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鹤壁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1、淇滨区桑园小镇·太极图景区
天然太极图旅游区坐落在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境内淇河南山段,沿快速通道、西南线、鹿上线都可到达,交通十分便利。景区规划面积218.85公顷,是因秀丽的淇河水在这里由东向西形成鲜明的反“S”形流向,两岸青山自然在这里形成了两条鲜活明亮的阴鱼阳鱼,成就了一幅神奇的阴阳太极图。整个景区神意纵横,灵气弥漫。
2、鹤壁云梦山风景区
云梦山,又名青岩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南十五公里,属太行山脉,主峰海拔577米,素有“青岩表仙境之胜”之称。景区面积约26平方公里,区内峰峦叠嶂,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景色壮美、文化内涵丰富,主要由战国古军庠、上圣古庙及云梦五里鬼谷大峡谷游览区、云梦大草原游览区三部分组成。
3、大伾山风景名胜区
大伾山风景区,位于鹤壁市浚县城关镇伾浮路。山上寺庙洞阁棋布,摩崖碑刻林立,松柏夹道,曲径幽回,自古即为“河朔胜景”,景区现存道观佛寺古代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随时筑势,错落有致,各具特色。大伾山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而且是大禹治水所到之处,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您回味无穷,流连忘返,优美的山顶风光又会使您如入仙境,飘飘欲仙。
4、五岩山旅游区
五岩山,又名苏门山,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市中心西北10公里,为牟山一余脉。因山有五谷五 峰,故曰五岩。山势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1.5公里,群峰环绕,岩石峥嵘,至高点 海拔574.9米。 五岩山古有两观一寺,南为五岩寺,北为栖霞观,下为葆光观,是佛教道教圣 地,均焚于战火。现当地百姓自发在原址复建,成为周围市县群众的游览胜地。
5、淇滨金山旅游区
鹤壁市淇滨金山旅游区是国家3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金山办事处。毗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距鹤壁市中心5公里。是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2004年成立金山寺景区管理处,正式对其进行开发和建设。
因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创始人墨子在此地居住多年,当地又有人称金山为“墨山”。坐落于此的金山嘉佑禅寺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北宋嘉佑年间,是一座佛教文化浓重的千年古刹。
6、古灵山风景区
古灵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境内,有“灵山抱妙寺,神泉涤心埃”的美誉。景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山水景观,交织一起,成为激水漂流、休闲度假、登山探险、祭祖朝拜的游览胜地,区内主要有灵山、龙山、虎山、尖山、女娲峰、孕育峰、观音显圣、双剑横秋、金龟攀壁、骆驼峰、眼睛圣母像、窃窃私语、神仙对弈、灵猴石像、情人石、九龙峡、财神沟等景点。
浚县山旅游景点简介 浚县山简介
浚县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地处安阳,濮阳,新乡,鹤壁的中心,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早在6000多年前,便有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殷商时期称为黎,西汉高祖年间设为黎阳县。
?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华北第一古庙会”空前的规模。古庙会起于后赵时期,至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与山东泰山庙会,山西白云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并称为“华北四大庙会”。每年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高峰时间,每天的客流量高达50多万人,用一个毫不夸张的说法,站在人群中,你不用走,双脚离地,也可以被人群裹挟着前进,宋丹丹小品里的台词用来形容浚县庙会再恰当不过了,“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每年正月初一,初九,十五、十六这几天,以村镇为单位的民俗表演便在黄河路,青檀路、伾浮路、古城北街进行,绵延十公里。很多的民俗表演节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多数是从古代延续而来,如舞狮,舞龙,盘古,秧歌,旱船,高跷,背阁等等,让游客大饱眼福。让人感到留恋万分还有,几乎在相同的地段各地做生意的人摆满了摊位,各种吃的玩的,当然还有很多平时看不见的稀罕玩意儿。最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还有各种的小吃,如石子馍,活络、炸虾、烤串,年糕等等应有尽有。另外还有各种泥捏的动物和人,惟妙惟肖,因为浚县是全国有名的泥塑之乡,俗称“泥咕咕”。遗憾的是,因近两年疫情的影响,古庙会也被迫暂停了。
说到浚县一定要说的两座山,大伾山和浮丘山,相比大伾山,浮丘山的名气要小许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两座山是远近闻名的香火圣地,所以正月里前来浚县的多数是香客,只要你走到山脚下,远远的就闻见了香火的味道。大伾山上现存的佛寺道观七处,名亭八座,石窟六处古建筑100多间,摩崖石刻460余处。
太极宫为大伾山最高峰,也是大伾山的标志,建于康熙十六年,是一座八棱柱形的三层高楼,通高30多米。
? 天齐庙为隋末瓦岗军镇守黎阳时所见,用于练兵点将,瞭望敌情,现已香火鼎盛。
太平兴国寺位于天齐庙的东北,该寺的石崖上刻有许多唐、宋、元、明、清各代的题记,该寺有殿宇20余间,面积约2600平方米。
? 天宁寺,也就是大佛所在之处,始建于北魏,以后历代曾数次重修。天宁寺历史悠远,元代以前称为大伾山寺,明代改为天宁寺。在天宁寺东西轴的最西端,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该石佛为北方第一大佛,有着“八丈佛爷七丈楼”的奇谈,素有“南看乐山大佛,北看伾山大佛”之说,开凿于16国的后赵时期,距今约1600年,这座庄严肃穆,慈善而神秘的大佛,见证了黎阳古城1600余年的沧桑变迁。
? 紧挨大佛北边的崖壁上,有许多名人的摩崖题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王守仁的一篇《大伾山赋》,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因不少人前来拓印,现已加玻璃盖保护。
现在正值早春,顺着天宁寺北边青砖铺成的台阶而上,会看到长约300多米的迎春花正在盛开,柔软的枝条从上倾泻下来,形成了一道花墙。每当这个时候,这道迎春花墙变成了整座山的亮点,过往的人们都频频驻足留影,拍下新年里第一张最美的影像。
本人实在不善于写说明性文字,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另外,大伾山的景点还有吕祖祠,壶天道院,恩荣坊,纯阳洞天,阳明书院等等,还有数不胜数的摩崖题记。如果就古老的浚县而言,我所介绍的不及十分之一,比如还有浮丘山上的碧霞宫,以及古城内的治阁、古城墙、古县衙、翰林府、文庙、大运河,以及离古城不远的黎阳仓等等,有机会再给大家详细介绍。
1、浚县大伾山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是大禹治水所到之处,故称“禹贡名山”。它是浚县古老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大伾山,位于河南省鹤壁浚县城东,故又称东山。因其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而著称于世。该石佛始建于北魏,依山开凿,总高八丈,藏于七丈高的楼内,素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称,为世界佛屋景观之唯一。古时,黄河流于其脚下,每到雨季,常会洪水泛滥,故雕石佛以镇之。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属国家“AAAA”级景区。大伾山上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摩崖碑刻460余处,各具特色。
2、大伾山虽无泰山之伟,华山之险,黄山之秀,但它平地拔起,孤峰凌云,山势奇特,气象峥嵘。山上寺庙洞阁棋布,摩崖碑刻林立,松柏夹道,曲径幽回,自古即为“河朔胜景”。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登山揽胜者代不乏人。大伾山与浮丘山对峙,卫河环城傍绕,“城中有山,山上有城,山下有水,山水辉映”,构成风格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1994年1月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