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竹的养殖方法
凤尾竹的养殖方法:
1、温度:这种植物喜欢温暖的环境。其他三个季节还好说,就是在冬季,若是比较偏北的地方,它的养护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为了不让它被冻伤,冬天的温度必需在零度之上,才能使得它安全度过冬天。
2、光照:它喜光,不过耐阴性也比较不错。但是,相比之下,还是光线好的条件下成长得好。因此,还有“向阳则茂”的说法。所以,最好将它放在散射光照的地方。比如,通风、光照皆良好的窗口。在冬季需要特别注意,这时的阳光对于它越冬具有作用,需要提供充足光。
3、土壤:它喜欢酸性的,中性的也可以。具体来说,PH值需要在四点五到七。另外的要求还有疏松、肥沃、易于排水等。可用农田的土,掺入一些红壤土,或者腐殖土、细沙等。不要用碱性的土,也不宜用泰国粘重的土。若是碱性比较强,可以加入一些硫酸亚铁中和中和。
4、水分:它喜湿润,又怕积水。在刚栽种过后,需要浇透一次。其他的时候,仅保持湿润就可以,不要积水。夏季的次数相对来说是最多的,一到两天一次。除了浇水,还可以经常向它的叶片上喷点水。
5、肥料:主要是有机肥,腐熟的粪便等都可以。它们主要作为基肥,混入盆土中。另外,还可以每个月施加一次氮肥。
扩展资料:
凤尾竹的日常养护要点:
1、土壤栽种凤尾竹的时候,最好把它栽种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地栽凤尾竹可以施入发酵的动物粪便做基肥,基肥可以改良土壤的透气性,使土壤疏松透气。
如果盆栽凤尾竹的话,最好用肥沃的园土、腐叶土、沙土混合 , 然后在土壤中加入发酵的饼肥渣。这样的土壤疏松通气、肥沃、排水良好,凤尾竹的根系在里面自由生长呼吸,植株也会越长越好。
2、光照养殖凤尾竹一定要注意光照问题,如果光照不足,植株就会瘦弱,叶片没有光泽,因为凤尾竹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只有阳光充足了,植株才能生长的茎杆粗壮,叶片碧绿有光泽。春季气温不是太高,光照比较柔和,可以把凤尾竹放在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养护;
夏季和早秋的时候,阳光比较强烈,避免阳光直射,如果要晒太阳的话,最好在早晚进行照射,防止强烈的太阳光晒伤叶片。
3、浇水要想让凤尾竹生长旺盛,浇水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如果水分不足,植株无法通过吸收水分来摄取营养,所以说浇水对凤尾竹来说非常的重要,但是浇水也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的同时避免积水。春季万物复苏,凤尾竹开始萌发新芽,长出枝叶,所以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
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植株正常的萌芽生长。夏季高温,盆土中水分蒸发较快,一般情况下每天都要进行浇水,浇水要在正确的时间进行,不要在温度过高的中午浇水,防止水温太高烧根,最好在早上和晚上浇水,因为早晚温度低 ,水分在土壤中留的时间长,有利于植株吸收。
秋冬季节气温较低,给凤尾竹浇水要减少水量和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润,浇水一定要浇透,避免只浇表面引起植株生长不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凤尾竹
凤尾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凤尾竹原产中国南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那凤尾竹要怎么养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凤尾竹的养殖 方法 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凤尾竹怎么养
栽培方法
凤尾竹可用分株、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但因竹类不易得到种子,扦插又难以发根,故分株是主要的繁殖方法。
分株可在早春(2 - 3月)结合换盆时进行。分株时将生长过密的株丛,从盆中倒出,从根茎处用刀切开,另行上盆。注意不要伤根。切分时至少要让每个笋芽都带有一枝老竹,并尽量保留须根,以期保证成活。新分的植株要栽在大小适中的盆内,培以沃土,注意灌水,保持湿润,置于半阴处养护,笋芽将迅速成长。
种子繁殖宜在4 - 5月进行,播种前应用温水浸种1?2天。播后约40天就可发芽。幼苗生长很慢,约前半年后才能移栽培养。
扦插在5 - 6月进行,将一年生枝剪成有2~3节的插穗,去掉一部分叶片,插于沙床中,保持湿润,当年可生根。
移栽需在2-3月进行。盆栽,每2-3年换盆1次,将老竹取出,扒去宿土,剪除细小地下茎和老竹,加入肥土。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放半阴处养护,勤向叶面喷水,每月施肥1次。冬季搬入室内向阳处。
修剪方法
凤尾竹在生长季节会不断地从根际抽出嫩秆,若因过高而影响整体的构图时,可截去过高的部分。凤尾竹盆景讲究姿态与神韵,其技干须有立有俯、疏密有致、高低参差。茎秆过多时会有密实气塞之感,从而影响盆景的观赏效果,应视生长情况疏去过密的枝秆,特别应注意将生长衰弱的秆剪去。
简易盆栽
1、凤尾竹应在春暖后进行上盆,把丛生的竹子挖出,每7~8根为一丛,留基部10厘米左右,剪除上部枝条,分别栽于泥盆。
2、凤尾竹耐寒力稍差,冬季应移入室内保暖。夏季则不宜曝晒,需放在荫棚下养护。
