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胡德明的3.6

3.6.1.论文

胡德明的3.6

《安徽芜湖清水话中的“无宾把字句”》,《中国语文》2006年4期。

《安徽芜湖清水话中对象完成体标记“得”》,《方言》2008年4期。

《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词发展顺序的理论解释》,《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

《“谁让”问句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2期。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综述》,《汉语学习》2009年4期。

《反问句的语用价值——诱导性与隐涵性》,《修辞学习》2008年4期。

《“就”与反问句关联的理据》,《汉语学报》2008年4期。

《从反问句生成机制看“不是”的性质和语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3期。

《反问句中副词“还”的意义类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版》2008年6期。

《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反问句研究综述》,《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1期。

《五十年代以前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6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反问句研究》,《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5期。

《一种特殊的反问句——归因句》,《现代语文》2007年8期。

《副词“也”用于反问的反问句格式》,《亳州师专学报》2008年4期。

《“连”字成分的焦点及相关问题》,《海南大学学报》2002年4期。

《“蛋糕”带给我们的流行语》,《语文建设》2003年4期。

《三种句式在焦点表达上的差异》,《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6期。

《副词的语义指向及相关的歧义结构》,《学语文》1998年6期。

《汉语句子的焦点及其语音特征和句法表现手段》,《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1期。

《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阿民),《学语文》2003年5期。

《方位词“上”“下”的文化阐释》(阿民),《学语文》2001年3期。

《说“老板”》,《学语文》2000年2期。

《“连接”与“联结”辨》(第一作者),《语文学刊》2008年1期。

3.6.2.著作

《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第二作者),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语法·修辞·逻辑》(合著,撰写修辞编三章),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

《语言学概论》(安徽省自学考试网络助学课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2003年3月通过了省教育厅鉴定、验收。

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2008年完成,30万字,出版中。

李慧敏的《中华颂》原文如下:

有人问 哪里是你的家

我回答 向东方走

有个美丽的地方叫中华

那是一方灵秀的土地

盘古开天留下了久远的神话

黄河水在那里孕育了黄皮肤的儿女

时代巨人缔造出社会主义国家

四大文明 有我中华

四大发明 始于华夏

星汉灿烂 筑起了多少璀璨的灯塔

紫气东来 点染出江山如画

翘首强汉 你能听到金戈铁马

回眸盛唐 你会看到威仪天下

可强汉盛唐只是先辈的潇洒

青春中国 才是真正的风流年华

是啊,改革开放

一次大手笔的抒发

宏大的谜面

要用宏大的篇幅才能解答

春天的故事

唱响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港澳回归?

把屈辱的历史洗刷

百年奥运

是中国精神的升华

嘹亮的国歌

仿佛还回响在北京的盛夏?

神七飞天

留下了一段动人的佳话

太空里的一面红旗

你映红了地球上的万朵云霞

也许

那之前 你还看到了一场大灾难

但大难之中你才真正了解我的中华

就是那一刻

全天下的龙族儿女成为了一家

亿万人的牵手

创造了一个感天动地的神话

这就是我的中华

五千年的史诗随你妙笔生花

这就是我的华夏

新时代的画卷任你挥洒勾画

其实 复兴的谜底不难解答

和谐社会

一定能让中华民族繁荣强大

我的中华

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 喜玛拉雅

我的中华

你是炎黄子孙心底里

永远的牵挂

薪尽火传

不要问我们忠诚是什么

一声召唤

龙族血脉都将会排列在你的旗帜下

有人问 哪里是你的家

我回答 向东方走

有个美丽的地方叫中华

记住了 中华是我的家

中华是我们的家

《中华颂》(朗诵全文) 作者:王瑞;作曲:程远、李聪;朗诵:徐涛、李慧敏;齐诵:嘉兴。

扩展资料:

1、词赋与书法作品《中华颂》

由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志和历时两个月创作的巨幅书法作品,用楷书大字书写,再由安徽芜湖铁艺大师储金霞携弟子将之锻造成铁艺书法。为了力求表现书法原味,所有的铁画字样均为1∶1比例,仅一个铁字的重量就超过500克,标题字样更是超过1000克。

全文加上落款一共是398个字,一名熟练的工艺师一天也只能锻造2个字不到。而像标题那样的3个大字,则是工艺师们努力了10多天的结果。

2、歌曲《中华颂》

由国家一级作曲王立东作曲,张鸣雨作词。2012年,国家一级作曲王立东先生与二炮文工团男高音歌手乔军被长春市民热心救助“地瓜爷爷”事迹所感动,二人相约前往长春采风,并将长春市民秦雅丽所创作的歌词《扶起你》谱曲演唱,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2013年,王立东热诚邀请活动参与者张鸣雨为其创作一首歌词。几度相约,歌词终于写就,王立东先生倾注了全部的创作激情,两度谱曲,最终谱成《中华颂》。经协商,词曲作者授权空政文工团歌唱演员冯晓菲演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华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