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鸡的训养技术
竹鸡亦称"泥滑滑"、"竹鹧鸪"。属鸡形目,雉科。该鸟羽色艳丽。为国内特有的观赏鸟类,在南方为常见种类。雄鸟生性好斗,常被人们驯化为斗鸟,以供观赏。此鸟曾于1919年引入日本,很受欢迎。野生竹鸡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山地。
[形态]竹鸡体长约30厘米,体重200-250克。喙黑色或近褐色,额与眉纹为灰色,头顶与后颈呈嫩橄榄褐色,并有较小的白斑,胸部灰色,呈半环状,下体前部为栗棕色,渐后转为棕**,肋具黑褐色斑,跗跖和趾呈黄褐色。
[生态]该鸟常在山地、灌丛、草丛、竹林等地方结群活动,3-5只或10多只不等。夏季多在山腰和山顶活动,冬季移至山脚、溪边和丛林中觅食。晚上一个个在横树枝上排成一串互相紧靠取暖。竹鸡以杂草种子、嫩芽、果实为食。人工饲养多食玉米、小麦等,也吃昆虫。竹鸡善鸣叫,鸣声尖锐而响亮,特别在繁殖期连鸣不已。
[繁殖]该鸟每年3月份进入繁殖期,此时由群栖转为分散活动,雄竹鸡具有独个占地行为,在其领域内,不许其他同类入侵,所以常发生争斗。产卵在4-5月份,在茂密的灌丛、草丛、竹林地面营巢,内铺树叶、干草等物。每窝产卵7-12枚,卵重15克,呈暗乳色或淡褐色,具棕色细点和浅灰色斑。由雌鸟孵卵,孵化期为16-18天,最长可达20天,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即可与成鸟一起奔跑、觅食。 竹鸡是一种野生家养价值较高的珍禽,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强,繁殖性能良好,适于我国各地饲养。其肉厚、骨细、内脏小、肌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优质野味滋补品,随着重竹鸡养殖业的发展,它将在整个禽类市场占主导地位。竹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年产蛋平均80枚,产蛋性能好的个体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可以达到120枚。
一、种鸡饲养与管理
(1)饲养条件:育成竹鸡如散放饲料养,要有禽舍和运动场,使其既能安静吃食和休息又能飞翔活动,获得自然阳光。舍内饲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
(2)饲料及饲养方法:饲料配制要合理,既要保证其正常发育又是不发胖。饮料配方为:玉米粉42%、小麦粉30%、豆粕17%、鱼粉5%、石粉4%、微量元素1.5%、石盐0.2%。添加剂0.3%.另外,每100公斤饲料,加多种维生素20克,饲喂量每天30-35克,每日投料3次。
(3)管理:饮水要清新、充足,舍内空气新鲜。捉竹鸡应在晚上熄灯后进行,用手电筒照明,一只一只地抓,白天抓竹鸡会使全群飞窜,应激严重,甚至造成死亡。防疫程序为:1周龄用鸡新城疫I系疫苗滴鼻,10周龄肌肉注射鸡城疫I系设苗,产蛋前再注射1次鸡城疫I系疫苗。
二、鸡的饲养管理
育成竹鸡养到28周龄时,转入种竹鸡饲养期。按1:3的公母比例配组分笼饲养。调整饮料和光照后,竹鸡约31周龄开始产蛋
1、 饲养条件:产蛋竹鸡对环境温度要求较严,低于5℃或高于30℃,产蛋最适温度为16-24℃,光线能促时生殖腺机能活动,提高产蛋率。种鸡饲养室光室光照强度要达到3瓦/平方米,把灯泡挂在离地面2米的高处,间距要适当,以便光线分布均匀。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不能忽长忽短、忽高忽低,否则影响产蛋率。产蛋期光照16小时/日,休产期光照8小时/日,可以根据饲料和光照强度与时间调整竹鸡开产与休产。种用竹鸡利用年限一般为2-3年。
2、 饲料:种竹鸡对蛋白质要求并不高,但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要求较高,且要求全面合理。其配方如下:玉米粉61.25%、豆粕18.59%、小麦粉10.46%、 蛋氨酸0.23%、石粉7.38%、食盐0.5%、磷酸钙1.09%、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预混剂0.5%。如果饲喟鲜蛆还可提高产蛋量。
