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什么地方养黄牛最多
广西河池南丹县着力推进南丹黄牛主产区肉牛产业发展
“感谢县里面对我们黄牛养殖户的扶持,才让我们得以整合三个村的养殖资源壮大养殖规模,打造‘放养+圈养’的经济养殖模式,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实现了更好的收益。”南丹县红叶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国海介绍道。
南丹县红叶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月里镇目前最大的黄牛养殖基地,在南丹县肉牛产业提质发展项目实施以来,该合作社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建设标准化栏舍9138平方米,并着重增加养殖量,分设有上稿片区、牙林片区及摆者片区,合作社总部设在摆者村摆者屯。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存栏有黄牛2128头,出栏249头、产牛犊246头,有效示范带动了该镇肉牛产业发展。
一直以来,南丹县月里镇都是南丹黄牛主产区,南丹县充分利用该镇生态环境优势和产业基础,把南丹黄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予以大力支持,积极落实南丹县肉牛产业提质发展奖补资金300余万元,引导群众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推进肉牛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在提质增量上下功夫,增强养殖大户的造血功能,积极示范带动群众发展肉牛养殖,给全县肉牛产业提质发展打了一个好样。现该镇有肉牛存栏5167头,肉牛规模养殖场46家,预计全年肉牛出栏近1800头,实现销售额1200万元以上,肉牛产业已成为该镇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肉牛场的建设按用途可分为养殖场和育肥场。由于功能不同,两个肉牛场在工艺规划和设计中采用的方案也不同。但由于肉牛场的效益回收期较长,开心牛场建议两个肉牛场的建设都应采用“设计简单、经济实用”的原则,将工艺规划设计的功能性与经济效益的回收结合起来。在“设计简单,经济实用”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快乐牛场提出的“设计简单、经济实用”的原则,并不等同于简单的设计,而是来自于多年来对不同肉牛品种生理习性和行为习惯的研究,肉牛养殖场工艺规划设计经验的积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探索,设施设备的研发和升级,以及现代肉牛养殖场商业模式的实际需要。基于这样的深度积累,建议大家本着“设计简单,经济实用”的原则来建厂。
具体而言,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本着因地制宜、按需制造、科学实用的原则,进行科学、准确、合理的工艺规划和设计。既能保证肉牛场建设的合理性和后期运营的顺利进行,又能降低建设成本。肉牛场的选址是肉牛场建设的首要和关键环节。肉牛场的位置直接决定了整个肉牛场的设计和建设,设施设备的选择,粪便处理的方式。肉牛场的选址既要满足动物健康生长的要求,又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要符合当地城乡总体规划的方向。
地势高干,排水良好,土质坚实,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平坦开阔,坡度不大(总坡度尽量不超过5%);交通便利,水电充足,水质良好,饲料来源方便;距城市工业区、铁路、机场、牲畜交易市场、屠宰场2000m以上;按照畜牧场建设标准,要求距离铁路、公路、交通干线不少于1000米,距离一般道路不少于500米;在居民区(点)下风处,距离居民区、学校、超市等不少于3000m。肉牛场应建在地势高干、地下水位低、坡度平缓的平地上,地势北高南低。不得建在洼地或风口,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冬季防寒。砂壤土土质最好。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和尿液不易堆积,雨后也无硬结,有利于牛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和干燥,有利于预防蹄病等疾病。
充足的水源:要有足够的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人和动物的生产生活和饮水。水质好,无毒,保证人畜安全健康。肉牛养殖所需的饲料,尤其是粗饲料需求量大,不宜运输。肉牛场应靠近秸秆、青贮饲料和干草饲料资源,以保证饲料供应,降低运费和成本。购买牛和大量草料,出售育肥牛和厩肥,运输量大,往来频繁,有些运输要求是阴晴不定。所以肉牛养殖场应该建在靠近公路或者铁路的方便的地方。距离主要交通要道、农村工厂500米,距离一般交通道路200米。还要避免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污染肉牛养殖场。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要求,周围无传染源。不占或少占耕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