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野猪养殖技术?
本溪辽东野旺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特种野猪基地饲养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使本场养猪生产能够规范化生产作业,使养猪生产能按计划、按周期平衡的生产,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
1、猪舍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上、下岗时间,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听指挥,守纪律,团结一致,互相配合,搞好生产,共同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2、猪舍工作人员入舍前必须更换工作服、鞋、靴并消毒,猪舍内保持整洁卫生,舍内地面和排污沟干净无积粪(尿)和剩料,定期进行全舍消毒;
3、每周末认真清点猪群头数,补打耳号,向上级总结并汇报本周生产情况,填交各类生产表,作到准确无误。
4、每周末认真做好下周配种,产仔,用料,疫苗药品等计划,并提交场生产部门。
5、每日早上岗时先检查猪群,发现死畜及时清出舍外并上报销毁;对病猪做好记录,以便及时治疗。
6、每日晚必须做好各项纪录,填写日报表,检查各圈舍门是否关好,以防猪逃逸并做好防盗工作。
7、各岗位必须严格执行各岗位的技术规程,在生产中有利于生产的建议及做法可向上级部门或领导提出,经研究批准后方可执行。
二、配种舍:
1、一周工作安排:
⑴、每周一整理上周工作记录,根据本周配种计划调整圈舍;
⑵、周二至周六将断奶母猪转至本舍,将临近分娩的母猪转入分娩舍;
⑶、对断乳母猪及空怀母猪进行合理配种;
⑷、每周末制定下周配种计划。
2、每天工作程序:
⑴、喂料前,先清扫饲料槽,根据公母猪的体况投放饲料,对体瘦、分娩前四周母猪 要增加投料,每头平均每天饲喂2.5Kg(夏季根据青绿饲料投量适当减少);
⑵、喂料工作完成后,观察猪群食料状态,对病猪及时上报并治疗处理;
⑶、检查母猪是否发情、流产,同时清扫粪便,清洁冲洗圈舍;
⑷、配种,一般先配后备母猪、断奶母猪,后配返情母猪,并做好配种纪录;
⑸、检查饮水器是否正常出水、蓄水罐水位,补充饮水,并把水阀关好及进行必要的维修。
3、工作守则:
⑴、认真完成场部下达的配种计划;
⑵、断奶母猪转入本舍时要整理好断奶母猪的档案;
⑶、配种前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百毒杀溶液对公母猪外生殖器进行消毒;
⑷、配种前将待配公母猪转入配种舍,配种前后半小时不准饮水、喂料;
⑸、根据配种天数检查以配母猪是否返情,对返情母猪调圈以便重新配种;
⑹、对超过10天不发情的断奶母猪,应及时进行催情处理;
⑺、定时对公猪进行驱赶运动,洗刷猪身;
⑻、正常情况下,每周二、周六对猪舍进行消毒,每月25日给猪驱虫;
⑼、及时清理舍内横沟内的粪便;
⑽、维护和保管好本舍的生产设备及工具;
⑾、冬季做好舍内通风和保温工作,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⑿、发现疑难问题和病情,应及时汇报技术管理人员或上级领导处理。
三、妊娠分娩舍:
1、一周工作安排:
⑴、每周一整理上周工作记录,根据本周产仔计划调整圈舍,做好接产前工作;
⑵、每周二补打耳号;准备断奶前工作;
⑶、每周三至周日将断奶母猪,转入配种繁殖舍,将断乳仔猪转入保育舍;
⑷、每周末前将空舍洗刷、消毒待用;
⑸、周末将待产母猪转入已经消毒的产房。
2、每天工作程序:
⑴、检查产房温度及红外线保温灯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马上检修(冬季要保证猪栏局 部温度保持30℃);
⑵、清理剩料,根据母猪体况投喂饲料,临产母猪或刚产母猪根据实际情况停喂或限喂,3天后逐渐加料,15天时加到每天2.5~3.5㎏,断奶当天停喂饲料;
⑶、检查饮水器,给产后6天的乳猪投放饲料引诱乳猪开食补料;
⑷、清理粪便,洗刷产房,粪铲另圈使用前要消毒,观察母猪及乳猪情况(检查母猪有无返情,流产,乳房有无硬块、食料情况,检查乳猪有无拉稀、关节肿大或其他问题);
⑸、给产后母猪注射抗菌素,给有病的乳猪治疗,做好记录,观察治疗效果,对死猪及胎盘进行处理;
⑹、给产后第一天乳猪剪牙、剪尾、断脐,产后3天注射铁制剂,断奶前将淘汰小公猪去势,根据乳猪体况强弱在断奶前、后进行常规疫苗免疫;