3、孵化:家养竹鸡采用人工孵化繁殖。孵化器可以用电孵化,也可以用煤油灯孵化或热水袋孵化。种蛋一定要新鲜、匀称、过大、过小、畸形、不清洁蛋都要剔除,保存期一般不超过7天。保存温度10-15℃,最高不超过20℃。保存湿度65%左右,保存期内防止太阳照射,防止震动。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其方法是将种蛋放在容器内,按14克/立方米加入高锰酸钾和28毫升/立方米加福尔马林倒在高锰酸钾上,使其产生气体,紧闭容器盖熏蒸2小时即可。
4、温度:孵化室室温冬季保持在18-23℃,夏季在23-30℃,孵化室内温度37-38℃;相对湿度7天以内55%-60%,1-10天50%-55%。10-17天70%-75%。翻蛋十分重要,从入孵到15天必须每隔2小时翻一次蛋,否则孵化率大大隆低。16天到出壳可以不翻蛋。在孵化期间还需要注意晾蛋,晾至32-33℃便可,孵化的中期,每次晾蛋时间10-15分种,后期或天热每次晾蛋30分钟,23-24天不再晾蛋。孵化期限间照蛋2次,头照在第5-6天,二照在第16天,二照后把发育政党的蛋转入雏器内,继续孵化到出雏。出雏用的蛋盘要平放,防止挤压,否则会影响出雏。在出雏盘上要另盖网片,以免出壳的雏竹鸡掉落。出雏箱的温度要比孵化箱的温度低0.5-1℃落盘后要注意出雏器通风量。适当增加水、盘、提高湿度,以利出壳。
竹鸡孵化期为17-18天。出雏后把绒毛已干的雏竹鸡捡出。放在盛雏箱内,盛雏箱底要热上软干草或软纸,以50-100只/箱为宜。对能啄壳但无力出壳的胚雏,可进行人工助产,助产要待雏的尿囊血管干枯后进行。尽量少开出雏器,以免影响出雏。到20天不出雏的一律不要
三、育雏
育雏的方法可采用塑料大棚育雏,衣雏温度第一周龄温度降低10℃,直到与自然温度相近时停止加温。育雏温度1周龄内相对温度为60%-70%,1周龄以后为50%-60%。在育雏过程中保证育雏温度稳定的前提下注意通风透气,增加棚内新鲜空气,雏竹鸡密度1-10日龄,80只/平方米;10日龄至4周龄,50只/平方米;4周龄至13周龄,25只/平方米。光照强度:出壳20小时至1周龄,实行全日光照,强度为4瓦/平方米;商品竹鸡育雏时,光照20小时/日,2瓦/平方米。棚内育雏要防止猫、鼠等危害。
出雏后24不时要饮水,先用1:3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让其自由采饮,第二天始饮0.5%葡萄糖水连续5天,再用恩诺沙星(按照说明书配水)饮水5天。出壳24小时要开食,先喂些碎米拌煮熟的蛋黄、芝麻等,可将饲料撒在厚纸板上让其导食,投饲量第一周内日平均8克/只,以后逐步增加。从第二周龄后改为育成期全价饲料。
驯养
一、选好媒苗:选择性大、强健、活泼、爱叫的雏鸟或青年鸟(山鸟不限)作为媒鸟培养。
二、勤于溜鸟:以熟悉和适应各种不同环境,培养与主人的感情。
三、营养全面:平时以小鸡饲料为主,加点切碎的花生米、燕麦、穇子、芝麻、油菜子等,每天必须喂些小虫(黄粉虫10—20条即可),保证青饲料和饮水的供应。尽量使饲料多样化。为提性,可喂些蛋黄、蜂王浆(不能多用)。
四、多逗鸣叫:经常带鸟上山,聆听山鸟的鸣叫。平时经常用竹鸡哨子逗媒鸟鸣叫,特别是在媒鸟鸣叫时,主人要和着媒鸟鸣叫的节奏,不能乱吹。竹鸡:“鸡狗乖”!主人:“乖乖”!“鸡狗乖!乖乖!”如此反复逗唱,经过一段训练后,媒鸟听到主人的哨音就会跟着鸣叫。
日本竹鸡的养殖技术
一、养殖前景日本竹鸡是一种饲养价值较高的珍禽,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强,繁殖性能良好,适于我国各地饲养。其肉厚,骨细,内脏小,肌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优质野味滋补品,随着竹鸡养殖业的发展,它将在整个禽类市场占主导地位。竹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年产蛋量平均80枚,产蛋性能好的个体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可以达到120枚。养殖竹鸡生产潜力很大,湖南省安化县高效种养示范园自2002年引进日本竹鸡饲养,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竹鸡繁育基地。年创产值50多万元。现将其养殖经验介绍如下:
