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的养殖技术
1、建立养殖池:养殖池规格为长3-4m,宽2m,深2m,底部铺上一层壤土,压实后,铺上20cm厚的腐殖质土,然后撒上一层发酵牛粪或马粪、碎麦秆、谷糠,最后撒上长麦秸或玉米芯、稻草。2、苗种获取和投放:每年4-5月份以及9-10月份期间,使用手电筒于野外诱捕成虫,然后挑选优质个体投放(每平方米投放10对蝼蛄)。3、饲喂:青饲料每天都需要投喂,精饲料每1-2天投喂一次。
一、建立养殖池
1、蝼蛄养殖池的规格为长3-4m,宽2m,深2m,砖灰结构。
2、在养殖池的底部铺上一层1m厚的壤土,略微压实之后,铺上20cm厚的腐殖质土或含有农家肥的土(要求湿润疏松),然后撒上一层发酵的牛粪或马粪、碎麦秆、谷糠,最后撒上一层长麦秸或玉米芯、稻草,养殖池口使用铁纱笼罩盖住,进行遮阴和保温,防止蝼蛄逃跑。
二、苗种获取和投放
1、在每年的4-5月份以及9-10月份期间,利用蝼蛄具有较强的趋光性这一特点,使用手电筒或者是黑光灯,于野外诱捕成虫。
2、对诱捕到的成虫进行筛选,将肢体完整,有活力的优质个体,投放于养殖池内进行饲养。一般每平方米投放10对蝼蛄。
三、饲喂
1、可以用于投喂蝼蛄的饲料主要有麦苗、谷苗、玉米、高粱、嫩叶、瓜果皮、其他菜叶等青饲料以及煮熟晒干的谷粒、炒香的豆饼、花生饼渣、麦麸等精饲料。
2、精饲料在投喂前,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具体方法如下:准备5kg禾本科青苗干粉,0.5kg炒香麦麸,50g干酵母,1kg炒香的豆饼粉,1.5L清水,混合后,搅拌成稠糊状,然后压成薄饼,切成小块,晒干保存,投喂时压碎成米粒般大小即可。
3、青饲料每天都需要投喂,精饲料每1-2天投喂一次。
4、在每天的晚上投喂,投喂的饵料以能够吃完为宜。
四、管理
1、如果气温过高,应当采取遮阴措施,或者是在养殖池周围泼水,进行降温。
2、如果养殖池内过于干旱,应当泼洒适量的水,增加湿度。
3、冬季的时候,在池内铺上秸秆进行保温,同时在养殖池边上搭设防风设施。
4、每年春季将养殖池内20cm深的腐殖土用大孔筛拣出成虫并除去杂物,保留一部分优质虫作种虫即可。
5、如果土壤中的虫粪较多,或者是有结块、寄生虫螨等,应当进行更换。
近些年,虫子美食逐渐流行起来,在很多特色小摊中,我们都能看到各种小虫被炸成美食。虽然看着有些重口味,但是这些美食却深受吃货们的喜爱,很多人会出于猎奇心理而尝试,其中土狗便被广大食客推荐。这里说的土狗究竟是个啥呢?
土狗也叫蝼蛄、拉拉蛄、天蝼等,其体色呈茶褐色,前翅较短,后齿较长,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凹陷明显的暗红色心脏,行班,前足壮硕,主要用于嚼动和补时,常能在乡间田边看到它们的踪迹。不过这个小小的虫子凭着自己的本事,混成了农民伯伯十分厌恶的害虫之一。蝼蛄食性很广,嗜好香甜的食物,会采食农作物的叶片以及根茎,主要喜食玉米、谷苗、麦苗等作物,在农民忙着播种或者收获的时候,他们就忙着破坏喽工,会直接啃食植物幼苗的根茎嫩叶,造成幼苗成活率大幅度下降,水稻田便深受其害。
通常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左右,越冬的蝼蛄开始活动,大量的长若虫出现取石,以满足其产卵和生长发育的需要,造成不少农作物缺苗断条,无法生长。秋季的时候,为了过冬,他们便会回到地面处时,这也是他们一年中二次危害的时机。此外,蝼蛄擅长打洞,经常在土下开掘地道,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苗根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干枯而亡,致使作物减产。看着辛辛苦苦栽种的农作物付诸东流,农民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因此,只要一有机会,农民必然不会放过他。蝼蛄有趋光性,居民的房子、灯光会吸引他们,因此很多人利用这一特性引诱消灭他。以前蝼蛄在田间十分常见,个个长得肥硕,看到时农民会抓起来拿去喂鸡喂鸭。旦晶石不同往日,通过科学家研究发现,蝼蛄的价值并不局限在喂鸡喂鸭这方面,它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蝼蛄可以用来治疗水肿,对泌尿系统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效用。有研究表明,用蝼蛄提取物处理伤口表皮和伤口愈合的速度会更快。
除此之外,蝼蛄还有更多的药用价值等待着挖掘,因此身价也水涨船高,甚至已经能卖120元美金。如今,蝼蛄已经成为一道美食,很多人会将蝼蛄油炸之后再爆炒,撒上椒盐,据说味道能够把隔壁家的小孩馋哭,相信在农村的许多小伙伴都有吃过这道美食。蝼蛄的卖相不太好,但由于它体内含有多种氨基酸以及丰富的宏观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比不少的牛肉、鸡肉、鱼肉的蛋白质含量还要高,因此深受吃货追捧,甚至发展成为一些地方的稀罕美食。随着他的价值逐渐被广泛知晓,人工养殖蝼蛄这一行业慢慢兴起,不过由于受到的限制太多,并且不宜饲养,因此就目前而言并不适合大规模推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蝼蛄呢?如果是你,你敢尝试吃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0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