⑺、对舍内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发现较大问题及时报告上级领导解决。
3、工作守则:
⑴、根据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和胚胎生长发育规律,分成前、中、后三期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饲喂不同的饲料;
⑵、严禁饲喂发霉、变质、冰冻饲料,防止母猪流产和胚胎死亡;
⑶、按要求饲喂母猪湿拌料,仔猪颗粒料;喂料时注意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⑷、按时组织好临产母猪疫苗及仔猪的疫苗的接种工作,并做好防疫记录;
⑸、临产前对产房及母猪外阴、乳头清洗消毒,并做好产前准备;
⑹、仔猪娩出后,应将脐带中血液挤入仔猪体内,同时在离脐部3~5㎝处掐断脐带;清除口腔黏膜液并用消毒抹布或软草擦去全身胎衣及黏膜;
⑺、初生仔猪尽快让其吃上初乳,原则上仔猪自由选择乳头,但对弱小仔猪应将其固定在前3对乳头,并在3天内固定好;
⑻、初生仔猪3天内进行第一次补铁(牲血素),15日龄第二次补铁每次每头1ml,6日龄开始补料应做到少量多餐,第一天未吃尽的料,第二天要予以更换并保持补料槽卫生;
⑼、对有拉稀仔猪的群体,首先采用母猪口服过奶药物,拉稀仔猪灌服或注射治疗药物,同时对严重的仔猪口服补液盐补液;
⑽、有病猪舍要在粪便清除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消毒药仔细消毒;
⑾、舍内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阴雨季节注意保持舍内湿度(75%以下);冬季要做好通风保温(10~20℃)工作,保证舍内空气清新;
⑿、对四肢有病、体况较瘦的母猪所产仔猪要进行早期断奶;
⒀、出现难产或其它疑难问题,应急时向技术员或主管领导汇报处理,不得拖延时间,对产出仔猪头数要如时上报;
⒁、正常情况下,每周二、周六对猪舍进行消毒。
⒂、维护和保管好本舍的生产设备和工具。
四、保育舍:
1、每天工作程序:
⑴、检查料槽是否清洁,饮水器是否通畅,舍内温度是否正常;
⑵、对断奶一周内的小猪进行吃料调教,加适量湿拌料撒在料槽内,诱导小猪吃料,少量多次,以免浪费;
⑶、根据每舍猪只不同,加入不同数量的饲料,并观察食料状况;
⑷、清除冲洗舍内粪便,观察各舍内猪只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不了的马上向上级领导汇报解决;
⑸、对漏阉的小公猪去势,详细记录当天猪只变动情况。
2、保育舍工作守则:
⑴、断奶15日龄以内的仔猪要限量饲喂,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以免浪费,避免因采食过量肠道不适发生营养性下痢;
⑵、断奶仔猪按大小、品种、公母分舍饲养,对饲养过程中出现的病弱者,及时分群饲养,并跟踪观察,特别护理;
⑶、服从技术管理人员的领导,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⑷、根据天气情况对舍内温度进行适当调整;
⑸、正常情况下,每周二、周六对猪舍进行消毒。
⑹、维护保管好本舍的生产设备和工具。
五、育成舍工作守则:
1、检查猪群是否正常;
2、检查饮水器是否通畅,有堵塞或漏水的及时维修;
3、先检查饲料槽是否清洁,后根据各舍猪的采食情况添加饲料;
4、病猪及时进行治疗处理,做好记录,对2~3天以上治疗无效或怀疑是传染病的个体,需转入隔离舍;
5、根据舍内气温和气味,及时调节温度,开、关换气扇;
6、饲养过程中出现的弱猪及时调整分群,猪只进舍前做到大小分开,公母分开,强弱分开,使猪群保持均匀一致;
7、每天清扫舍内粪便,做到整洁卫生,正常情况下每周二、周六对猪舍进行冲洗消毒;
8、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技术管理人员处理;
9、维护保管好本舍的生产设备和工具。
六、隔离舍工作守则:
1、对疑似或确诊为传染病的病猪要立即上报并转入隔离舍观察治疗,并对相邻圈舍假定健康猪采取预防措施;
2、隔离舍要严格消毒,严禁人、畜随意进出,管理人员进出必须更换鞋、帽和工作服;
3、治疗病猪要针对病症选用有效药物,并做好用药方法和药物使用后疗效记录;
4、对死亡病猪要进行解剖,详细做好剖检记录,解剖后的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 或焚烧);