3、 生长旺盛时期应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忌积水,以免造成烂根。
4、 每年生长时期还需追施2 - 3次肥料,以保证良好的生长,同时应短截生长过长的枝杆。
注意事项
1、 盆栽的凤尾竹,夏季宜移至室外阴凉处,并注意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还要向叶面喷水,地面洒水,以保持空气湿润,才能使凤尾竹枝叶青翠。夏季干燥热风,会使凤尾竹叶片枯焦,必须适当降温,防止闷热。冬季需放在室内,控制水分,并停止施肥,室内温度需保持在10℃以上。
2、 生长期间,每隔20天左右需施1次液肥。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饼水,或复合液肥。冬季应停止施肥。
3、 凤尾竹不必年年换盆。一般每2年换盆1次。盆栽的培养土,以腐叶土1份、园土0.5份、及少量河沙和砻糠灰等混合配制而成。
4、 高温季节,应把盆栽竹移至阴凉处,避免烈日暴晒。并向叶片喷水,保持叶色翠绿。冬季须将盆栽竹移至背风向阳处或室内.装盆时间散生竹装盆时间以春季竹笋出土前的2、3月份和秋季9、10月份为佳,其中地被竹以2月最佳。丛生竹因为夏秋出笋,以春季3至5月为好。
造林密度:
1、 成片风景竹林 根据成林的快慢要求,可亩栽40~160丛。
2、 竹类品种园 每品种可栽种10至数十丛不等。
3、 庭园配景竹 一至数十丛均行。
整地方式:
以穴状整地为主,穴深书30~40厘米,穴大0.5米见方。
凤尾竹的主要价值
多 种植 以作绿篱或供观赏。
装饰价值
凤尾竹为丛生型竹子,固定在原地生长,不致蔓延成片,适于在庭院中墙隅、屋角、门旁配植,幽雅别致。植株较小的凤尾竹可栽植于花台上,也可制作竹类盆景,同时也栽于寺庙庭园中。在南方地区,凤尾竹也常作为低矮绿篱的配植材料广泛应用
凤尾竹叶细纤柔,风韵潇洒,耐阴,故是室内良好的观叶植物。将数株植于深色的浅盆中,旁配美石、配件等。组成丛林式盆景摆放于书桌、茶几上,则颇具山林野趣。也可栽植于庭园、天井和窗前,每逢中秋月明之夜,合家团圆共同欣赏婆婆之竹影时,一定会乐趣倍增的。
凤尾竹秆茎矮小,密生小枝,细柔下垂,潇洒脱俗,风姿秀雅,能给人以清新爽快之感。宜栽于河边、宅旁,也可和假山、叠石配植。既可让其自然生长,也可修剪成球形。
凤尾竹枝叶纤细,茎略弯曲下垂,状似凤尾,体态潇洒,观赏价值较高,宜作庭院丛栽,也可作盆景植物,配以山石,摆件,很有雅趣。
药用价值
来源:为禾木科植物凤尾竹的叶、叶芽。
功效:清热除烦,清热利尿。
主治:用于外感发热、神昏谵语,手足心热、心烦,小便不利,淋涩不通。
性味归经:甘,凉;心、膀胱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别名:观音竹(《广州常见经济植物》)又名:散尾葵
中药化学成分:同属植物 Bambusa multiplex含有茁长素(auxins)。
考证:《植物名实图考》谓:?现音竹,饶州山坡有之,以千层喜。春时短叶中抽细葶,发小叶,梢开绿花,长柄如石斛。一瓣长圆如小指甲,向上翘如首,下有三细尖瓣,下垂如足;复有一长瓣,弯曲如尾。白心点点,颇似青蛙翻肚。茎花齐发,长六七寸,殊状罕俪。?与图对照,此观音竹实为本种。
凤尾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土壤选择
种植凤尾竹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凤尾竹适宜生长在肥力大,土质疏松,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中。平常用于种菜的土壤就非常适合,并且花农们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部的呼吸,有利于凤尾竹鞭根及枝叶的生长。
2、及时施肥
别看凤尾竹是一种观赏植物,想要提高凤尾竹的外观,提升商品价值的话,施肥是必不可少的。在养殖前一定要施足底肥,底肥可以使用农家肥和池塘淤泥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与肥力,有利于凤尾竹的营养吸收,还能够促进新生凤尾竹的生长,使养殖一直处在高效状态。
3、合理浇水
凤尾竹的生长要有一个合理的浇水方法,保证土壤处在湿润的状态,发现土壤有干旱的趋势时,要及时浇水。但是水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出现涝害,导致凤尾竹的生长受阻。在夏季高温干旱的环境下,要高频率的在枝叶上浇小水,秋冬则要适量减少浇水量,可5天左右浇一次水,加强水分管理促进凤尾竹的生长。
4、控制光照
凤尾竹是一种非常喜光的植物,如果在凤尾竹的生长过程出现光照不足的现象的话,会导致凤尾竹茎叶生长受阻,软弱无力,受绿面积减少,观赏性下降,将商品价值。所以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光照时间及强度,保证凤尾竹正常生长,保护自身的养殖经济效益不受影响,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5、温度管理
凤尾竹喜温不耐寒,不适宜生长在低温环境中,如果在生长过程中温度过低,会导致凤尾竹生长无力,植株矮小,叶片稀疏泛黄,容易出现冻害等现象。所以在养殖的时候要保证温度适宜,冬季的最低温度也不能低于0度。
6、注意事项
其实上面五点不仅是凤尾竹的养殖方法,也是养殖凤尾竹的注意事项。控制好水肥,温度和光照等,可以保证凤尾竹正常生长发育。并且要观察凤尾竹的生长情况,做好修剪工作,如果没有及时修剪的话,凤尾竹植株参差不齐,观赏价值极低,导致养殖效益降低。而且要注意土壤的情况,及时补水补肥,让凤尾竹处在良好的养殖环境中生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0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