纸箱底用苞米秸秆铺垫,根据酱块的干湿程度确定纸箱的通风。存放酱块的温度在16-22度,缓慢发酵豆香味纯正;正常的发酵酱块上会长出黑灰色的毛。如果要做“臭大酱”,就要在25-30度快速发酵。

6.

6. 下酱的时间是谷雨季节根据天气确定,最好是连续的晴天,气温在18-25度。吉林、辽宁(北部)在4月份下旬的谷雨季节,寒冷地区在5月上旬。如果做“东北臭大酱”,时间要在5月下旬,民间常选择农历四月十八和二十八这一天。

7.

7. 酱缸的大小视酱块的多少确定,酱缸里的酱越多发酵效果越好;酱缸位置一定要朝阳和通 风, 阳光越多越好。把发酵好的酱块弄碎,放入酱缸里,按每斤黄豆加4两盐的比例加盐。加水凭经验,开始不 要加过多的水,可逐步添加。

8.

8. 两天后,开始打杷,把杂物漂出扔掉,连续打5天,把漂浮出来的杂物除净;然后每2天打杷 一次,直到发酵完毕,约45天。下酱60天香味浓厚,此方法做的东北大酱再经过一个冬天 味道更好,连续存放4年可以保持香味不变。

希望对你有帮助!

昭通酱为南昭通一带历史悠久的传统名产,堪称云南省的“酱类之冠”。

原料配方(100千克成品) 黄豆55.6千克 干辣椒17.8千克 食盐17.8 香料(其中:八角占28%、花椒47.5%、 山柰6.2%、 草果8%、茴香19%、 陈皮6.8%)900克

制作方法 1.炒豆:最好按豆粒大小分开炒,既不要炒糊,也不要炒生。

2.磨面:炒好之豆要去壳,磨成细粉。

3.捏团:然后加水捏成每个约1千克重的球形酱粑(每100千克豆再加水75千克左右)。

4.制曲:将酱粑入曲室发酵。掌握好曲室的温度。一般40天左右即可(当地冬季)。

5.下酱:冬去春来即可下酱。将发酵好的酱粑刷去霉毛,粉碎入缸,每100千克曲面加辣椒面35千克、混合香料2千克、兑清水155千克、加用40千克盐调制的盐水,拌匀后,经日晒夜露(雨天加盖),6个月后可食用(中间要搅拌翻缸),即为稀酱。

6.晒酱:昭通酱以稀酱味道最佳,但稀酱不便长途运输。因此外销酱还要经晒酱工序,将稀酱做成干酱团,包装后方为成品。干酱的含水量为35~37%。

产品特点 色泽棕红,鲜艳油润,酱香浓郁,酯香宜人,味鲜醇厚,麻辣咸香,入口回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0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