七、严格遵守辽东野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兽医防疫规程中各项规定。
八、饲料管理:
1、本场用料品种:
品 种适用阶段品 种适用阶段
哺乳仔猪料
保育仔猪料
育成猪料
育肥猪料出生7天至10㎏
10㎏~20㎏
20㎏~50㎏
50㎏~100㎏以上妊娠前期料
妊娠后期料
哺乳母猪料
公猪料配种至妊娠84天
妊娠84天至产仔
哺乳母猪
种公猪
青绿饲料5㎏以上猪根据实际情况补给
2、饲料管理:
⑴、饲料由本场购进预混料或浓缩料由加工车间加工制成;
⑵、饲料采取领用制度,由饲养员根据实际用量到饲料库领取;
⑶、饲料在畜舍内储存时间:4~9月不超过3天,10~3月不超过5天;
⑷、发霉变质的饲料不准使用,汇报上级领导后无害化处理;
⑸、各品种饲料分品种保存,不能混放;
⑹、各品种饲料转换时要有3~5天的过渡期混合比例逐渐增加以减少应激;
⑺、每栋猪舍的饲料消耗量每天由饲养员负责上报。
3、营养标准:
猪 群 消化能(MJ/㎏) 粗蛋白(%) 赖氨酸(%)钙(%)磷(%)
哺乳仔猪
(出生7天之10㎏)
保育仔猪
(10㎏~20㎏)
育成猪
(20㎏~50㎏)
育肥猪
(50㎏~100㎏以上)
种公猪
妊娠前期
(配种至妊娠84天)
妊娠后期
(妊娠84天至产仔)
哺乳母猪12.97
12.76
12.55
12.34
12.34
12.34
12.34
12.7619.0
17.5
16.0
14.5
15.0
13.5
15.0
17.01.05
0.95
0.85
0.71
0.58
0.45
0.58
0.651.00
0.95
0.70
0.70
0.80
0.70
0.80
0.900.75
0.48
0.49
0.60
0.56
0.60
0.60
0.60
4、饲喂方法与饲喂量:
⑴、哺乳仔猪:从产出6天开始补料,用哺乳仔猪料自由采食,由于采食量小,应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
⑵、断奶仔猪:42~55天断奶,继续喂哺乳仔猪饲料,达到10㎏体重时换成保育仔猪饲料(注:断奶后两周内为防止仔猪下痢,一定要限饲,少喂勤添,两周后定时定量饲喂);
⑶、育成、育肥猪:按体重要求喂育成、育肥料,全过程可以自由采食;
⑷、后备猪(公、母):从育成开始限饲,体重达到50㎏后改喂哺乳母猪料(公猪料);
⑸、不能生长过快,一定要控制体重,下表是一种限饲方案:
目标体重㎏152025303540506070
饲喂量
㎏/头?天1、01、21、41、61、82、02、22、42、5
⑹、一般后备母猪第一次发情不配种,7月龄后体重达到70㎏以上第二次或第三次发情配种,配种前10~14天要增加饲喂量(每天3~3、5㎏)以增加排卵数;
⑺、空怀母猪:断奶后空怀母猪第一天不喂料,给予适当饮水,第二天开始饲喂哺乳母猪料,根据体况每天3~3、5㎏,直到发情配种为止,每天饲喂两次;对反情猪和流产猪要根据体况控制饲喂量;
⑻、妊娠母猪:妊娠0~90天,基础母猪每天2㎏,初孕母猪每天2~2.2㎏,饲喂妊娠前期饲料,妊娠90天至产仔饲喂妊娠后期饲料,基础母猪每天2、5~3、0㎏,初孕母猪每天3㎏,每天分两次饲喂;
孕初要注意:1、防止高能量饲养,以免引起子宫环境的升温,孕酮水平降低。
2、孕初阶段(3~15天)如处于高温时期(气温25℃以上),应进行人工降温;
3、孕初防止搬动,因8~15天为留胚期,16~30天为着床期。
⑼、哺乳母猪:饲喂哺乳母猪饲料,产前3天开始减料,采用2、5㎏、2㎏、1、5㎏,产仔当天不喂料,产后逐渐加料,产后第二天喂1㎏,第三天2㎏,第四天3㎏,第五天以后根据仔猪头数确定饲喂量,可采用(3㎏+0.1㎏×仔猪头数)饲喂或采用母猪吃多少喂多少的方式,每天分两次饲喂。
⑽、公猪:饲喂种公猪料,一般成年公猪每天2.5~3㎏饲料,每天分两次饲喂。
5、饮水:各群猪均采用自由饮水,注意要保证饮水水质达到标准。
九、严格按照各岗位操作规程、饲养管理规程操作和执行。
十、考核办法:
猪舍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以上各项条款:
1、违反上述条款的,按《员工奖惩条例》中规定进行处罚;
2、严格遵守上述条款的,按《员工奖惩条例》中规定进行奖励。
十一、本制度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每半年修改一次,修改后各野猪养殖基地按照修改版执行。
本溪辽东野旺特种养殖有限公司
1999年12月5日
特种野猪的养殖技术
