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犀牛吗
地球上有犀牛。
目前有17500只犀牛生活在非洲及亚洲的野外,1200只在动物园养殖。现存的5种犀牛中,其中3种处于绝种的边缘,其余2种也将绝种。
1、白犀(学名:Ceratotherium simum):体高大,体长3.3-4.2米,肩高1.5-1.8米,尾长仅50-70厘米,体重达1.4-3.6吨,为犀科中最大种,也是仅次于象的陆生大兽。皮肤灰色。头长,无下门齿。
2、苏门答腊犀(学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体型最小的犀牛,肩高约1米,体长约2米,体重约600千克。也是唯一有丰富披毛的犀牛,幼犀毛量更为丰富。双角。无门齿。仅产于苏门答腊岛,但曾广布于印度、缅甸、东南亚至南洋群岛。
3、黑犀(学名:Diceros bicornis):共有4个亚种。明显的特征是上唇呈三角形,且具卷绕性,在取食时能用来剥枝条上的叶子。体长3-3.7米,肩高1.2-1.8米,重达11.5吨。
4、爪哇犀(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是世界上最罕见的哺乳动物之一,仅存50-60头,分布于爪哇岛的Udjung Kulon国家公园(数量50-60)和越南的Tien国家公园。
5、印度犀(学名:Rhinoceros unicornis):分布于尼泊尔和印度东北部。喜欢栖息在高草地、芦苇地和沼泽草原地区。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觅食草、芦苇和细树枝等。?
犀牛
犀牛(拉丁学名:Dicerorhinus),奇蹄目犀科哺乳动物,2008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它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其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00-3000千克,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毛被稀少而硬。
犀牛河马大象出肉量这么高,为什么没人养着吃?
犀科是一个繁盛的古老类群的孑遗,在现存的犀类中,分布在亚洲的犀牛,已经濒临绝种。其中以爪哇犀牛的数目最少﹐约50头左右﹔犀牛体型粗壮,有一个或两个角,是强有力的武器,在自然界没有天敌,但是犀牛却因为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自古至今被人类大量捕杀,使犀牛处于灭绝的边缘。虽然世界各国政府已经对它们采取了严格的保护,但是偷猎现象依然常有发生。 中国:
全球: 黑犀:曾经数量巨大,20世纪前半期数量在85万只左右,1960-1995年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随后在某些国家有稳步增长,到2010年12月,黑犀数量约为4,880只。
白犀: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野外共有20,170只,截止到2008年12月共有750只圈养个体。
苏门答腊犀:野生种群数量大概200只左右,另有20多只圈养个体生活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种群处于下降趋势。
爪哇犀:种群整体数量大约50只,且无圈养个体存在,越南野外2010年已经灭绝。
印度犀:2007年5月估计数量为2,575只,其中尼泊尔378只,印度2,200只。种群呈上升趋势。
截止到2012年3月20日,南非有关官员表示,已有135只犀牛被偷猎,这个数字已达到了2011年被盗猎犀牛数量的三分之一。
2007年南非境内有13只犀牛被猎杀,2008年猛增至83只,2009年更增至122只,2010年有333只犀牛在南非被杀害 。
201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际犀牛基金会发布报告,称越南最后一只爪哇犀牛在2010年遭偷猎者猎杀。
2011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告非洲西部黑犀牛于11月10日灭绝 。 中国:近年来许多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都引进了一定数量的白犀牛作为观赏之用 。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于2001年6月由南非引进6只白犀,并成功繁育后代。大连森林动物园已饲养3只犀牛10年。海南三亚的白犀养殖场,曾经养殖一百多只犀牛。深圳野生动物园里也有饲养白犀。云南野生动物园也有饲养 。
当然是因为它们的肉质不好吃啊,因为它们的肉有一种涩涩的,或者说非常柴硬的味道,虽然说它的质量出肉量非常大,但是不好吃,人们自然就不吃了,就像世界上有很多的老鼠,老鼠的数量要比人多得多的多,但是没有人会选择去吃老鼠肉就是因为它不好吃。从人们代代相传下来的观念就是牛肉,猪肉,羊肉这些东西比较好吃,不好吃的人类自然就不吃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