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水温正常是多少度?水温过高会出现什么情况?
汽车发动机的正常使用温度一般在80?C~90?C之间,有些高强化的发动机工作温度可以达到90?C100?C以上。比如说轿车使用的汽油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在95?C~105?C之间,卡车使用的高强化柴油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在85?C~95?C之间(个别也有更高的,比如带有热管理系统的玉柴发动机)。发动机在这个温度下运行,各部位的配合间隙正好在设计的范围内,燃料在燃烧室内的燃烧状态最好,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各方面性能都处于最佳状态。如果低于这个温度,我们称之为发动机过冷;高于这个温度,我们称之为发动机过热。不论是过冷还是过热,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发动机过冷的影响。汽车熄火停放一段时间后,发动机的温度就会自然冷却到环境温度,这个温度与正常工作温度有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北方的冬季,环境温度甚至低至-30?C,这样的低温对发动机是有很大伤害的。
一般我们把发动机从启动到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之前的一段时间称之为发动机冷启动阶段。有实验数据表明:汽车发动机的磨损 80% 是发生在冷启动的一瞬间,发动机低温时的磨损量是正常工作温度时的6倍!发动机温度为40~50摄氏度时,发动机磨损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这也是在东北地区使用的车辆油耗更高、发动机使用寿命更短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发动机过冷还有更多的的危害:
1、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或空气)温度太低,可燃混合气品质差,使点火困难或燃烧迟缓,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料消耗量增加,有害气体排放也会大幅度增加;
2、润滑油的粘度增大,导致润滑不良,加剧了零部件的磨损,同时也增大了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3、燃烧生成物中的水蒸汽易凝结成水而与酸性气体形成酸类,加重了对机体和零件的侵蚀作用;
4、因温度过低而未汽化的燃料对摩擦表面(气缸壁、活塞、活塞环等)上油膜的冲刷以及对润滑油的稀释,加重了零件的磨损。
所以,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是保证发动机良好工作、提高工作可靠性及延长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条件。现在的汽车采用了很多措施来让发动机快速升温,比如安装节温器、使用风扇离合器或电子风扇、使用自动调节开度的百叶窗、内置式排气管等,我们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要保证这些装置的完好,特别是不允许使用拆除节温器的方法来防治发动机高温。
再来看看发动机过热的影响。一般把发动机温度高于正常温度范围,冷却液沸腾、汽化,水箱盖处冒出浓浓的白雾,这种现象称为发动机高温。导致发动机高温的原因有水泵损坏、缺少冷却液或没有使用合格的冷却液、节温器损坏、风扇不转、水箱表面脏污,散热不好等。发动机高温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1、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温度也比较高,因此实际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就比较少,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发动机的功率、扭矩也随之下降,表现为发动机的动力不足;
2、发动机温度过高时,燃烧室内部的温度非常高,很容易达到汽油的着火点而点燃混合气,引发爆燃,引起强烈的发动机冲击和振动,使零件因承受额外冲击性负荷而造成早期损坏;
3、发动机温度过高时,活塞会过度热膨胀,使活塞与缸壁之间的配合间隙减小甚至消失,从而使活塞运动阻力增大,甚至将活塞、缸壁拉伤。其它各运动件的正常间隙也被破坏,导致磨损加剧,甚至损坏;
4、发动机温度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随之下降,在摩擦表面不能形成良好的油膜,致使润滑情况恶化,从而加剧了零件的磨损;
5、发动机温度过高时,活塞环弹力会急剧下降,因此不能良好的密封活塞与缸壁的间隙,不能更好的完成刮油、布油的功能,由此会引发发动机下排气、烧机油等故障。并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实践证明,如果发动机经历过两次高温,活塞环的弹力基本消失,发动机会很快出现烧机油的故障。这时只能大修发动机。其它各零部件的机械强度也会降低,甚至产生变形破坏摩擦副。
所以,不论发动机的温度过高还是过低,对发动机都是有很大危害的,会极大的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我们在使用中一定要保持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完好,不要轻易拆除或调整冷却强度调节装置,保证发动机工作温度正常。
汽车水温为何
几分钟就能升温
我们汽车发动机的最大热效率现在只有40%左右,平时30%的效率已经不错了,也就是说,烧完100块钱的油,顶多有40块钱用来推车,剩下的会转化为热能。浪费热能不说,还得散热,不然热量散发不出去,温度会越来越高,材料强度下降,发动机就扛不住了它,那样的话,我们开的就不是汽车了,而是移动的炸药包,气缸内的温度被冷却液吸收后,冷却液必须及时散去温度,使发动机冷却。
冷却液在水泵的作用下流向前散热器(水箱),冷却液从散热器上方的顶部注入,大部分热量随着冷却液流向散热器底部而散发,冷却后的冷却液返回发动机散热通道,继续从气缸吸收热量,发动机在反复循环中达到散热的目的。节温器一般安装在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的出水管内,固定牢固并关闭和打开,使发动机内的冷却液和散热器内的冷却液循环,早上冷启动时,发动机内水温低,节温器关闭,发动机内的冷却液不随散热器循环。
几分钟后,发动机内的水温升高,当恒温器的工作温度达到正常时,恒温器打开,发动机冷却液和散热器内的冷却液大量循环,使发动机和水温保持在85-90度的正常工作温度,不会继续升高。为了使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必须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因为现代汽车发动机都有强制循环水冷系统,该系统包括车主们熟悉的恒温器、水泵、散热器等。
它的整个工作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水泵作为能源,将制冷剂在压力下输送到整个水冷系统进行循环,最后,到达散热器后,多余的热量被释放到空气中,这通常被称为冷却系统的大循环。小循环和大循环的区别在于它不经过散热器,当汽车刚从冷启动时,水冷的工作就是小循环,让发动机达到最舒适的温度控制尽快达到燃油经济性,一个常见的故障现象就是恒温器失灵,如果恒温器一直开着,水冷系统会一直保持一个大循环。
发动机会慢慢升温,所以车主会觉得车突然耗油很多,发动机水冷系统的学名是强制循环水冷系统,系统结构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补偿水箱、发动机机体和缸盖中的水套等辅助设备其工作原理比较简单。水泵是冷却系统中的驱动元件,它压缩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保证其在系统中循环,冷却液从汽缸壁吸收热量时升温,然后向上流过汽缸盖,最后进入散热器,散热器将冷却液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
为了加速散热,通常使用风扇来加速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流动,冷却后的冷却液从散热器底部流回水泵,继续参与循环,这样,冷却液不断循环,收集和散发燃料燃烧后的多余热量,当车辆从冷态启动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会在数分钟内迅速升高。
这是因为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在冷启动时完全进入低循环模式,发动机的冷却液直接在气缸套中循环,此时,冷却液会迅速升温,但当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大循环开启,冷却液进入降温状态,这样,在大循环和小循环的切换过程中,可以最精确地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0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