特种野猪是养殖行业可持续走俏的一个新品种。它主食青草、玉米秆、红薯等青绿饲料,成本极低,仅家猪的三分之一,而且肉质特别鲜嫩香醇、瘦肉率高达85%,是真正的放心肉和绿色滋补食品,是投资者的首选品种。经我们天雁养殖公司多年养殖野猪过程中的技术经验。 一、 出生野猪的管理:饲养管理目标: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1、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完善,只能利用消化率非常高的营养物质:2、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做好保温工作。仔猪的适宜温度1-3日龄为30-32度4-10日龄为28-30度11-30日龄为26-28度3、出生野猪应剪牙灌入0.5毫升庆大再让其吃奶,为的是预防乳猪的拉浠。4、满周后乳猪加颗粒料,主要是促进仔猪胃肠道的发育,解除仔猪牙床发痒,降低断奶后的应激。在干净的木板上撒少许乳猪颗粒料,要少添勤添。5、人为地提前断乳。但野猪乳腺不发达、泌乳量小、放乳时间短,如过早断奶容易导致仔猪个体小、体质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胃肠功能较差、易出现疾病。为使其早配种及让仔猪提早上市,人为地提前断乳。野猪仔应以45天断乳为好。因为野猪乳腺不发达、泌乳量小、放乳时间短,如过早断奶容易导致仔猪个体小、体质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乳猪的免疫程序1.7-15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无活苗,蓝耳病弱毒苗。2.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肿疫三联苗。3.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苗。4.30日龄;肌肉注射传染性鼻炎疫苗。5.60日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三)饲料技术配比 野猪天生耐粗食,喜食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占70%,食量少。特种野猪食量较少,一般一天喂2次,喜生食,食 性杂,各种杂草、菜叶、植物根茎、作物秸秆等都可作为野猪的饲料。野猪特别喜食青绿饲料,可占日粮中的60%以上,配合 少量精饲料即可养出健壮的野猪。下面介绍野猪的几种饲料。 青饲料:常用的有苜蓿、紫芹根、苋菜、甘薯藤叶、玉米秆等。青饲料粗蛋白质含量高、消化率高,所需氨基酸全面维生素含量丰富、品质优良、利用率高。2、块根、块茎及瓜果类饲料,包括甘薯、马铃薯、南瓜、胡萝卜等。此类饲料脆嫩多汁,能刺激食欲,有机物质消化率高,对改善日粮的营养成分、提高消化率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宜单喂,必须与粗料、精料搭配使用,再补充蛋白质饲料,才能达到饲养效果。3。精饲料一般由玉米、高粱、大麦、稻谷、甘薯等谷类籽等能量饲料。粗蛋白质含量较低,仅为7%~11%,由于营养结构不平衡,不宜单独作为野猪的饲料,必须搭配蛋白质饲料及营养物添加剂才能使日粮营养全面、平衡。如豆饼、花生饼、棉籽饼、骨肉粉、鱼粉等蛋白质饲料以及一些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添加剂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中,鱼粉是最广泛采用的动物性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0%~60%,在供给蛋氨酸和赖氨酸方面特别有用,营养价值高;骨肉粉、血粉、蚕蛹等也是良好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可以根据需要及条件,掺入作为配合饲料的成分。 1.断奶乳猪 玉米粉41%、麸皮10%、花生麸粉10%、鱼粉3%、粗糠20%、贝壳粉2%、生长促进剂1%微量元素0.5%、食盐0.5%、豆粕12%、多维20克。 2. 中大野猪 玉米粉:22%、麦麸:30%、豆渣或少许大豆:5%、三七糠:22%、青饲料:20%、氨基酸(每头每天):15~40克、碘盐:0.5%、骨粉:0.5%。 (四)重防疫 许多养殖户不重视使用疫苗或者生搬硬套,使用不规范、不科学。科学的免疫应该是根据当地的疫情而制订一套完整的免疫程序、 不注重猪舍卫生和环境消毒。