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河道养殖翘嘴红鲌怎样合理放养?

河道养鱼鱼种的放养数量、规格与混养比例应根据水体的自然条件、饵料情况、鱼种来源、管理水平等来确定。放养方式可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

河道养殖翘嘴红鲌怎样合理放养?

粗养就是在拦截的河道中放养少量鱼种,不投喂饵料,完全依靠水体中天然生物饵料的养殖方式;半精养就是还未达到精养的水平但是比粗养又进了一步的养殖方式,就是建筑较牢固的拦鱼设施后,投放一定的鱼种,除依靠水域中天然生物饵料外,还需投喂一些饵料;精养就是模拟池塘精养的一种方式,在河道中投放较多数量的鱼种,靠人工投喂的一种方式,是目前河道养鱼发展的方向。

放养的种类和数量应依据水质的肥瘦情况确定。在水质较肥的河道中,每亩可以放养规格10厘米的翘嘴红鲌550尾左右,同时放养鲢、鳙、鲮等鱼,以25%为宜,再适当搭配一些草鱼、团头鲂、鲤、鲫鱼等。在河道水质清瘦时,每亩可以放养规格12厘米的翘嘴红鲌350尾左右,同时投放团头鲂、草鱼,可占20%,鲢、鳙鱼占10%左右。

河道养殖翘嘴红鲌应具备哪些条件?

饲料是养鱼生产的物质基础,在翘嘴红鲌成鱼养殖生产的成本中饲料约占60%,因此,有效解决和合理利用饲料是提高养鱼效益的关键之一。翘嘴红鲌是喜肥水、耐低氧、杂食性的鱼类,池塘养殖采取施肥与投饵相结合的方式,可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

饲料投喂要求是“四定”、“四看”,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看天气状况、看鱼吃食情况,看季节、看池水水质情况。投喂饼粕类、麸皮或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池中鱼总重的2%~3%,上下午各喂1次。5月前水温低,应少喂,每日2次(上午9时、下午3时),7~9月水温高,鱼食欲旺盛应多喂,每日投喂3次(上午8时半、中午11时半、下午3时)。到8月下旬,可适当增加精料的比例,每日4次(上午8时、中午11时、下午1时半和3时),10月每日3次,11月每日1次。投喂饲料应均匀投放在饲料台或沿塘边浅滩四周泼洒,以便池鱼均能吃到食料,切勿乱撒或投向深水处,以免造成饲料沉底而浪费。还要经常添喂青饲料,增加食物的多样性,以促进生长,节约成本。

河道一般曲折多湾,呈长条形,与陆地接触面相对较大,流进的有机质也多,水质较肥,有利于提高养殖翘嘴红鲌产量,也是用于养殖翘嘴红鲌的一种重要补充方式。要满足翘嘴红鲌的生态条件,河道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水质要好:养殖翘嘴红鲌的河道,应避开工矿企业的排污处,特别是要避开对鱼类有毒害作用的污染源,就是生活污水,也要经过净化后方可用于养殖。

条件要好:河道两旁的堤坝要牢固,不受洪水和干旱等灾害的影响,要做到涝能排水、旱能保水的要求。河道中进出水口不要太多,并且要确保每个进出水口不能逃鱼,另外河道的水底要平坦,便于管理和捕捞。

水位落差:长年水位落差较小,最好不超过1.5米,夏季水深不能少于1.0米。水位落差过大,超过3米时,水位的急剧变动非常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同时对拦鱼设施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水流:水的流速大,水体交换率高,水体的溶氧高,对养殖翘嘴红鲌是有好处的,但是水流一旦超出养殖翘嘴红鲌所需要的范围,就不利于养鱼。养殖翘嘴红鲌的河道,水的流速以0.7米/秒内为好。

生物饵料:河道中要有较丰富的水生生物,如河虾、野杂鱼、水蚯蚓等,并能较方便地利用,解决部分饵料问题。

用水矛盾:要了解周围农田灌溉、储水、泄洪等情况,在修建拦鱼设备和养鱼时,解决好养鱼用水和水利方面的矛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0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