二、成期饲养管:1、饲养条件:育成竹鸡如散放饲养,要有禽舍和运动场,使其即能安静吃食和休息又能飞翔活动,获得自然阳光。舍内饲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2、饲料及饲养方法:饲料配制要合理,既要保证其正常发育又不发胖。饲料配方为:玉米粉42%,小麦粉30%、豆粕17%、鱼粉5%、石粉4%、微量元素1.5%、石盐0.2%。.添加剂0.3%。另外,每100公斤饲料,加多种维生素20克,饲喂量每天30—35克,每日投料3次;3、管理:饮水要清新,充足,舍内空气新鲜。捉竹鸡应在晚上熄灯后进行,用手电筒照明,一只一只地抓,白天抓竹鸡会使全群飞窜,应激严重,甚至造成死亡。防疫程序为:1周龄用鸡新城疫1系疫苗滴鼻,10周龄肌肉注射鸡新城疫1系疫苗,产蛋前再注射1次鸡新城疫1系疫苗。
三、种竹鸡的饲养管理:种竹鸡饲养得好,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以及育雏成活率均高。所以种竹鸡饲养管理是提高繁殖率的关键环节。育成竹鸡养至28周龄时,转入种竹鸡饲养期。此前,应再次严格选择个体,将符合育成选择时体形的留下,精神状态不好的,毛色欠佳或某部位畸形的予以淘汰。然后按1:3的公母比例配组分笼饲养。调整饲料和光照后,竹鸡约31周龄开始产蛋。1、饲养条件:产蛋竹鸡对环境温度要求较严,低于5℃或高于30℃,产蛋率和受精率都要受到较大影响。产蛋最适温度为16—24℃,光线能促进生殖腺机能活动,提高产蛋率。种竹鸡饲养室光照强度要达到3瓦/平方米,把灯泡挂在离地面2米的高处,间距要适当,以便光线分布均匀。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不能忽长忽短、忽高忽低,否则影响产蛋率。产蛋期光照16小时/日,休产期光照8小时/日,可以根据饲料和光照强度与时间调整种竹鸡开产与休产。种用竹鸡利用年限一般为2—3年。2、饲料:种竹鸡对蛋白质要求并不高,但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要求较高,且要求全面合理。其配方如下:玉米粉61.25%、豆粕18.59%、小麦粉10.46%、蛋氨酸0.23%、石粉7.38%、食盐0.5%、磷酸钙1.09%、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预混剂0.5%。如果饲喂鲜蛆还可提高产蛋量。3、饲养管理:产蛋期不限制饲养,每天喂3次,喂量以饲料槽内不断料为原则。饲料要新鲜,以霉饲料会使产蛋量下降。竹鸡用的是粉料,便于采食。饮水中要加入土霉素和维素B族药物,有利消除应激。室内要卫生,空气新鲜。
四、孵化:家养竹鸡采用人工孵化繁殖。孵化器可以用电器孵化,也可以用煤油灯孵化或热水袋孵化。种蛋一定要新鲜、匀称、过大、过小、畸形、不清洁蛋都要剔除,保存期一般不超过7天。保存温度10—15℃,最高不超过20℃。保存湿度65%左右,保存期内防止太阳直射,防止震动。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其方法是将种蛋放在容器内,按14克/立方米加入高锰酸钾和28毫升/立方米加福尔马林倒在高锰酸钾上,使其产生气体,紧闭容器盖熏蒸2小时即可。孵化室室温冬季保持在18—23℃,夏季在23—30℃,孵化室内温度37—38℃;相对湿度7天以内55%---60%,1---10天50%--55%。10---17天70%---75%。翻蛋十分重要,从入孵到15天必须每隔2小时翻1次蛋,否则孵化率大大降低。16天到出壳可以不翻蛋。在孵化期间还要注意晾蛋,,晾至32---33℃便可,孵化的中期,每次晾蛋时间10—15分钟,后期或天热每次晾蛋30分钟,23—24天不再晾蛋 ,孵化期间照蛋2次,头照在第5—6天,二照在第16天,二照后把发育正常的蛋转入雏器内,继续孵化到出雏。出雏用的蛋要平放,防止挤压,否则会影响出雏,在出雏盘上要加盖网片,以免出壳的雏竹鸡掉落。出雏箱的温度要比孵化箱的温度低0.5—1℃落盘后要注意出雏器通风量,适当增加水,盘,提高湿度,以利出壳。竹鸡孵化期为17—18天 ,出雏后把绒毛已干的雏竹鸡捡出。放在盛雏箱内,盛雏箱底要热上软干草或软纸,以50---100只/箱为宜。对能啄壳但无力出壳的胚雏,可进行人工助产,助产要待雏的尿囊血管干枯后进行,尽量少开出雏器,以免影响出雏。孵化到20天不出雏的一律不要。