野猪的排泄物较多,容易造成细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能保持野猪舍卫生,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可杜绝疾病的传染。但目前大部分的养殖场卫生差,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多,极易造成疾病的流行和暴发,影响养殖效益。 野猪虽然抗病力、生病力都比家猪强,但仍有许多基本知识必需掌握。在养殖时应注重技术学习,及时观察野猪的精神状态、饲料量、饮水量、活动情况、大小便的变化,使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因技术、管理的差异,其繁殖率、成活率、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也相差许多。另外,一些养殖户卫生防疫观念淡薄,养殖场随意让闲人参观,且极少采取消毒措施。其实消毒是最简单、最有效、最根本的预防疾病发生的措施。猪的排泄物较多,容易造成细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养殖场卫生差,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多。极易造成疾病的流行和暴发,影响养殖效益。
野猪养殖技术: 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一个野猪品种,基因稳定。公母猪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它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故取名为特种“野猪”,开发前景极为乐观。 一、经济价值 特种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的优点,又克服了野生母野猪仅在春季发情和人工圈养下不易成活和难以发展等缺点,使之能正常饲养繁殖。特种野猪肉香味很浓,具有“野味”的特色,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后腿肉的脂肪只有家猪的50%,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亚油酸(C18-2)含量比家猪高2.5倍。亚油酸是目前科学界认为唯一的人体最重要和必须的脂肪酸。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品摄收而获得的一种脂肪酸。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意义(也是治疗冠心病的特效 脂肪酸)。并有野味、保健、经济三大优势。特种野猪作为猪家族中的一个新品种以及解决目前家猪生产跌入低谷需转换替代新品种的好机遇,作为外向型和旅游经济产品,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经有关科研单位的专家鉴定,特种野猪肉内,含有较高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可作为一种新的保健食品,具有降低血脂,有利于动酸,可作为一种新的保健食品,具有降低血脂,有利于动脉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硬化性疾病的防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味的改变,特种野猪肉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新保健食品, 经常吃特种野猪肉能降低血脂,可以防治动脉硬化,销售势头很好,目前供不应求。如在发展推广后饲养批量不大时可将特种野猪的腿加工成“野猪”火腿打入国内外市场。其他分割下的胴体部分进行真空包装加工成野猪风味腊肉条(50克一包),价可售到5元,折合成公斤价为100元/kg效益非凡。 二、生物学特征 特种野猪仔猪产下时身上有条纹,长大时猪毛呈黑色或褐红色、耳小、尾比家猪短,嘴较家猪长,毛密,蹄黑色,性较温驯;但公猪行动比家猪敏捷。同等体积比家猪重10%,瘦肉率比家猪高出53.5%。经专家用剪切力与家猪比较证实其肉比家猪肉鲜嫩(剪切力只有家猪的50-61%)。“野猪”的背膘薄、板油厂(只有家猪的六分之一),吃生食,头和腹部较小,日饲量仅为家猪的三分之一,合群性强、耐粗食、抗病能力比家猪强。年产仔2.25-2.5胎,每胎8-16只。 