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法
1、自然繁殖
人工养殖黄鳝时,可以通过强化饲养管理和创造一个符合黄鳝繁殖的生态条件,以达到黄鳝自繁的目的。主要措施是:
(1)建造繁殖池或在饲养池中分割一块专做繁殖用。 在繁殖池中还需要再建一个面积较小的幼鳝保护池,池壁上多留些圆形或长方形孔洞,孔洞处用细眼铁丝网与繁殖池隔开,水能相通,幼鳝能从网眼中进入保护池,而雌雄亲鳝不能进入,以保护幼鳝。
(2)每平方米繁殖池内放入体长25~30厘米的亲鳝(多为雌性)3~4条。 不论雌雄,均需挑选色黄体壮的个体,在繁殖前1~2个月就精心管理,喂足蚯蚓、蝇蛆等高质量的动物性饵料。
(3)模拟黄鳝在田野中的产卵环境, 在繁殖池的四周(离池壁一定距离)和中间堆筑土埂,埂宽约20厘米,高出水面10~15厘米,埂上再栽些杂草。
(4)黄鳝产卵期间,保持环境安静。 繁殖池的水要先通过微细的流水或经常不断的渗水来保持良好的水质。进水要先通过幼鳝保护池,再缓流入繁殖池,通过缓流的刺激,可引诱鳝苗溯水而上,进入保护池。
(5)要在繁殖池和保护池中丢一些丝瓜筋、柳树根等柔软多须之物, 以便鳝苗隐蔽、栖息,也便于人工收集移养。
(6)黄鳝是分批产卵的,产卵延续的时间较长,等到当年的繁殖期过去以后, 可采用笼捕的方法将亲鳝全部捕起,另行饲养或处理,以避免幼鳝被吃掉。
2、受精卵的人工孵化
采用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化,培育黄鳝苗是一个好办法。夏季在黄鳝产卵的旺季里,待秧田追肥、薅草、禾苗封行以后,在稻田的大围沟里,草多的堤冲塘堰周围的静水边,沟渠的静水处等地方寻找黄鳝卵。只要看到田、池中有泡沫堆,便是黄鳝的孵化巢,卵在其中。可用水瓢或大碗将卵同池沫轻轻捞起,装在带淡水的桶里,运回家中。将捕到的受精卵放在面盆、水缸或大瓦盆里时行静水孵化,保持水温在25℃~30℃之间,同时要保持水质新鲜,一般7天左右就可陆续孵出幼鳝苗,此时可在盆里放些丝瓜筋,让新的幼鳝有栖息隐蔽的地方。幼鳝出膜后的头几天,以它自身的卵黄为营养,不需摄食。待卵黄囊将近消失时,约7 天后可用煮熟的鸡蛋黄搅碎调成水液,浇在盆中饲喂。放养的密度不宜过大,可随着幼鳝的不断长大而分散饲养,不能摄食大颗粒的食物,投食时要少量多次,不要过量,待幼鳝长到10厘米以上时,可将蚯蚓煮熟切碎投喂。
黄鳝养殖技术:养殖选址、池塘建设、池塘清理、放苗准备、饲喂要求、水温管理。
1、养殖选址
饲养黄鳝的池子,要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
2、池塘建设
养鳝池的形状依地形而定,能方则方,能圆则圆,池深0.7米-1米,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在池底填肥泥层,厚30厘米,以含有机质较多的肥泥为好,有利于黄鳝挖洞穴居。
3、池塘清理
应对养殖池周围进行打扫整理,清理掉池内外的腐枝烂叶,检查进水口、排水口、池埂、防逃及其他设施是否完好无损,发现问题要抓紧时间进行维修。在池外泥埂种上丝瓜、扁豆等攀缘植物,可以改善水质。
4、放苗准备
一般鳝鱼进苗的时间在6-7月。刚刚经过运输的鳝鱼体质本就不算好,应激性很大,这样的鳝鱼运输回来放到池塘里,很可能会出现应激反映,引起死亡,造成损失。所以放苗一定要选择连续3-5个晴朗、无北风的天气。
5、饲喂要求
一般来说,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鱼类,并且要求饲料鲜活,不食腐烂性动物性饲料。就人工养殖来说,黄鳝的饲料应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保证充足优质的饲料是黄鳝养殖成功并获取高产的关键。
6、水温管理
采取措施把水温控制在黄鳝适宜的生长、摄食范围内。夏季高温时,可加注低温水,调整网箱入水深度,水面加种水草,在池上覆盖黑色遮阳网布或搭建遮阳棚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22434.html