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一般在什么位置
涡轮增压器一般在排气歧管附近,因为涡轮增压器是需要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推动的,所以涡轮增压器与排气歧管连接。
有些横置发动机的汽车打开发动机盖之后就是可以看到排气歧管的,有些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是在前面的,有些是在后面的,排气管与涡轮增压器连接。
涡轮增压技术是当下很多发动机都在使用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不提高排量的基础上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这样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
涡轮增压的原理也是非常简单的。
涡轮增压器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进气涡轮,另一部分是排气涡轮。
进气涡轮与排气涡轮是同轴连接的,并且排气涡轮会与排气歧管连接,进气涡轮会与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连接。
当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后,排气是有足够的能量推动排气涡轮旋转的。
当排气涡轮开始旋转,进气涡轮也会旋转,这样进气涡轮能压缩空气并将空气吹入发动机汽缸内。
进入汽缸的空气增加之后,喷油系统会多喷油,这样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就会变强。
涡轮增压技术是非常好的,并且涡轮增压发动机想要提升动力也是非常简单的。
为了更好的理解涡轮增压器的增压的技术,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绝大多数的乘用车或者商用车的发动机,都是四冲程的。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通过对进气控制阀,排气控制阀的开关来实现进气,排气的过程。
通过控制火花塞得点火来控制气体燃烧时间点。
然后通过ECU把吸气,出气,燃烧按顺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则发动机就能实现正常运转。
总之对于单个气缸来讲:一个工作循环包含4个冲程,曲轴完成两个旋转。火花塞点火一次
对于三缸机来讲: 曲轴转两圈,发动机三个缸分别完成一次工作循环。火花塞一共点火三次
对于四缸机来讲: 曲轴转两圈,发动机四个缸分别完成一次工作循环。火花塞一共点火四次
吸气过程,当活塞向下运动,进气控制阀开启,空气或者燃油混合物,通过进气控制阀被吸入到气缸内。
压缩过程: 活塞向上运动时,进气门控制阀关闭,刚被吸入的新鲜空气开始被压缩。
膨胀过程:当火花塞执行点火命令后,气体急剧膨胀产生爆炸,推动曲轴连杆曲轴向下运动,
排气,当曲轴连杆由于飞轮产生的惯性,使得曲轴继续运动,也就是活塞向上运动时,这个气体被排出。
以上是发动机的基本运动过程:通过该过程我们能够得出三种方法能够提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第一种:增大扫气量(吸入气体体积)
增大发动机的单缸直径,或缸桶体积
尽可能多的吸入气体到燃烧室,使得尽可能多的气体和更多的汽油进行混合燃烧,好比用大灶,自然火势就旺。 火势旺自然能够达到增加功率输出的目的。
增多发动机的缸数
如果单缸能力有限,就多用几个缸,比如说3缸,4缸,6缸,8缸,10缸,12缸等,但是不能过多,毕竟发动机缸数越多,体积越大,重量也重,会侵占空间,降低燃油经济性。
第2种增加发动机的转速
通过增加发动机的转速,也能提提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转速增加也就是提升发动机的单位时间内的点火次数。单位时间内发动机点火的次数多了,那无疑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会变大,但是由于机械稳定性的原因。我们不能让发动机的转速无限放大,因为发动机的转速过大,导致的磨损就是一个致命的不利因素。转速过高,发动机过热,润滑不及时,冷却不够等,都会带来,发动机的寿命的降低。发动机转速可以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来进行测算。
曲轴位置传感器其中一种
第3条采用增压器来进行增压
以上两种都基本上是自然吸气发动机常见的技术,但是对带有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有点不一样的,因为自然吸气发动机靠自己的吸力,去吸收的气体是有限的,一般吸力只能达到-10KPA以内.
而被增压的压缩气体往往能达到,两个标准大气压以内,由此增压发动机吸入的气体,是自然吸气发动机吸入气体的压力的10-20倍左右。
由于我们的空燃比理想状态是14.7:1,吸入气体多了,那相应的我们也需要增加燃油的喷射量,对应更多的燃烧。
由此在相同的转速,相同的气室体积的情况 下涡轮增压 发动机输出功率会大很多。
但是增压也会带来一个坏处,就是进入发动机的气体进过压缩后,气体温度都会升高,这是基本的物理常识,这里就不解释。
由于气体被压缩,气体被加热了,温度达到了180度以内。而一般来说进气温度要求不高于55度。
我们知道气体在温度高的情况下密度会变小,那这跟我们需要充足的空气是矛盾的。所以我们需要冷却进气气体,我们需要把气体的密度尽可能的提高,让发动机吸入更多的气体。由此我们必须使用中冷器。
所以说中冷器是一个能够提升燃油消耗,和功率需求的一个装置。
通过中冷器使得进气温度降低到正常值,会使得相同的压力下,气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气体更多,或者说密度更大。
同时由于进气温度低,会让燃烧的温度降低,同时能够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
总之:发动机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大家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慢慢摸索,调试才能得到一个较好的功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l7594825,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0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