三、饲养技术 1、圈舍设计:分里窝室与外窝室。里窝室是供“野猪”饮食和睡觉场所,面积约为长3.5米,宽2.5米;外窝室是供运动和晒太阳、饮水的场所。设饮水槽,面积为里窝式的1.5倍。里外窝多均用水泥沙浆铺成,但不可太光滑,保持圈舍干燥和清洁卫生。 “野猪”与家猪圈舍不同之处就是要在离外窝式1.2米处砌一条通道,以使种公猪进入任何已发情母猪的圈舍配种,尔后通过道返回原室饲养。 2、饲料配方: 玉米粉20%,麦麸33%,豆渣或少许大豆8-10% 三七糖22%,骨粉0.5%,氨基酸(每头每天)15-40克 碘盐0.5千克,青饲料15% 3、疾病防治: ①猪瘟的防治:抗瘟病的防治:抗猪瘟血清每次5ml肌注,每天两次,连注3-4天。还可采用大剂量(50头份)猪瘟免化弱毒疫苗一次皮下肌注。 ②猪肺疫病的防治:先用青霉素180万X2肌注(75公斤以上体重),再注射氧氟沙星5mlX2,每天两次,连注三天,效果极好, ③猪丹毒病的防治:该病又称“打火印”,治疗方法上可按每公斤体重4万单位青霉素深部肌注,每日两次,连用3-5天,并配合用浓肥皂水擦猪身,擦成肥皂泡罩住猪身的状态,有奇效。 养殖野猪的常见误区 特种野猪是近年在养殖行业不景气的大气候下持续走俏的一个新品种。它主食青草、玉米秆、红薯等青 绿饲料,成本极低,仅家猪的三分之一,而且肉质特别鲜嫩香醇、瘦肉率高达85%,是真正的放心肉和绿色滋补食品,在市场极为畅销,每公斤30—40元仍供不应求。一只野猪年产仔约20头,可获利0.5—0.9万元,效益是家猪的十几倍。另外由于它长期生存于自然界,其抗病力、成活率都比家猪强,养殖较保险。因此,养殖野猪已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首选品种。但在我们多年养殖野猪过程中,发现一些没有接受正规场家培训的养殖户普通存在以下养殖误区: 一、断奶过早 许多农户在养殖野猪时,为使其早配种及让仔猪提早上市,人为地提前断乳。但野猪乳腺不发达、泌乳量小、放乳时间短,如过早断奶容易导致仔猪个体小、体质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胃肠功能较差、易出现疾病。根据福建省永定县招宝生态农庄多年的饲养观察,野猪仔应以45天断乳为好。 二、饲料不合理 野猪天生耐粗食,喜食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占70%,食量少,一天仅需喂两餐。而有些农户养野猪时全部喂全价饲料,使野猪长得太肥,导致不发情。虽然采取增加运动量、限饲等方法后可正常发情,但时间一般要推迟几个月,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饲料,增加了成本。 三、不注重防疫 许多养殖户不重视使用疫苗或者生搬硬套,使用不规范、不科学。科学的免疫应该是根据当地的疫情而制订一套完整的免疫程序。 另外,一些养殖户卫生防疫观念淡薄,养殖场随意让闲人参观,且极少采取消毒措施。其实消毒是最简单、最有效、最根本的预防疾病发生的措施。福建省永定县招宝生态农庄每五天清洗、消毒一次,并在养殖场门口、生产区门口与猪舍门口设立三重消毒池,人员进出都必需消毒和换工作服,经营13年来从未发生一次疫情,可见防疫的有效性。 四、不注重猪舍卫生和环境消毒 猪的排泄物较多,容易造成细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能保持猪舍卫生,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可杜绝疾病的传染。但目前大部分的养殖场卫生差,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多,据报道一只苍蝇即可携带600万个细菌,极易造成疾病的流行和暴发,影响养殖效益。 五、不注重技术学习和技术培训 野猪虽然抗病力、生病力都比家猪强,但仍有许多基本知识必需掌握。目前一些养殖户在引种时没有经过正规场家的专业培训,导致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另外,在养殖时又不注重技术学习,不能及时观察野猪的精神状态、饲料量、饮水量、活动情况、大小便的变化,使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因技术、管理的差异,其繁殖率、成活率、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也相差许多。
希望采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