五、育雏:育雏的方法可采用塑料大棚育雏,育雏温度第一周龄温度降低10℃,直到与自然温度相近时停止加温。育雏湿度1周龄内相对湿度为60%--70%。1周龄以后为 50%—60%。在育雏过程中保证育雏温度稳定的前提下注意通风透气,增加棚内新鲜空气,雏竹鸡密度1—10日龄,80只/平方米、10日龄至4周龄,50只/平方米、4周龄至13周龄,25只/平方米。光照强度:出壳20小时至1周龄,实行全日光照,强度为4瓦/平方米,商品竹鸡育雏时,光照20小时/日,2瓦/平方米。棚内育雏要防止猫、鼠等危害。 出雏后24小时要饮水,先用1:3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让其自由采饮,第二天开始饮0.5%葡萄糖水连续5天,再用恩诺沙星(按说明书配水)饮水5天。出壳24小时要开食,先喂些碎米拌煮熟的蛋黄,芝麻等,可将饲料撒在厚纸板上让其寻食,投饲量第一周内日平均8克/只,以后逐渐增加。从第二周龄后改为育成期全价饲料。 一个配方:樟树籽40%、玉米粒30%、稻谷30%,另加喂青菜、骨粉,活食可喂蜗牛、蚂蚁等。
竹鸡会飞,只是不爱飞爱跳,飞得也不是很高。竹鸡不是十分畏人,如果不受到侵扰,可在与人体相隔3-5米的可视距离内觅食或打斗。晚上它们会一个个在横树枝上排成一串互相紧靠取暖,如果某只竹鸡因病或其它原因跌落,其它竹鸡将会挤过来填补它的空余位置。竹鸡善鸣叫,鸣声尖锐而响亮,雌性发出单调的“嘀、嘀”短声,雄性声音及声调酷似“扁罐罐、扁罐罐”,常连续鸣叫数十次。
一、竹鸡会飞吗
1、竹鸡可以飞,只是它不爱飞比较喜欢跳,飞的不是很高,竹鸡不是很怕人,一般只要不受到侵扰,可在与人体相隔3-5米的可视距离内进行觅食或打斗。竹鸡主要在山地、灌丛、草丛、竹林等地方结群活动,一般是3-5只或10多只不等,时常会排成单行队形行进。夏季是在山腰和山顶进行活动,冬季就会移至山脚、溪边和丛林中觅食。
2、晚上竹鸡会在横树枝上排成一串互相紧靠进行取暖,如果某只竹鸡因病或其它原因出现跌落,其它竹鸡将会挤过来填补它的空余位置。竹鸡主要以杂草种子、蔬菜叶、嫩芽、颗粒型果实以及较小的昆虫为食。
3、竹鸡非常善于鸣叫,鸣声不仅尖锐而且响亮,雌性一般会发出单调的?嘀、嘀?短声,雄性声音及声调非常像?扁罐罐、扁罐罐?,经常会连续鸣叫数十次,至其精疲力尽方止,所以四川地区称之为扁罐罐 。
二、竹鸡养殖方法
1、环境选择
(1)竹鸡由于体型比较小,所以对于外界的事物非常敏感,一些比较大的声响或者大一点的生物都会让它们感到害怕,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养殖效果。
(2)单纯的养殖场形式会让竹鸡生长速度很慢,这样也会严重影响到质量。
(3)在选择场地时尽量选择山地和平原结合的地方,其次一定要安静,保证周围很少有噪音,同时还要避免狗之类的生物在其周围徘徊。
2、场地搭建
(1)竹鸡的场地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日常活动的场地,一个是安全的圈舍。
(2)林地里面的草一定要多,但是不能太茂密,这样不利于观察竹鸡的日常情况,周围的防护栏杆一定要在1.2-1.5米左右,必须结实一点,可以分两层。
(3)圈舍的作用主要是夜间庇护和日常喂食,可以直接划分区域养殖,这样能节省比较多的资金,管理也会很方便。
(4)养殖密度是每平方15只左右,场地的通风效果和防寒效果一定要好,顶部不能采用透光性质的材料。
3、饲养管理
(1)竹鸡的适宜温度为5-30?C左右,产蛋期温度一定要保持在15-25?C左右。
(2)每天早、中、晚可以饲养3次,早、中不要喂的太饱,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竹鸡要去运动场地运动,它们会自主进食一些东西,晚上可以吃的饱一些。
(3)竹鸡的饲料主要以鱼粉、小麦粉、玉米粉之类的为主,偶尔还可以给其喂食一些昆虫之类的食物。
(4)每次喂养的饲料一定要等到它吃完了再补充,这样能避免浪费,残留的饲料不要隔天,如果里面有水也不要隔餐再喂。
4、注意事项
(1)正常的竹鸡外表看起来比较鲜艳饱满,所以一定要经常查看有没有不正常的情况,因为人工养殖的竹鸡抵抗力会比较差。
(2)在温度较低或者下雨的天气一定不要将其放出去,危险性偏高,温度较高时可以将竹鸡赶到林地活动圈里面,这样能有效的防暑。
(3)圈舍里面的卫生一定要2-3天清理1次,料槽每次喂食完就要清理。
(4)每一个月左右都要进行一次消毒,消毒主要是针对地面等地方,每出栏一次后都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保证卫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8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